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北京医院专利>正文

一种鼻腔敷料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660491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25 11: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鼻腔敷料贴,其包括敷料贴本体,所述敷料贴本体包括外层、粘贴层、吸收层、隔离层和固定层,所述吸收层的一端与所述外层相连接,所述吸收层的另一端与所述隔离层的一端相连接,所述隔离层的另一端与所述粘贴层的一端相连接,所述粘贴层围绕隔离层的边缘进行分布,所述粘贴层的另一端与所述固定层相连接,所述外层上设有凸起,所述凸起与所述外层一体连接,所述凸起设置在所述外层的中间位置处。吸收层采用吸水能力较强的高分子吸水树脂混合医用棉花纤维对鼻腔渗血渗液进行吸收,再加隔离层设置为PE打孔膜,防止渗血回渗,此种设置减少对皮肤刺激的同时提高敷料贴本体的透气性,增强患者佩戴的舒适性。增强患者佩戴的舒适性。增强患者佩戴的舒适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鼻腔敷料贴


[0001]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为一种鼻腔敷料贴。

技术介绍

[0002]鼻腔是我们重要的呼吸及嗅觉器官,由鼻中隔分为左右两腔,前与外界相通,后直达鼻咽部,每侧鼻腔通过鼻窦开口分别与四个鼻窦相交通,与眼眶、颈内动脉颅内段及海绵窦构成复杂的解剖学毗临结构。鼻腔疾病包括主要外鼻、鼻前庭、鼻腔及鼻窦疾病,主要表现为鼻堵、流脓涕等,若不及时治疗,可能造成慢性缺氧[1],加重病情,一般通过糖皮质激素治疗可得到改善,但对于生理结构异常的患者,喷洒糖皮质激素并不能达到很好的效治疗果[2],需进行手术治疗通过改善生理结构进而改善症状。
[0003]鼻内镜手术是近几年来推荐的手术方式,它利用高分辨、可变换视角的Hopkins内镜开展手术,使鼻腔、鼻窦,尤其是深部的手术能在直视下进行,且利于一些凹陷和裂隙内的病灶清理,可恢复鼻窦的通气和引流功能,有着手术创伤小,出血少、术后并发症少等优势。在鼻内镜术后的护理中,鼻部护理是极其重要的,应告知患者避免擤鼻或用力打喷嚏,要警惕因鼻腔内填塞松动或脱落导致鼻腔出血,因而要特别注意观察患者鼻部渗血情况,临床最直观最简便的方式是通过观察鼻腔外用敷料的渗血情况及更换频次。
[0004]临床分析:现临床常用鼻部外用的敷料多由无菌纱布和医用棉花制成[3],其固定方式有胶布粘贴,也有系带固定,虽然能达到清除鼻腔外渗血渗液的作用,但仍然有一些不便之处。

一般医用纱布与医用棉花吸收性有限,术后患者渗血渗液较多时,常常需要频繁更换,会增加护理成本和时间;

由于封闭性较差,鼻腔渗血渗液会渗出鼻敷料污染到面部皮肤,影响美观与患者舒适度;
[0005]③
很多患者对固定所采用的胶布会发生过敏现象,固定系带也会在卧位休息时影响舒适度。因而,本技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鼻腔敷料贴。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为了克服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鼻腔敷料贴,其包括敷料贴本体,所述敷料贴本体包括外层、粘贴层、吸收层、隔离层和固定层,所述吸收层的一端与所述外层相连接,所述吸收层的另一端与所述隔离层的一端相连接,所述隔离层的另一端与所述粘贴层的一端相连接,所述粘贴层围绕隔离层的边缘进行分布,所述粘贴层的另一端与所述固定层相连接,所述外层上设有凸起,所述凸起与所述外层一体连接,所述凸起设置在所述外层的中间位置处。
[0008]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凸起设置为贴合人体鼻腔的形状,所述吸收层和所述隔离层均与所述外层设置相同的结构。
[0009]进一步,所述隔离层采用PE打孔膜制作而成。
[0010]进一步,所述外层设置为矩形结构,所述矩形结构的长边设置为70mm。
[0011]进一步,所述矩形结构的宽边设置为3.5mm。
[0012]进一步,所述隔离层和所述吸收层均与所述外层设置相同结构。
[0013]进一步,所述粘贴层设置为矩形环状结构,所述矩形环状结构的内侧壁到外侧壁的距离为1mm,所述矩形环状结构的外侧壁与所述外层的边缘重合。
[0014]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与现有的鼻腔敷料贴相比,本技术的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吸收层采用吸水能力较强的高分子吸水树脂混合医用棉花纤维对鼻腔渗血渗液进行吸收,再加隔离层设置为PE打孔膜,防止渗血回渗,外层覆盖硅胶无纺布,粘贴层由硅凝胶制成,减少对皮肤刺激的同时提高敷料贴本体的透气性,增强患者佩戴的舒适性。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整体结构反面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吸收层和粘贴层结构示意图;
[0018]图4为本技术粘贴层结构示意图;
[0019]图5为本技术侧面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1、外层;11、凸起;2、固定层;3、吸收层;4、粘贴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技术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以下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2]图1

5示出了本实施方式的主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具体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鼻腔敷料贴,其包括敷料贴本体,所述敷料贴本体包括外层1、粘贴层4、吸收层3、隔离层和固定层2,所述吸收层3的一端与所述外层1相连接,所述吸收层3的另一端与所述隔离层的一端相连接,所述隔离层的另一端与所述粘贴层4的一端相连接,所述粘贴层4围绕隔离层的边缘进行分布,所述粘贴层4的另一端与所述固定层2相连接,所述外层1上设有凸起11,所述凸起11与所述外层1一体连接,所述凸起11的中心轴线与所述外层1的宽度方向的中心轴线共线,所述凸起11设置为贴合人体鼻腔的形状,所述吸收层3和所述隔离层均与所述外层1设置相同的结构。在具体使用时,使用者首先将固定层2剥离,将凸起11部位与使用者鼻腔接触,并使用粘贴层4在鼻腔周围进行固定。
[0023]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隔离层采用PE打孔膜制作而成。更具体的,所述吸收层3采用医用棉花纤维和高分子吸水树脂混合制作而成。所述外层1采用硅胶无纺布制作而成。所述粘贴层4采用硅凝胶制作而成。通过此种设置能够提高敷料贴的透气性,增强患者佩戴的舒适性,同时采用硅胶无纺布的外层1能够起到隔离液体防止溢出的功能,硅凝胶的设计能够减少对使用者皮肤的刺激,降低使用者过敏反应发生的概率。
[0024]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外层1设置为矩形结构,所述矩形结构的长边设置为70mm。更具体的,所述矩形结构的宽边设置为3.5mm。所述隔离层和所述吸收层3均与所述外层1设置
相同结构。所述粘贴层4设置为矩形环状结构,所述矩形环状结构的内侧壁到外侧壁的距离为1mm,所述矩形环状结构的外侧壁与所述外层1的边缘重合。通过对敷料贴的尺寸进行具体的限定,使敷料贴更加贴合使用者的肌肤,防止使用过程中血液溢出以及贴合面积过大导致卷边等情况。
[0025]上述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理解本技术。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技术进行若干改进,这些改进也将落入本技术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鼻腔敷料贴,其包括敷料贴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敷料贴本体包括外层、粘贴层、吸收层、隔离层和固定层,所述吸收层的一端与所述外层相连接,所述吸收层的另一端与所述隔离层的一端相连接,所述隔离层的另一端与所述粘贴层的一端相连接,所述粘贴层围绕隔离层的边缘进行分布,所述粘贴层的另一端与所述固定层相连接,所述外层上设有凸起,所述凸起与所述外层一体连接,所述凸起设置在所述外层的中间位置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鼻腔敷料贴,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设置为贴合人体鼻腔的形状,所述吸收层和所述隔离层均与所述外层设置相同的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鼻腔敷料贴,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层采用PE打孔膜制作而成。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鼻腔敷料贴,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收层采用医用棉花纤维和高分子吸水树脂混合制作而成。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侯星秀李美娟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