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耳科创口敷料贴结构,包括敷料贴;所述敷料贴包括套设在患者术耳上并能够贴敷在患者术耳的外部的带有一开口用于供患者术耳伸出的敷料贴本体,在所述敷料贴本体上且位于所述开口的外部可拆卸设有一用于包覆所述该开口的遮挡组件;还在所述敷料贴本体上设有一用于将该敷料贴本体可拆卸固定在患者头部上的固定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便于对患者术耳进行包扎固定且固定稳固可靠、防护效果好、便于医护人员查看患者术耳以及进行滴药治疗、能够有效减少医护人员工作量的优点。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耳科创口敷料贴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
,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耳科创口敷料贴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在医院临床上,患者在进行耳外科手术后,都需要对患者的耳部创口进行敷料消炎以及固定防护。然而,由于耳外科手术的创口大多位于耳内,再加上耳部位置又相对特殊,目前对于患者耳部创口的消炎防护,常见的是在对患者的术耳进行滴药消炎后,再通过绷带采用捆绑固定的方式将防护垫包覆固定在患者的术耳上,以达到消炎和防护的目的。然而,现有的对于患者术耳的消炎防护方式,其在使用的过程中,不仅不便于进行包扎固定,而且在护理治疗的过程中,由于医护人员需要定期检查患者的术耳以确认术耳的恢复效果,而采用现有的术耳防护对患者的术耳进行固定防护时,若医护人员需要检查患者的术耳情况时,需要将绷带和防护垫一起取下才能实现对患者术耳的检查,不便于医护人员查看患者术耳的同时,还增加了医护人员再次固定防护垫的工作量,难以满足实际的应用需求。
[0003]公开号CN217066788U的中国专利公开的一种耳科手术创口包扎敷料包,其技术要点是:包括敷料块、敷料盖和自粘带;所述敷料块包括吸血棉和黏性贴片,所述吸血棉与黏性贴片内壁相连;所述黏性贴片可黏附耳后切口周围皮肤表面以使吸血棉压紧切口;所述敷料盖为穹窿状。其虽然解决了不便于对患者术耳进行包扎固定的问题,但是其并没有解决在医护人员检查患者术耳的过程中存在不便于医护人员查看患者术耳以及增加医护人员再次对患者术耳进行防护操作的工作量的问题,同时,本技术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对患者术耳进行包扎固定且固定稳固可靠、防护效果好、便于医护人员查看患者术耳以及进行滴药治疗、能够有效减少医护人员工作量的耳科创口敷料贴结构。
[0005]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一种耳科创口敷料贴结构,包括敷料贴;所述敷料贴包括套设在患者术耳上并能够贴敷在患者术耳的外部的带有一开口用于供患者术耳伸出的敷料贴本体,在所述敷料贴本体上且位于所述开口的外部可拆卸设有一用于包覆所述该开口的遮挡组件;还在所述敷料贴本体上设有一用于将该敷料贴本体可拆卸固定在患者头部上的固定组件。
[0007]优选地,所述遮挡组件包括固定设在所述敷料贴本体的外表面上且位于所述开口的外缘的第一魔术贴毛面,还包括一外形与所述开口的形状相适配用于包覆该开口的遮挡布,在所述遮挡布上靠近所述开口的一端外缘设有一用于与所述第一魔术贴毛面粘贴配合将该遮挡布可拆卸固定在所述敷料贴本体上的第一魔术贴勾面。
[0008]优选地,所述固定组件包括设在所述敷料贴本体的上端用于将所述敷料贴本体的
该端可拆卸固定在患者的头部的固定带,还包括设在所述敷料贴本体的下端两侧用于将所述敷料贴本体的该端可拆卸固定在患者的脸部的自粘胶布。
[0009]优选地,所述固定带包括设在所述敷料贴本体一侧上端的第一带体,以及,设在所述敷料贴本体上远离所述第一带体的另一侧上端的第二带体,在所述第一带体上远离所述敷料贴本体的一端内表面上设有第二魔术贴毛面,在所述第二带体上远离所述敷料贴本体的一端外表面设有一用于与所述第二魔术贴毛面粘贴配合的第二魔术贴勾面。
[0010]优选地,所述第一带体、第二带体均由纱布制成。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2]本技术使用时,根据需求将辅助缓解患者手术创口不适的药物涂敷于敷料贴的敷料贴本体上且位于该敷料贴本体与患者术耳部相接触的一端的指定位置,再将该敷料贴本体套在患者术耳上,此时,敷料贴本体带有药物的一端贴敷在患者术耳的外部皮肤上,患者术耳穿过开口伸出外部,再通过固定组件即可将该敷料贴本体稳固固定在患者的头部上,从而将敷料贴本体稳固固定在患者的术耳部,最后,在遮挡组件的第一魔术贴毛面、第一魔术贴勾面的相互配合下,将该遮挡组件的遮挡布可拆卸固定在敷料贴本体上将开口和患者术耳一起遮挡住,从而实现对患者术耳的包扎固定,固定稳固可靠且防护效果好,并且,在使用的过程中,通过遮挡布的隔挡作用能够很好地防止患者术耳长时间与外部环境接触造成被感染,有利于术耳的恢复,同时,当医护人员需要查看患者术耳时,只需打开遮挡布即可露出患者术耳供医护人员查看以及进行滴药治疗,提高了医护人员查看患者术耳恢复情况以及进行护理治疗的便利性,另外,遮挡组件采用第一魔术贴毛面、第一魔术贴勾面结合遮挡布的结构设计,在医护人员需要查看患者术耳的过程中,只需要掀开遮挡布即可实现查看患者术耳的操作过程,不需要将本技术整体从患者术耳上取下,有效减少医护人员拆卸以及重新固定本技术的工作量,因此,本技术具有便于对患者术耳进行包扎固定且固定稳固可靠、防护效果好、便于医护人员查看患者术耳以及进行滴药治疗、能够有效减少医护人员工作量的优点。
附图说明
[0013]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14]图1是本技术所述的一种耳科创口敷料贴结构的示意图。
[0015]附图标记说明:1、敷料贴,11、敷料贴本体,12、开口,13、遮挡组件,100、第一魔术贴毛面,200、遮挡布,300、第一魔术贴勾面,2、固定组件,21、固定带,400、第一带体,500、第二带体,600、第二魔术贴毛面,700、第二魔术贴勾面,22、自粘胶布。
实施方式
[0016]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17]参阅图1所示,一种耳科创口敷料贴结构,包括敷料贴1;所述敷料贴1包括套设在患者术耳上并能够贴敷在患者术耳的外部的带有一开口12用于供患者术耳伸出的敷料贴本体11,在所述敷料贴本体11上且位于所述开口12的外部可拆卸设有一用于包覆所述该开
口12的遮挡组件13;还在所述敷料贴本体11上设有一用于将该敷料贴本体11可拆卸固定在患者头部上的固定组件2。在使用的过程中,将辅助缓解患者手术创口不适的药物涂敷于敷料贴1的敷料贴本体11上且位于该敷料贴本体11与患者术耳部相接触的一端的指定位置,再将该敷料贴本体11套在患者术耳上,此时,敷料贴本体11带有药物的一端贴敷在患者术耳的外部皮肤上,患者术耳穿过开口12伸出外部,再通过固定组件2将该敷料贴本体11稳固固定在患者的头部上,从而将敷料贴本体11稳固固定在患者术耳部,最后,通过遮挡组件13将开口12和患者术耳一起遮挡住,从而实现对患者术耳的包扎固定,通过敷料贴1各部件以及固定组件2的相互配合对患者术耳进行包扎固定和防护,具有固定稳固可靠且防护效果好的优点,并且,在具体使用时,通过遮挡组件13的隔挡作用能够很好地防止患者术耳长时间与外部环境接触造成被感染,有利于术耳的恢复,同时,当医护人员需要查看患者术耳时,只需打开遮挡组件13即可露出患者术耳供医护人员查看以及进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耳科创口敷料贴结构,包括敷料贴(1);其特征在于:所述敷料贴(1)包括套设在患者术耳上并能够贴敷在患者术耳的外部的带有一开口(12)用于供患者术耳伸出的敷料贴本体(11),在所述敷料贴本体(11)上且位于所述开口(12)的外部可拆卸设有一用于包覆所述该开口(12)的遮挡组件(13);还在所述敷料贴本体(11)上设有一用于将该敷料贴本体(11)可拆卸固定在患者头部上的固定组件(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耳科创口敷料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遮挡组件(13)包括固定设在所述敷料贴本体(11)的外表面上且位于所述开口(12)的外缘的第一魔术贴毛面(100),还包括一外形与所述开口(12)的形状相适配用于包覆该开口(12)的遮挡布(200),在所述遮挡布(200)上靠近所述开口(12)的一端外缘设有一用于与所述第一魔术贴毛面(100)粘贴配合将该遮挡布(200)可拆卸固定在所述敷料贴本体(11)上的第一魔术贴勾面(30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静纯,钱俊,姜雯频,黄春容,李彩凤,
申请(专利权)人: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