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应用神经血管的远端通路导管,包括外导管护套,所述外导管护套内部开设有导孔,所述外导管护套开设的导孔内壁开设有滑动槽,所述外导管护套开设的滑动槽内壁口圆周面固定安装有限位圆环,所述外导管护套开设的通孔内滑动安装有通气内导管,所述通气内导管右侧端开设有通气管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的外导管护套以及外导管护套开设的滑动槽,使得扩张球囊在进入血管到达堵塞处前,不会被血管中浓稠的血液所沾染,避免扩张球囊在到达后,沾上过多血液,导致膨胀不起来,而且外导管护套前端的导管圆头以及疏通头能够方便该通路导管在血液中顺滑的移动,方便了医生的使用。方便了医生的使用。方便了医生的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应用神经血管的远端通路导管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特别是涉及一种应用神经血管的远端通路导管。
技术介绍
[0002]远端通路导引导管,在临床上多用于从体外股动脉创口,经由人体动脉血管到达颈动脉或颅内动脉远端,进行导丝、支架、球囊等器械的输送,而在对神经血管进行远端通路时,需要将球囊输入到堵塞处进行扩张;
[0003]然而现有的远端通路导管在球囊进入线管时,一般都是暴露在血液中,这样导致球囊在血管中的后续移动会被浓稠的血液所沾染,球囊在到达堵塞处后,沾上过多血液,膨胀不起来。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应用神经血管的远端通路导管,包括外导管护套,所述外导管护套内部开设有导孔,所述外导管护套开设的导孔内壁开设有滑动槽,所述外导管护套开设的滑动槽内壁口圆周面固定安装有限位圆环,所述外导管护套开设的通孔内滑动安装有通气内导管,所述通气内导管右侧端开设有通气管道,所述通气内导管左侧段圆周表面贯穿固定安装有三个圆环管,三个所述圆环管均位与通气内导管开设的通气管道贯通,所述通气内导管左侧段圆周表面贯穿固定安装有扩张球囊,所述扩张球囊内部与三个圆环管以及通气内导管开设的通气管道之间贯通。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扩张球囊滑动安装在限位圆环的圆周内表面且相适配。
[0007]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通气内导管中间段圆周表面贯穿固定安装有限位圆板。
[0008]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限位圆板滑动安装在外导管护套开设的滑动槽内且相适配。
[0009]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通气内导管左侧端固定安装有圆形板,所述圆形板贴合在限位圆环的左侧端。
[0010]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圆形板左侧端固定安装有疏通头,所述疏通头形状为圆锥形,所述疏通头左侧端固定安装有导管圆头。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能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0012]1、该应用神经血管的远端通路导管,通过设置的外导管护套以及外导管护套开设的滑动槽,使得扩张球囊在进入血管到达堵塞处前,不会被血管中浓稠的血液所沾染,避免扩张球囊在到达后,沾上过多血液,导致膨胀不起来,而且外导管护套前端的导管圆头以及疏通头能够方便该通路导管在血液中顺滑的移动,方便了医生的使用。
[0013]2、该应用神经血管的远端通路导管,通过设置的外导管护套以及外导管护套开设的滑动槽,使得在将血管进行扩张后,可以将扩张球囊收回外导管护套开设的滑动槽内,在从血管内拔出,拔出后的扩张球囊一直处于在外导管护套开设的滑动槽内,使用者再拔出外导管护套时只需清理外导管护套外表面即可,扩张球囊可以在后续的操作中进行清理,节省了手术中的一些操作。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整体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扩张球囊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本技术外导管护套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4为本技术通气内导管的结构示意图。
[0018]其中:11、通气内导管;12、扩张球囊;13、圆环管;14、限位圆板;15、通气管道;16、圆形板;17、疏通头;18、导管圆头;21、外导管护套;22、滑动槽;23、限位圆环。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为了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技术,但下述实施例仅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全部。基于实施方式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下述实施例中的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下述实施例中所用的材料、试剂等,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得到。
[0020]实施例:
[0021]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一种应用神经血管的远端通路导管,包括外导管护套21,外导管护套21内部开设有导孔,外导管护套21开设的导孔内壁开设有滑动槽22,外导管护套21开设的滑动槽22内壁口圆周面固定安装有限位圆环23,外导管护套21开设的通孔内滑动安装有通气内导管11,通气内导管11右侧端开设有通气管道15,通气内导管11左侧段圆周表面贯穿固定安装有三个圆环管13,三个圆环管13均位与通气内导管11开设的通气管道15贯通,通气内导管11左侧段圆周表面贯穿固定安装有扩张球囊12,扩张球囊12内部与三个圆环管13以及通气内导管11开设的通气管道15之间贯通。该应用神经血管的远端通路导管在使用前,扩张球囊12处于外导管护套21开设的滑动槽22内,而圆形板16则与限位圆环23的左侧端贴合,此时使用者先将导管圆头18的端部对着神经血管,缓慢的向着血管内移动,在疏通头17的锥形作用下,疏通头17以及圆形板16和后面的外导管护套21会十分顺滑的在血管内移动,在抵达需要通路的位置时,使用者通过固定外导管护套21,移动通气内导管11,使得通气内导管11带动导管圆头18和疏通头17以及圆形板16向前移动,而外导管护套21保持不懂,此时通气内导管11圆周表面的扩张球囊12便会从外导管护套21开设的滑动槽22内移动出来,在扩张球囊12完全的暴露出来后,扩张球囊12便会处于血管堵塞的位置,而此时使用者通过从通气内导管11的另一端进行打气,使得气体从通气内导管11内部传递到三个圆环管13处,再从三个圆环管13处向外传递,从而将扩张球囊12通过有气体膨胀起来,此时便对堵塞位置的血管进行了扩张,血管便会恢复的通畅,扩张球囊12滑动安装
在限位圆环23的圆周内表面且相适配。通气内导管11中间段圆周表面贯穿固定安装有限位圆板14。限位圆板14滑动安装在外导管护套21开设的滑动槽22内且相适配。通气内导管11左侧端固定安装有圆形板16,圆形板16贴合在限位圆环23的左侧端。圆形板16左侧端固定安装有疏通头17,疏通头17形状为圆锥形,疏通头17左侧端固定安装有导管圆头18,本新型通过设置的外导管护套21以及外导管护套21开设的滑动槽22,使得扩张球囊12在进入血管到达堵塞处前,不会被血管中浓稠的血液所沾染,避免扩张球囊12在到达后,沾上过多血液,导致膨胀不起来,而且外导管护套21前端的导管圆头18以及疏通头17能够方便该通路导管在血液中顺滑的移动,方便了医生的使用。本新型通过设置的外导管护套21以及外导管护套21开设的滑动槽22,使得在将血管进行扩张后,可以将扩张球囊12收回外导管护套21开设的滑动槽22内,在从血管内拔出,拔出后的扩张球囊12一直处于在外导管护套21开设的滑动槽22内,使用者再拔出外导管护套21时只需清理外导管护套21外表面即可,扩张球囊12可以在后续的操作中进行清理,节省了手术中的一些操作。
[0022]使用说明:该应用神经血管的远端通路导管在使用前,扩张球囊12处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神经血管的远端通路导管,包括外导管护套(2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导管护套(21)内部开设有导孔,所述外导管护套(21)开设的导孔内壁开设有滑动槽(22),所述外导管护套(21)开设的滑动槽(22)内壁口圆周面固定安装有限位圆环(23),所述外导管护套(21)开设的通孔内滑动安装有通气内导管(11),所述通气内导管(11)右侧端开设有通气管道(15),所述通气内导管(11)左侧段圆周表面贯穿固定安装有三个圆环管(13),三个所述圆环管(13)均位与通气内导管(11)开设的通气管道(15)贯通,所述通气内导管(11)左侧段圆周表面贯穿固定安装有扩张球囊(12),所述扩张球囊(12)内部与三个圆环管(13)以及通气内导管(11)开设的通气管道(15)之间贯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神经血管的远端通路导管,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子亮,李天晓,贺迎坤,张亚博,陈瑞霞,王瑞罡,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美港高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