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可回收锚索的锁头装置,包括分离式锁片和套箍,分离式锁片螺纹装配在套箍的一端内部,套箍内设置有弹簧,套箍的一端连接有套管,套箍的另一端与锚索钢绞线外套管连接,分离式锁片包括用于穿设在套箍内的锁片本体和设置在锁片本体一端的限位凸沿,锁片本体的外径由靠近限位凸沿的一端向远离限位凸沿的一端逐渐减小。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设计合理,体积小,组装方便快捷,能有效对锚索钢绞线进行隔离,当需要回收锚索钢绞线时,仅需通过旋转锚索钢绞线,使分离式锁片与套箍分离,进而使得分离式锁片与锚索钢绞线之间分离,锚索钢绞线根数变化时只需采用相应数量的锁头,能很好的适应施工现场,便于锚索钢绞线抽出进行回收。绞线抽出进行回收。绞线抽出进行回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可回收锚索的锁头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基坑支护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可回收锚索的锁头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基坑支护工程中,锚索作为一种临时支护结构,具有施工速度快、造价低、可提供敞开的坑内施工空间等优点被广泛使用。而一般锚索在基坑回填后是不回收的,锚索中的钢绞线将永久地遗留在地下。
[0003]随着城市化建设的发展,地下空间开发与利用已成为城市化发展的一种选择,而遗留在地下的钢绞线给地下空间的开发带来了诸多困难。例如,城市地下轨道交通建设中,盾构机穿越已有锚索群时,盾构机刀片会被锚索卡死,造成刀盘无法正常转动或被破坏。在建筑桩基施工中,如遇到地下锚索时,施工机械钻进受到阻碍,给工程建设带来影响。
[0004]目前可回收锁头装置一般采用轮滑装置或者传统锁片模式,钢绞线在抽出的过程中不便捷,甚至成功率较低,不能达到回收锚索的目的;现有授权公告号为CN201810329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可回收锚索锁头,其多根钢绞线同时安装在可回收锚索锁头装置中,体积较大,对于传统锚索孔直径,安装不便捷,故需研发一种安装施工方便的小体积锁头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可回收锚索的锁头装置,其结构设计合理,体积小,组装方便快捷,能有效对锚索钢绞线进行隔离,当需要回收锚索钢绞线时,仅需通过旋转锚索钢绞线,使分离式锁片与套箍分离,进而使得分离式锁片与锚索钢绞线之间分离,锚索钢绞线根数变化时只需采用相应数量的锁头,能很好的适应施工现场,便于锚索钢绞线抽出进行回收。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可回收锚索的锁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套设在锚索钢绞线的外部且用于对锚索钢绞线进行锁紧的分离式锁片和与分离式锁片相配合的套箍,所述分离式锁片螺纹装配在套箍的一端内部,所述套箍内设置有用于将分离式锁片弹出的弹簧,所述套箍的一端连接有用于对分离式锁片进行罩设的套管,所述套箍的另一端与锚索钢绞线外套管连接;
[0007]所述分离式锁片包括用于穿设在套箍内的锁片本体和设置在锁片本体一端的限位凸沿,所述锁片本体的外径由靠近限位凸沿的一端向远离限位凸沿的一端逐渐减小。
[0008]上述的一种用于可回收锚索的锁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式锁片为由两瓣或三瓣锁片结构围设在一起构成的筒状锁片,所述分离式锁片的内部设置有内螺纹。
[0009]上述的一种用于可回收锚索的锁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箍的内部通道为两段式台阶孔,所述两段式台阶孔的大孔段与分离式锁片连接,所述两段式台阶孔的大孔段的孔径由靠近限位凸沿的一端向远离限位凸沿的一端逐渐减小。
[0010]上述的一种用于可回收锚索的锁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片本体的外部设置
有外螺纹,所述两段式台阶孔的大孔段内设置有与所述外螺纹相配合的内螺纹。
[0011]上述的一种用于可回收锚索的锁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位于所述两段式台阶孔的大孔段内,所述弹簧压缩在锁片本体的另一端与所述两段式台阶孔的台阶之间。
[0012]上述的一种用于可回收锚索的锁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箍的外部为两端小中间大的三段式台阶状结构,所述套管套设在套箍的一端外部,所述套管与套箍之间设置有密封圈。
[0013]上述的一种用于可回收锚索的锁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的一端封闭,所述套管的另一端内部设置有内螺纹,所述套箍的一端外部设置有与所述内螺纹相配合的外螺纹。
[0014]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0015]1、本技术体积较小,一个锁头装置安装一根钢绞线,安装拆卸方便,加工成本低。
[0016]2、本技术通过将分离式锁片与套箍螺纹装配在一起进行锚索钢绞线的锁紧固定,组装方便快捷,当需要回收锚索钢绞线时,便于通过拧松分离式锁片与套箍,进而使得分离式锁片与锚索钢绞线之间分离,便于锚索钢绞线抽出进行回收。
[0017]3、本技术通过在套箍内设置弹簧,当分离式锁片与套箍之间拧松后,便于通过弹簧将分离式锁片弹出,能进一步便于锚索钢绞线抽出进行回收。
[0018]4、本技术通过在套箍的一端设置套管,能够有效对锚索钢绞线和分离式锁片进行隔离,防止浆液将锚索钢绞线和分离式锁片固结。
[0019]综上所述,本技术结构设计合理,体积小,组装方便快捷,能有效对锚索钢绞线进行隔离,当需要回收锚索钢绞线时,仅需通过旋转锚索钢绞线,使分离式锁片与套箍分离,进而使得分离式锁片与锚索钢绞线之间分离,锚索钢绞线根数变化时只需采用相应数量的锁头,能很好的适应施工现场,便于锚索钢绞线抽出进行回收。
[0020]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本技术分离式锁片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3为图2的A
‑
A剖视图。
[0024]图4为本技术套箍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5为图4的B
‑
B剖视图。
[0026]附图标记说明:
[0027]1—分离式锁片;
ꢀꢀꢀꢀꢀꢀꢀ1‑
1—锁片本体;
ꢀꢀꢀꢀꢀꢀꢀꢀ1‑
2—限位凸沿;
[0028]2—套箍;
ꢀꢀꢀꢀꢀꢀꢀꢀꢀꢀꢀꢀꢀ2‑
1—两段式台阶孔;
ꢀꢀꢀꢀ
3—弹簧;
[0029]4—套管;
ꢀꢀꢀꢀꢀꢀꢀꢀꢀꢀꢀꢀꢀ
5—密封圈;
ꢀꢀꢀꢀꢀꢀꢀꢀꢀꢀꢀꢀ
6—锚索钢绞线。
具体实施方式
[0030]如图1至图5所示,本技术包括套设在锚索钢绞线6的外部且用于对锚索钢绞线6进行锁紧的分离式锁片1和与分离式锁片1相配合的套箍2,所述分离式锁片1螺纹装配
在套箍2的一端内部,所述套箍2内设置有用于将分离式锁片1弹出的弹簧3,所述套箍2的一端连接有用于对分离式锁片1进行罩设的套管4,所述套箍2的另一端与锚索钢绞线外套管连接;
[0031]所述分离式锁片1包括用于穿设在套箍2内的锁片本体1
‑
1和设置在锁片本体1
‑
1一端的限位凸沿1
‑
2,所述锁片本体1
‑
1的外径由靠近限位凸沿1
‑
2的一端向远离限位凸沿1
‑
2的一端逐渐减小。
[0032]实际使用时,通过将分离式锁片1与套箍2螺纹装配在一起进行锚索钢绞线6的锁紧固定,组装方便快捷,当需要回收锚索钢绞线6时,便于通过拧松分离式锁片1与套箍2,进而使得分离式锁片1与锚索钢绞线6之间分离,便于锚索钢绞线6抽出进行回收;且每根锚索钢绞线6对应一个锁头,使得锁头体积较小,锚索钢绞线根数变化时只需采用相应数量锁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可回收锚索的锁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套设在锚索钢绞线(6)的外部且用于对锚索钢绞线(6)进行锁紧的分离式锁片(1)和与分离式锁片(1)相配合的套箍(2),所述分离式锁片(1)螺纹装配在套箍(2)的一端内部,所述套箍(2)内设置有用于将分离式锁片(1)弹出的弹簧(3),所述套箍(2)的一端连接有用于对分离式锁片(1)进行罩设的套管(4),所述套箍(2)的另一端与锚索钢绞线外套管连接;所述分离式锁片(1)包括用于穿设在套箍(2)内的锁片本体(1
‑
1)和设置在锁片本体(1
‑
1)一端的限位凸沿(1
‑
2),所述锁片本体(1
‑
1)的外径由靠近限位凸沿(1
‑
2)的一端向远离限位凸沿(1
‑
2)的一端逐渐减小。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可回收锚索的锁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式锁片(1)为由两瓣或三瓣锁片结构围设在一起构成的筒状锁片,所述分离式锁片(1)的内部设置有内螺纹。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可回收锚索的锁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箍(2)的内部通道为两段式台阶孔(2
‑
1),所述两段式台阶孔(2
‑
1)的大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卜崇鹏,王勇华,张小辉,王明皎,杨丽娜,戚长军,徐志航,赵洪星,张颖哲,
申请(专利权)人:机械工业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