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窥镜上易更换的测漏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657835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25 10: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内窥镜上易更换的测漏阀,用于内窥镜的手柄盖,包括:阀芯,可拆卸连接手柄盖,阀芯设置有气道,气道用于连通手柄盖的内外两侧;第一防水透气膜,设置在阀芯上,第一防水透气膜用于遮盖气道;阀帽,可拆卸连接阀芯,阀帽的开口端用于压住第一防水透气膜,阀帽的周壁设置有开口,开口连通阀帽的内腔,开口用于通过气流。阀帽可拆卸连接阀芯,而第一防水透气膜又是设置在阀芯上,因此在拆除阀帽之后,可以更换第一防水透气膜,节约成本。本。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内窥镜上易更换的测漏阀


[0001]本技术涉及内窥镜的测漏阀
,特别涉及一种内窥镜上易更换的测漏阀。

技术介绍

[0002]内窥镜的手柄一般安装有测漏阀,而测漏阀具体是安装在手柄盖上的,使用时通过测漏阀向内窥镜内充气保压,观察压力变化来达到测漏的效果。
[0003]以往的测漏阀包括阀体和阀芯,阀体是可拆卸连接手柄盖上的,而阀芯是不可拆除的,阀芯内嵌设有防水透气膜,这是为了在充气时阻止外界的水分进入内窥镜内,然而窥镜在使用过程中,测漏阀的阀芯和防水透气膜容易被污物堵塞,更换的话只能将整个测漏阀更换,损失成本高,不方便使用;此外在使用完成后,防水透气膜靠近外界空间的一面会变得湿润,长此以往容易腐蚀防水透气膜,造成测漏阀的使用寿命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提出一种内窥镜上易更换的测漏阀,阀芯可以拆除,阀芯上另外可拆卸连接阀帽,第一防水透气膜设置在阀芯和阀帽之间并且可以更换,节约成本,在阀帽设置开口,以便使用后来干燥防水透气膜。
[0005]根据本技术的第一方面实施例的一种内窥镜上易更换的测漏阀,用于内窥镜的手柄盖,包括:阀芯,可拆卸连接所述手柄盖,所述阀芯设置有气道,所述气道用于连通所述手柄盖的内外两侧;第一防水透气膜,设置在所述阀芯上,所述第一防水透气膜用于遮盖所述气道;阀帽,可拆卸连接所述阀芯,所述阀帽的开口端用于压住所述第一防水透气膜,所述阀帽的周壁设置有开口,所述开口连通所述阀帽的内腔,所述开口用于通过气流。<br/>[0006]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内窥镜上易更换的测漏阀,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所述阀帽可拆卸连接所述阀芯,而所述第一防水透气膜又是设置在所述阀芯上,因此在拆除所述阀帽之后,可以更换所述第一防水透气膜,节约成本;在所述阀帽的周壁设置所述开口,因为所述开口是设置在所述阀帽的周壁上,所以从所述开口进入的风会经过所述第一防水透气膜的上端表面,能够带走所述第一防水透气膜的上端表面的水分,使所述第一防水透气膜保持干燥;此外,因为所述阀芯可拆卸连接所述手柄盖,所以所述阀芯是可以整体更换的,即保留了原有的整体更换功能,又新增了只更换所述第一防水透气膜的功能,方便应用在各种内窥镜上;当拆卸所述阀芯时,整体更换,不需要专业人员即可更换所述第一防水透气膜;当拆卸所述阀帽时,专业人员可以更换所述第一防水透气膜。
[0007]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阀帽的封闭端设置有导向凸部,所述导向凸部向所述阀帽的内腔凸伸,所述导向凸部用于引导气流经过所述第一防水透气膜的表面,设置的所述导向凸部可以阻挡气流直线行进,气流遇到所述导向凸部则会向下流,如此,气流可以经过所述第一防水透气膜的上端表面,更容易带走所述第一防水透气膜的水分。
[0008]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导向凸部靠近所述第一防水透气膜的一端设置有导向倒角,设置的所述导向倒角方便引导气流流向,避免气流被阻挡弹回。
[0009]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阀芯远离所述手柄盖的一端设置有安装腔,所述安装腔连通所述气道,所述安装腔的内径大于所述气道的内径,所述安装腔的内周壁设置有多个第一卡块,所述第一卡块与所述开口一一对应,所述第一卡块用于卡入所述开口,所述阀帽与所述阀芯卡扣连接,连接结构简单,易拆卸;所述开口既可以起到连接卡扣的作用,还可以起到进风的作用,应用面更广。
[0010]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防水透气膜嵌设在所述安装腔中,所述安装腔中还嵌设有缓冲垫圈,所述缓冲垫圈压在所述第一防水透气膜上,所述阀帽的开口端用于压住所述缓冲垫圈,设置的所述缓冲垫圈是为了避免所述阀帽将所述第一防水透气膜压坏。
[0011]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阀芯还设置有缓冲腔,所述缓冲腔设置在所述安装腔的下端,所述缓冲腔的内径大于所述气道的内径,所述安装腔的内径大于所述缓冲腔的内径,所述缓冲腔用于缓冲气压以保护所述第一防水透气膜,避免内窥镜内的气流返回对所述第一防水透气膜造成损伤。
[0012]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手柄盖上设置有套筒,所述套筒的内壁设置有多个第二卡块,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二卡块之间具有解扣间隙,所述阀芯的外周壁上设置有第三卡块,所述第三卡块与所述第二卡块一一对应,所述第二卡块用于扣接所述第三卡块,所述第三卡块与所述第二卡块旋卡连接,解锁和锁扣都很方便。
[0013]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套筒的内周壁设置有锥面,所述阀芯的外周壁上嵌设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用于配合所述锥面以密封所述阀芯和所述套筒的接缝处,所述锥面和所述密封圈过盈配合,随着阀芯的下沉,所述密封圈和所述锥面配合得更紧,密封更稳定。
[0014]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阀芯的外周壁还设置有外连卡口,所述外连卡口用于外连工具以解锁所述阀芯,设置的所述外连卡口方便连接工具以拆除所述阀芯,免去了人手拧动的麻烦。
[0015]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套筒的外周壁上设置有外连限位轴,所述外连限位轴外连气压表,防止气压表受外力影响而转动。
[0016]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0017]本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0018]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内窥镜上易更换的测漏阀安装于手柄盖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图1示出的内窥镜上易更换的测漏阀的爆炸图;
[0020]图3为图1示出的内窥镜上易更换的测漏阀的立体视角剖视图。
[0021]手柄盖100、套筒110、第二卡块111、解扣间隙112、锥面113、外连限位轴114;
[0022]阀芯200、气道210、安装腔220、第一卡块221、缓冲垫圈222、缓冲腔230、第三卡块240、密封圈250、外连卡口260;
[0023]第一防水透气膜300、第二防水透气膜310;
[0024]阀帽400、开口410、导向凸部420、导向倒角421。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6]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7]在本技术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者多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及两个以上,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窥镜上易更换的测漏阀,用于内窥镜的手柄盖,其特征在于,包括:阀芯,可拆卸连接所述手柄盖,所述阀芯设置有气道,所述气道用于连通所述手柄盖的内外两侧;第一防水透气膜,设置在所述阀芯上,所述第一防水透气膜用于遮盖所述气道;阀帽,可拆卸连接所述阀芯,所述阀帽的开口端用于压住所述第一防水透气膜,所述阀帽的周壁设置有开口,所述开口连通所述阀帽的内腔,所述开口用于通过气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窥镜上易更换的测漏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帽的封闭端设置有导向凸部,所述导向凸部向所述阀帽的内腔凸伸,所述导向凸部用于引导气流经过所述第一防水透气膜的表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内窥镜上易更换的测漏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凸部靠近所述第一防水透气膜的一端设置有导向倒角。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窥镜上易更换的测漏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芯远离所述手柄盖的一端设置有安装腔,所述安装腔连通所述气道,所述安装腔的内径大于所述气道的内径,所述安装腔的内周壁设置有多个第一卡块,所述第一卡块与所述开口一一对应,所述第一卡块用于卡入所述开口。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内窥镜上易更换的测漏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水透气膜嵌设在所述安装腔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怀钢杨凯刘发阳党浩雅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明象医用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