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石炉净化灰的贮存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660917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25 11: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石炉净化灰的贮存装置,包括储存罐体,储存罐体设在支架上,在储存罐体底部设有排料口,顶部设有盖体,在盖体上设置进料口、散热环管,散热环管设有管道连接散热源,在储存罐体中均设有若干延伸至其内下部的散热管,散热管呈“U”形结,散热管的一端向上穿出盖体连接散热环管,另一端连接集热环管,所述集热环管设置于储存罐体内上部,在集热环管上设有排热管穿出储存罐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紧凑,采用密闭式存储净化灰,有效隔绝净化灰与空气的接触,能对净化灰进行有效降温散热,并能对热能回收利用,从而防止净化灰可能发生的自燃或闪爆问题,无扬尘污染;净化灰收集存储过程安全、环保、可靠。可靠。可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石炉净化灰的贮存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电石生产加工
,尤其涉及一种电石炉净化灰的贮存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密闭电石炉生产过程中,会产生电石尾气,温度约600~1200℃。经过多级降温除尘后,收集的固体粉尘俗称净化灰。净化灰的颗粒度极细,在10μm以内,极易扬尘,而且当净化灰与空气接触后,容易发生自燃,如果在料仓内CO与空气接触混合,达到爆炸极限时还会发生闪爆等安全事故。
[0003]根据刚收集得的净化灰带有大量热能,结合其携带有的矿物成分(大量的炭材、氧化钙粉末,和少量的电石粉末、硫、磷、CO等)特性可知,净化灰还具有一定的综合利用价值。由于净化灰的收集过程是少量而继续的,故需要对被收集得的净化灰进行存储集中,待存储达到一定量后再输送至综合利用系统处理再利用。现有的方式是采用普通储罐直接存储,或者直接存储在炉气净化器(通常为布袋除尘器)中,待堆积至一定量后再输送走,普通储罐只能解决存储问题,不能解决净化灰的散热、防爆问题,炉气净化器随着净化灰堆积量增大,存在被高温烧毁的风险,二者都难以长时间、大量存储净化灰。因此,研制一种净化灰存储设备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在于提供一种电石炉净化灰的贮存装置。
[0005]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包括储存罐体,储存罐体设在支架上,在储存罐体底部设有排料口,顶部设有进料口,所述储存罐体的顶部设有盖体,在盖体的中心处设置进料口,在盖体外围处设有散热环管,所述散热环管与进料口为同心圆状设置,散热环管设有管道连接散热源,在所述储存罐体中围绕轴心线圆周均设有若干延伸至其内下部的散热管,所述散热管呈“U”形结,散热管的一端向上穿出盖体连接散热环管,另一端连接集热环管,所述集热环管设置于储存罐体内上部,在集热环管上设有排热管穿出储存罐体。
[0006]进一步的,所述的盖体顶部设置有至少一个气压阀,气压阀的排气口连接有气体净化器。
[0007]进一步的,所述的储存罐体的外壁上圆周均设外散热翅片,所述外散热翅片呈纵向或圆环状设置;所述散热管上均设内散热翅片,且所述内散热翅片设置呈尖部向上的锥形结构。
[0008]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结构紧凑,在存储过程中采用密闭式存储净化灰,有效隔绝净化灰与空气的接触,能对净化灰进行有效降温散热,并能对热能回收利用,从而防止净化灰可能发生的自燃或闪爆问题,无扬尘污染;安全、环保、可靠,解决了净化灰收集存储过程中的安全隐患,实现了对净化灰的集中收集存储,有利于后续对净化灰的综合利用。
附图说明
[0009]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0]图2为本技术中散热管的结构示意图;
[0011]图3为本技术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中标号:1~支架,2~储存罐体,3~排料口,4~进料口4,5~盖体,6~散热环管,7~散热管,8~内散热翅片,9~集热环管,10~排热管,11~排料控制阀,12~排料螺旋,13~温度感应器,14~气压阀,15~气体净化器,16~外散热翅片,17~淋浴环管,18~喷头,19~收集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为了使本
的技术人员能更好地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其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的说明。
[0014]如图1~2所示的电石炉净化灰的贮存装置,包括储存罐体2,储存罐体2设在支架1上,在储存罐体2底部设有排料口3,顶部设有进料口4,所述储存罐体2的顶部设有盖体5,在盖体5的中心处设置进料口4,在盖体5外围处设有散热环管6,所述散热环管6与进料口4为同心圆状设置,散热环管6设有管道连接散热源,在所述储存罐体2中围绕轴心线圆周均设有若干延伸至其内下部的散热管7,所述散热管7呈“U”形结,散热管7的一端向上穿出盖体5连接散热环管6,另一端连接集热环管9,所述集热环管9设置于储存罐体2内上部,在集热环管9上设有排热管10穿出储存罐体2,从排热管10输出的散热源则还能再利用做加热其他物质等的能源。
[0015]所述的排料口3设置呈“L”形结构,排料口3的出料端设置排料控制阀11,在排料口3的立管底部同轴设置有向上延伸至储存罐体2中下部的排料螺旋12,横管这设置成斜状,便于排放净化灰。
[0016]所述的储存罐体2的内壁上自下而上均设若干温度感应器13。
[0017]所述的盖体5顶部设置有至少一个气压阀14,气压阀14的排气口连接有气体净化器15,另一方面,在使用过程中,还可以拆除气压阀14,改为充气口,把充气口与氮气管连接,使储存罐体2内充输氮气,并保持微正压状态,进一步防止和隔绝空气与净化灰接触,提升存储安全性能。
[0018]所述的储存罐体2的外壁上圆周均设外散热翅片16,所述外散热翅片16呈纵向或圆环状设置。
[0019]所述的散热管7上均设内散热翅片8,且所述内散热翅片8设置呈尖部向上的锥形结构,防止净化灰堆积。
[0020]如图3所示,作为本技术的另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的储存罐体2的外上部还围绕设有淋浴环管17,淋浴环管17通过管道、水泵连接水源,淋浴环管17上均设有指向储存罐体2外壁的喷头18。
[0021]所述的喷头18为水雾喷头。
[0022]所述的散热源为常温水或气体。
[0023]所述的储存罐体2下部的支架1上设有收集槽19,收集槽19收集喷头18喷洒到储存罐体2上的水,防止污染地面。
[0024]还包括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为单片机,其分别信号连接排料螺旋12、温度感应器13、排料控制阀11、水泵。
[0025]所述的排料控制阀11为自动排料控制阀门。
[0026]本技术的工作方式:电石炉炉气在干法净化工段收集所得的净化灰通过管道从进料口4进入储存罐体2中,由于刚收集得的净化灰温度高,因此随着净化灰在储存罐体2中的堆积高度变化,其传导给储存罐体2、散热管7的热量也会逐渐增大,而设置在储存罐体2中的温度感应器13会自下而上感应到不同堆积高度的温度,控制装置控制散热源持续向散热管7提供低温热源对净化灰进行换热降温,并且低温热源的供给量能控制增大或减小,换热后的散热源则通过集热环管9收集,由排热管10排出。
[0027]为提升散热降温效果,在散热管7上设置内散热翅片8增大换热接触面积,在储存罐体2外壁上设置外散热翅片16增大换热接触面积,采用内外同时散热的方式,进一步提升散热降温效果;另一方面,当温度过高,净化灰堆积至储存罐体2内上部时,向储存罐体2外上部的淋浴环管17供水,淋浴环管17通过喷头18向储存罐体2外壁和外散热翅片16持续喷洒低温或常温水降温散热,采用多种散热方式,大大提升净化灰的降温效果,保证存储安全和降温效率。
[0028]为保证储存罐体2中的气压稳定和安全性,当储存罐体2中的气压过高时,储存罐体2中的气体会从气压阀14排出经气体净化器15净化处理后排放;为保证储存罐体2中存储的净化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石炉净化灰的贮存装置,包括储存罐体(2),储存罐体(2)设在支架(1)上,在储存罐体(2)底部设有排料口(3),顶部设有进料口(4),其特征在于:所述储存罐体(2)的顶部设有盖体(5),在盖体(5)的中心处设置进料口(4),在盖体(5)外围处设有散热环管(6),所述散热环管(6)与进料口(4)为同心圆状设置,散热环管(6)设有管道连接散热源,在所述储存罐体(2)中围绕轴心线圆周均设有若干延伸至其内下部的散热管(7),所述散热管(7)呈“U”形结,散热管(7)的一端向上穿出盖体(5)连接散热环管(6),另一端连接集热环管(9),所述集热环管(9)设置于储存罐体(2)内上部,在集热环管(9)上设有排热管(10)穿出储存罐体(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石炉净化灰的贮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排料口(3)设置呈“L”形结构,排料口(3)的出料端设置排料控制阀(11),在排料口(3)的立管底部同轴设置有向上延伸至储存罐体(2)中下部的排料螺旋(1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石炉净化灰的贮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储存罐体(2)的内壁上自下而上均设若干温度感应器(1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晓明艾海峰沈光红刘会春王东平张信松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普阳煤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