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输入信号变化自动调整输出信号的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658054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25 10: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随输入信号变化自动调整输出信号的电路,包括有第一匹配网络、选频网络、第二匹配网络、压控衰减器、放大器、耦合器、检波器和控制信号发生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电路具有更优的测试动态范围,成倍的拓宽了测试设备的测试动态范围,大大的提高了测试设备的使用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电路具有更优的测试平坦度,未引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电路时,测试结果波动比较大,不能带来很好的测试带宽,也直接影响了测试仪器的测试性能;而引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电路后,测试结果无明显大波动,能够带来良好的测试带宽,有效的提高了测试仪器的测试性能。能。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随输入信号变化自动调整输出信号的电路


[0001]本技术涉及自动增益控制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随输入信号自动调整输出信号的电路。

技术介绍

[0002]飞速发展的当今社会,随着高新技术和尖端技术的兴起,电子技术、通信技术发展的越来越成熟,光纤通信、微波通信、卫星通信等通信系统以及雷达、广播电视系统、各种接收机、信号采集系统对信号的采集要求越来越高,信号采集的幅度不仅要求范围宽,而且灵敏度要求也很高。
[0003]测试设备的测量范围取决于输入信号幅度和本身前端的放大电路的增益。由于种种原因,有时需要测量的信号幅度变化范围很大,有时信号很弱,有时信号很强,信号弱时可能是0.1微瓦,信号强时可达到100毫瓦,最强信号和最弱信号相差几十dB,这个动态的区间称之为测试动态范围。
[0004]为了防止输入信号幅度太小无法测量,输入信号幅度太大引起信号阻塞,就需要提高测试设备的测试动态范围,这就需要对测试设备前端的放大电路进行合理有效的增益控制,能够使放大电路的增益随着输入信号幅度的变换自动调整输出信号幅度,通常把这种电路称为自动增益控制电路。
[0005]自动增益控制电路是输出限幅装置的一种,是利用线性放大和压缩放大的有效组合对输出信号进行调整,该电路能够在输入信号幅度变化很大的情况下,使输出信号幅度保持不变或者在很小的动态范围内变化,保证后端输入信号幅度稳定,以避免因信号幅度太小造成无法测量,信号幅度太大造成前端放大电路饱和,产生阻塞,无法测量。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自动增益控制电路,以解决现有电路中测试动态范围窄的问题。
[0007]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随输入信号变化自动调整输出信号的电路,包括有
[0008]第一匹配网络,输入端与输入信号连接,输出端与选频网络连接,用于保证输入信号全频段、全幅度输入匹配;
[0009]选频网络,输入端与第一匹配网路的输出端连接,输出端与第二匹配网络的输入端连接,用于保证全频段完全输入,同时减少带外信号干扰;
[0010]第二匹配网络,输入端与选频网络的输出端连接,输出端与压控衰减器的输入端连接,保证输入信号全频段、全幅度输入匹配,防止选频网络产生的干扰引入下级电路;
[0011]压控衰减器,第一输入端与第二匹配网络的输出端连接,第二输入端与控制信号发生器的输出端连接,输出端与放大器的输入端连接,用于通过对输入信号进行衰减,来完成对信号的幅度的控制;
[0012]放大器,输入端与压控衰减器的输出端连接,输出端与耦合器的输入端连接,用于对输入信号幅度进行有效放大,保证信号幅度;
[0013]耦合器,输入端与放大器的输出端连接,第一输出端输出信号,第二输出端与检波器的输入端连接,用于对主链路信号进行采样,来完成对主信号的检测;
[0014]检波器,输入端与耦合器的第二输出端连接,输出端与控制信号发生器的输入端连接,用于将耦合器采取的主链路信号转换为普通的直流电压;
[0015]控制信号发生器,第一输入端与基准电压Vp连接,第二输入端与检波器的输出端连接,输出端与压控衰减器的第二输入端连接,用于将预设的基准电压与检波器采样转换电压比较,产生合适的控制电压,控制压控衰减器的衰减量,使其处在合适的衰减量,保证合适的输出信号幅度。
[0016]进一步地,本技术可以按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0017]所述第一匹配网络和第二匹配网络均由元件KAT

1+组成,所述元件KAT1的引脚2为输入端,引脚5为输出端,其他引脚均接地。
[0018]所述选频网络由串联在一起的元件HIFCW

1800和元件LFCN

400D组成,所述元件HIFCW

1800的输入引脚与所述第一匹配网络的输出端连接,输出引脚和元件LFCN

400D的输入引脚连接;所述元件LFCN

400D的输出引脚于所述第二匹配网络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元件HIFCW

1800和元件LFCN

400D的其他引脚均接地。
[0019]所述压控衰减器是由元件RFSA

40组成,
[0020]所述元件RFSA

40的引脚3为第一输入端,引脚16为第二输入端,引脚13为输出端,引脚12分为四路,第一路与+5v电源端子连接,第二路通过电容C50后接地、第三路通过电容C59后接地、第四路通过电容C62后接地;所述元件RFSA

40的其他引脚均接地。
[0021]所述放大器由元件MAAM

011109组成,
[0022]所述元件MAAM

011109MADT

01的引脚3为输入端,引脚13为输出端,引脚18分为五路,第一路与+5v电源端子连接,第二路通过电容C51后接地、第三路通过电容C60后接地、第四路通过电容C63后接地,第五路与引脚17连接,所述元件MAAM

011109的其他引脚均接地。
[0023]所述耦合器由元件EDC

40组成,所述元件EDC

40的引脚5为输入端,引脚20为第一输出端,引脚25为第二输出端,其他引脚均接地。
[0024]所述检波器由元件LTC5596组成,所述元件LTC5596的引脚2为输入端,引脚10为输出端,引脚7分为五路,第一路与+5v电源端子连接、第二路通过电容C6后接地、第三路通过电容C7后接地、第四路通过电容C11后接地,第五路与引脚5连接,所述元件LTC5596的其他引脚均接地。
[0025]所述控制信号发生器由元件TL072C组成,引脚7为输出端,引脚7与引脚6连接,引脚1和引脚5连接,引脚2一路通过电阻R24与引脚1连接,另一路通过电阻R23与所述检波器的输出端连接,引脚3一路通过电阻R22与

5V电源端子连接、另一路通过电阻R21接地;引脚4分为四路,第一路与

5V电压连接、第二路通过电容C40后接地、第三路通过电容C29后接地、第四路通过电容C10后接地,引脚8分为四路,第一路与+5v电源端子连接、第二路通过电容C2后接地、第三路通过电容C3后接地、第四路通过电容C4后接地。
[0026]本技术的电路具有更优的测试动态范围,成倍的拓宽了测试设备的测试动态范围,大大的提高了测试设备的使用率。
[0027]本技术的电路具有更优的测试灵敏度未引入本技术的电路时,最优测试灵敏度为

15dBm,无法满足现在大部分测量需求;而引入本技术的电路后,最优测试灵敏度达到了

35dBm,使其能够满足大部分测量要求,可使测量仪器的适用范围更广,匹配更多的测试场景。
[0028]本实用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随输入信号变化自动调整输出信号的电路,其特征是,包括有第一匹配网络,输入端与输入信号连接,输出端与选频网络连接,用于保证输入信号全频段、全幅度输入匹配;选频网络,输入端与第一匹配网路的输出端连接,输出端与第二匹配网络的输入端连接,用于保证全频段完全输入,同时减少带外信号干扰;第二匹配网络,输入端与选频网络的输出端连接,输出端与压控衰减器的输入端连接,保证输入信号全频段、全幅度输入匹配,防止选频网络产生的干扰引入下级电路;压控衰减器,第一输入端与第二匹配网络的输出端连接,第二输入端与控制信号发生器的输出端连接,输出端与放大器的输入端连接,用于通过对输入信号进行衰减,来完成对信号的幅度的控制;放大器,输入端与压控衰减器的输出端连接,输出端与耦合器的输入端连接,用于对输入信号幅度进行有效放大,保证信号幅度;耦合器,输入端与放大器的输出端连接,第一输出端输出信号,第二输出端与检波器的输入端连接,用于对主链路信号进行采样,来完成对主信号的检测;检波器,输入端与耦合器的第二输出端连接,输出端与控制信号发生器的输入端连接,用于将耦合器采取的主链路信号转换为普通的直流电压;控制信号发生器,第一输入端与基准电压Vp连接,第二输入端与检波器的输出端连接,输出端与压控衰减器的第二输入端连接,用于将预设的基准电压与检波器采样转换电压比较,产生合适的控制电压,控制压控衰减器的衰减量,使其处在合适的衰减量,保证合适的输出信号幅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随输入信号变化自动调整输出信号的电路,其特征是,所述第一匹配网络和第二匹配网络均由元件KAT

1+组成,所述元件KAT1的引脚2为输入端,引脚5为输出端,其他引脚均接地。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随输入信号变化自动调整输出信号的电路,其特征是,所述选频网络由串联在一起的元件HIFCW

1800和元件LFCN

400D组成,所述元件HIFCW

1800的输入引脚与所述第一匹配网络的输出端连接,输出引脚和元件LFCN

400D的输入引脚连接;所述元件LFCN

400D的输出引脚于所述第二匹配网络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元件HIFCW

1800和元件LFCN

400D的其他引脚均接地。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随输入信号变化自动调整输出信号的电路,其特征是,所述压控衰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解洪泽宋石磊侯品杨轩
申请(专利权)人:石家庄数英仪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