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编码器和RFID的混凝土振捣定位监测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土木工程施工建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编码器和RFID的混凝土振捣定位监测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手持式混凝土振捣棒在工程建造中应用广泛,振捣棒插入混凝土内部将混凝土振捣密实,通过振捣排出刚浇筑的混凝土中的气泡,因此,混凝土振捣对混凝土结构的最终质量和耐久性有直接的影响。GB 50666—2011《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中,对混凝土振捣的位置、振捣的深度和时间都有严格的要求。然而,在实际工程中,混凝土振捣施工属于典型的隐蔽工程施工,混凝土内部的振捣情况无法直接观测,振捣施工的质量极大程度取决于施工人员的经验和责任心,而且施工质量缺乏相关的手段和方法进行及时的检验和核查,因此增加了混凝土质量的离散性和潜在的质量风险。通过数字化的技术方法,对混凝土振捣施工的水平位置和深度进行实时的监测,确保混凝土振捣施工的操作符合国家施工规范的要求,是目前混凝土振捣施工领域研究的一大热点。
[0003]目前,实现对混凝土振捣棒的数字化监测主要有两种途径,一种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1.一种基于编码器和RFID的混凝土振捣定位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编码器拉线位移计(1)、拉绳(2)、支架板(3)、射频识别读取器(5)和若干个贴片式RFID标签;所述的支架板(3)套在振捣棒(6)外,并沿着振捣棒(6)的轴线方向上下移动;所述的编码器拉线位移计(1)和射频识别读取器(5)安装在支架板(3)的上板面上,所述拉绳(2)的一端连接在编码器拉线位移计(1)上,拉绳(2)的另一端穿过支架板(3)并可拆卸地连接在振捣棒(6)处于支架板(3)下方的位置处;若干个所述的贴片式RFID标签贴在振捣点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编码器和RFID的混凝土振捣定位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定位监测装置还包括一个数据传输与供电单元(4),所述的数据传输与供电单元(4)安装在支架板(3)的上板面上,并分别与编码器拉线位移计(1)和射频识别读取器(5)电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编码器和RFID的混凝土振捣定位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数据传输与供电单元(4)包括供电模块、数据采集模块、主控模块和无线数据传输模块,所述的供电模块分别与编码器拉线位移计(1)、射频识别读取器(5)、数据采集模块、主控模块和无线数据传输模块相连并供电,所述数据采集模块的信息接收端分别与编码器拉线位移计(1)的信息输出端和射频识别读取器(5)的信息输出端连接,所述数据采集模块的信息输出端与主控模块的信息接收端连接,所述主控模块的信息输出端与无线数据传输模块的信息接收端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编码器和RFID的混凝土振捣定位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振捣棒(6)包括振捣棒电机(6
‑
1)、振捣棒软轴(6
技术研发人员:池波,全玉湖,王凤来,王永前,付新新,刘振,武俊刚,胡永胜,陈伟,张思远,
申请(专利权)人:龙建路桥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