头颅CT扫描头部定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661994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25 11: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头颅CT扫描头部定位装置,包括支撑座及头部固定组件;支撑座包括底板及两侧板,两侧板于底板上限定出头部定位间隙;底板的底部设有夹持件;头部固定组件包括调节座、连接板及头部固定件;调节座用于调节连接板的高度;头部固定件用于当病人将头部伸入至头部定位间隙内时固定病人的头部;连接板上表面设有弧形罩,内部为中空结构,外壁上设有多个透气孔,且弧形罩适于通过气管与外部蒸汽供气结构相连。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的头颅CT扫描头部定位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既可以应用在CT床上以固定病人的头部,以便于为病人进行CT扫描,还可以应用于普通病床上来辅助治疗眼科疾病,实用性强,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值。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头颅CT扫描头部定位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用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头颅CT扫描头部定位装置。

技术介绍

[0002]PET/CT(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是一种核医学成像设备,其应用正电子技术和人体分子学信息,可同时获得病变部位的功能代谢情况和精确解剖结构的定位信息,对指导肿瘤、心脏、脑部疾病的诊治具有重要作用。
[0003]在使用PET/CT对患者进行扫描时,需要患者仰卧于诊断床/扫描床,抬起双臂置于头部两侧直至扫描结束,同时为获得理想的脑部扫描范围和清楚的脑部组织结构,通常采用人体眉上缘的中点与外耳孔的连线听眉线(EML)作为扫描基线,以听眉线作为扫描基线时需使此线基本垂直于诊断床/扫描床的水平面。由于绝大部分的PET/CT扫描过程需持续10~30分钟,若头部、颈部、双臂缺少依托和支撑,患者很难保持此姿势直至扫描结束,并且在扫描过程中患者因不适容易发生移动,从而造成扫描图像产生伪影,影响医生的正常诊断。因此,需要利用头托来使患者保持扫描所要求的姿势,同时减少患者在扫描过程中的不适感。
[0004]基于此,申请人根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头颅CT扫描头部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座,所述支撑座包括底板及侧板,所述侧板设为两个,两个所述侧板相对的设置于所述底板上,并于所述底板上限定出头部定位间隙;所述底板的底部设置有一夹持件,所述夹持件用于将所述底板夹持固定于CT床上;头部固定组件,所述头部固定组件包括调节座、连接板及头部固定件;所述调节座设置于所述底板上,且与所述连接板可拆卸连接,用于调节所述连接板的高度;所述头部固定件设置于所述连接板的下表面,用于当病人将头部伸入至所述头部定位间隙内时压迫病人的头部,以固定病人的头部;所述连接板的上表面设置有一弧形罩,所述弧形罩与人体面部弧度相适配,内部为中空结构,外壁上设置有多个透气孔,且所述弧形罩适于通过气管与外部蒸汽供气结构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头颅CT扫描头部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的上表面于两个所述侧板的前侧设置有颈部托起组件,所述颈部托起组件包括竖板及颈托件,所述竖板沿所述底板的宽度方向延伸,且所述竖板的上端面开设有一插槽,所述颈托件活动插设于所述插槽内,用于托起病人颈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头颅CT扫描头部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包括上板体及下板体,所述上板体的前端开设有一穿孔,所述穿孔套设于所述竖板外,所述上板体及下板体之间设置有一可充气气囊;两个所述侧板均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孟宪磊卢宁方佃刚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儿童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