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壁机的效率优化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660639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25 11: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破壁机的效率优化电路,包括按键模块、指示灯模块、驱动模块、电源模块、过零检测模块、温度检测模块、蜂鸣器模块、霍尔传感器模块、掉电记忆模块和控制器模块;控制器模块分别与按键模块、指示灯模块、驱动模块、过零检测模块、温度检测模块、蜂鸣器模块、霍尔传感器模块和掉电记忆模块连接,电源模块连接分别与过零检测模块和驱动模块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的电路,可缩短破壁机的工作时间,为用户提供更加便捷好用的破壁机,以缩短用户的等待时间。以缩短用户的等待时间。以缩短用户的等待时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破壁机的效率优化电路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家电
,尤其涉及破壁机的效率优化电路。

技术介绍

[0002]破壁机是一种先于肠胃将果蔬细胞壁打破,可以更好地促进人体消化和吸收的一款食品加工设备。
[0003]目前,市场上常用的破壁机完成一项工作所需要的工作时间基本在20

30分钟内,对于部分用户来说等待时间较长,因此,现有的破壁机存在工作时间长以至于用户等待时间长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破壁机的效率优化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按键模块、指示灯模块、驱动模块、电源模块、过零检测模块、温度检测模块、蜂鸣器模块、霍尔传感器模块、掉电记忆模块和控制器模块;
[0005]所述控制器模块分别与所述按键模块、所述指示灯模块、所述驱动模块、所述过零检测模块、所述温度检测模块、所述蜂鸣器模块、所述霍尔传感器模块和掉电记忆模块连接,所述电源模块分别与所述过零检测模块和所述驱动模块连接。
[0006]进一步的,所述按键模块包括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开关按键、功能按键和预约按键;
[0007]所述第一电阻的一端与所述开关按键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控制器模块的第一按键引脚连接;
[0008]所述第二电阻的一端与所述功能按键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控制器模块的第二按键引脚连接;
[0009]所述第三电阻的一端与所述预约按键连接,所述第三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控制器模块的第三按键引脚连接。/>[0010]进一步的,所述指示灯模块包括第四电阻、第五电阻、第六电阻、第七电阻、第一发光二极管、第二发光二极管、第三发光二极管、第四发光二极管、第五发光二极管、第六发光二极管、第七发光二极管、第八发光二极管、第九发光二极管和第十发光二极管;
[0011]所述第一发光二极管、所述第二发光二极管、所述第三发光二极管、所述第四发光二极管的负极均与所述控制器模块的第一指示灯引脚连接;
[0012]所述第五发光二极管、所述第六发光二极管和所述第七发光二极管的负极均与所述控制器模块的第二指示灯引脚连接;
[0013]所述第八发光二极管、所述第九发光二极管和所述第十发光二极管的负极均与所述控制器模块的第三指示灯引脚连接;
[0014]所述第一发光二极管、所述第七发光二极管和所述第八发光二极管的正极均与所述第四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四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控制器模块的第一指示驱动引脚连
接;
[0015]所述第四发光二极管和所述第五发光二极管的正极均与所述第五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五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控制器模块的第二指示驱引脚连接;
[0016]所述第二发光二极管和所述第十发光二极管的正极均与所述第六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六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控制器模块的第三指示驱引脚连接;
[0017]所述第三发光二极管、所述第六发光二极管和所述第九发光二极管的正极均与所述第七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七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控制器模块的第四指示驱引脚连接。
[0018]进一步的,所述驱动模块包括:第八电阻、第九电阻、第十电阻、第十一电阻、第十二电阻、第十三电阻、第十四电阻、第十五电阻、第十六电阻、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第三电容、第一三极管、第二三极管、第十一二极管、可控硅、继电器、加热装置和电机装置;
[0019]所述第八电阻的一端与所述控制器模块的加热驱动引脚连接,所述第八电阻的另一端、所述第一电容的一端和所述第九电阻的一端均与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连接,所述第一电容的另一端、所述第九电阻的另一端均和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均与地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分别与所述第十电阻的一端、第十一电阻的一端和所述第二电容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电容的另一端与地连接,所述第十电阻的另一端和所述第十一电阻的另一端均与所述第十二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十一电阻的另一端还与所述可控硅的控制极连接,所述第十二电阻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可控硅的第二阳极和所述第十三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十三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第十四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十四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电容的一端连接,所述可控硅的第一阳极分别与所述第三电容的另一端和所述继电器的公共端触点连接,所述继电器的常闭触点与所述加热装置连接;
[0020]所述第十五电阻的一端与所述控制器模块的电机驱动引脚连接,所述第十五电阻的另一端和所述第十六电阻的一端均与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基极连接,所述第十六电阻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均与地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分别与所述第十一二极管的正极和所述继电器的驱动电路端的第二触点连接,所述第十一二极管的负极与所述继电器的驱动电路端的第一触点连接,所述继电器的常开触点与所述电机装置连接。
[0021]进一步的,所述电源模块包括:熔断器、第四电容、第十有极电容、第十一有极电容、第十二有极电容、第十三电容、第十七电阻、第十八电阻、第十九电阻、第三十一电阻、第三十二电阻、第三十三电阻、第十三二极管、第十四二极管、第十五二极管、第十六二极管、第一电感器、第二电感器、变压器、压敏电阻和电源管理芯片;
[0022]所述变压器的输入端与所述熔断器的一端连接,所述熔断器的另一端与交流电的火线连接,所述变压器的输入端还与交流电的零线连接,所述压敏电阻分别与所述熔断器的一端和所述交流电的零线连接,所述变压器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电机装置的零线和加热装置的零线的端片连接,所述变压器的输出端还分别与所述第四电容的一端、所述第十八电阻的一端、所述第十有极电容的负极、所述第十六二极管的正极、所述第二电感器的一端、所述第十二有极电容的正极、所述第十三电容的一端和所述第三十三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四电容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电机装置的零线和加热装置的零线的端片连接,所述第十八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第十七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十七电阻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四电容的另一端和所述第十九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十九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第十三二
极管的正极连接,所述第十三二极管的负极分别与所述第十四二极管的正极和所述过零检测模块连接,所述第十四二极管的负极与所述第一电感器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感器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十有极电容的正极、所述第三十一电阻的一端和所述电源管理芯片的第一引脚连接,所述第三十一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十二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三十二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电源管理芯片的第二引脚连接,所述第十六二极管的负极分别与所述电源管理芯片的第三引脚和所述第十一有极电容的正极连接,所述第十一有极电容的负极分别与所述第二电感器的一端、所述第十五二极管的负极和所述电源管理芯片的第四引脚连接,所述第十五二极管的正极、所述第十二有极电容的负极、所述第十三电容的另一端、所述第三十三电阻的另一端均与地连接。
[0023]进一步的,所述过零检测模块包括:第五电容、第六有极电容、第七电容、第八电容、第九电容、第二十电阻、第二十一电阻、第二十二电阻、第二十三电阻、第二十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破壁机的效率优化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按键模块、指示灯模块、驱动模块、电源模块、过零检测模块、温度检测模块、蜂鸣器模块、霍尔传感器模块、掉电记忆模块和控制器模块;所述控制器模块分别与所述按键模块、所述指示灯模块、所述驱动模块、所述过零检测模块、所述温度检测模块、所述蜂鸣器模块、所述霍尔传感器模块和掉电记忆模块连接,所述电源模块分别与所述过零检测模块和所述驱动模块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键模块包括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开关按键、功能按键和预约按键;所述第一电阻的一端与所述开关按键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控制器模块的第一按键引脚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一端与所述功能按键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控制器模块的第二按键引脚连接;所述第三电阻的一端与所述预约按键连接,所述第三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控制器模块的第三按键引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示灯模块包括第四电阻、第五电阻、第六电阻、第七电阻、第一发光二极管、第二发光二极管、第三发光二极管、第四发光二极管、第五发光二极管、第六发光二极管、第七发光二极管、第八发光二极管、第九发光二极管和第十发光二极管;所述第一发光二极管、所述第二发光二极管、所述第三发光二极管、所述第四发光二极管的负极均与所述控制器模块的第一指示灯引脚连接;所述第五发光二极管、所述第六发光二极管和所述第七发光二极管的负极均与所述控制器模块的第二指示灯引脚连接;所述第八发光二极管、所述第九发光二极管和所述第十发光二极管的负极均与所述控制器模块的第三指示灯引脚连接;所述第一发光二极管、所述第七发光二极管和所述第八发光二极管的正极均与所述第四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四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控制器模块的第一指示驱动引脚连接;所述第四发光二极管和所述第五发光二极管的正极均与所述第五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五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控制器模块的第二指示驱引脚连接;所述第二发光二极管和所述第十发光二极管的正极均与所述第六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六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控制器模块的第三指示驱引脚连接;所述第三发光二极管、所述第六发光二极管和所述第九发光二极管的正极均与所述第七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七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控制器模块的第四指示驱引脚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模块包括:第八电阻、第九电阻、第十电阻、第十一电阻、第十二电阻、第十三电阻、第十四电阻、第十五电阻、第十六电阻、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第三电容、第一三极管、第二三极管、第十一二极管、可控硅、继电器、加热装置和电机装置;所述第八电阻的一端与所述控制器模块的加热驱动引脚连接,所述第八电阻的另一端、所述第一电容的一端和所述第九电阻的一端均与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连接,所述第一电容的另一端、所述第九电阻的另一端均和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均与地连接,所述
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分别与所述第十电阻的一端、第十一电阻的一端和所述第二电容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电容的另一端与地连接,所述第十电阻的另一端和所述第十一电阻的另一端均与所述第十二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十一电阻的另一端还与所述可控硅的控制极连接,所述第十二电阻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可控硅的第二阳极和所述第十三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十三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第十四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十四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电容的一端连接,所述可控硅的第一阳极分别与所述第三电容的另一端和所述继电器的公共端触点连接,所述继电器的常闭触点与所述加热装置连接;所述第十五电阻的一端与所述控制器模块的电机驱动引脚连接,所述第十五电阻的另一端和所述第十六电阻的一端均与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基极连接,所述第十六电阻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均与地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分别与所述第十一二极管的正极和所述继电器的驱动电路端的第二触点连接,所述第十一二极管的负极与所述继电器的驱动电路端的第一触点连接,所述继电器的常开触点与所述电机装置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模块包括:熔断器、第四电容、第十有极电容、第十一有极电容、第十二有极电容、第十三电容、第十七电阻、第十八电阻、第十九电阻、第三十一电阻、第三十二电阻、第三十三电阻、第十三二极管、第十四二极管、第十五二极管、第十六二极管、第一电感器、第二电感器、变压器、压敏电阻和电源管理芯片;所述变压器的输入端与所述熔断器的一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霖
申请(专利权)人:雷德蒙深圳研发中心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