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处理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657810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25 10: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空气处理设备,所述空气处理设备包括:壳体,壳体内具有间隔布置的新风风道和排风风道;新风换热模块,新风换热模块设于新风风道内;排风换热模块,排风换热模块设于排风风道内;排风换热接管,排风换热接管具有延伸管部,延伸管部设于新风风道内,延伸管部连接排风换热模块并沿新风风道的宽度方向朝向至远离排风换热模块的方向延伸;管道固定组件,管道固定组件设于新风风道内,延伸管部的另一端固定于管道固定组件上。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空气处理设备,通过管道固定组件将排风换热接管的延伸管部另一端固定,从而避免延伸管部晃动,同时提高延伸管部的抗震动能力。力。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空气处理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电器制造
,尤其是涉及一种空气处理设备。

技术介绍

[0002]空气处理设备作为集成性较高的工业产品,空气处理设备上会布置非常多的管路从而使各个功能模块的功能得以实现,功能模块在工作时会将震动传递到管路上,同时空气处理设备工作时,部分管路会被气流吹到,使管路产生晃动和震动,为了使空气处理设备可以正常工作,需要限制管路的晃动和震动。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在于提出一种空气处理设备,所述空气处理设备可以固定排风换热接管,从而避免排风换热接管晃动,同时减轻排风换热接管的震动。
[0004]根据本技术的空气处理设备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具有间隔布置的新风风道和排风风道;新风换热模块,所述新风换热模块设于所述新风风道内;排风换热模块,所述排风换热模块设于所述排风风道内;排风换热接管,所述排风换热接管具有延伸管部,所述延伸管部连接所述排风换热模块并沿所述新风风道的宽度方向朝向至远离所述排风换热模块的方向延伸;管道固定组件,所述管道固定组件设于所述新风风道内,所述延伸管部固定于所述管道固定组件上。
[0005]根据本技术的空气处理设备,通过设置管道固定组件,排风换热接管的延伸管部一端和排风换热模块相连,延伸管部的另一端通过管道固定组件固定,从而避免排风换热接管晃动,同时可以提高排风换热接管的抗震动能力。
[0006]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管道固定组件具有固定通道,所述延伸管部穿设并固定于所述固定通道内。
[0007]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延伸管部套设有衬垫,所述衬垫抵接在所述延伸管部与所述固定通道的内壁面之间。
[0008]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管道固定组件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与所述壳体固定;卡板,卡板形成有第一卡槽,所述卡板与所述固定板相连,所述卡板与所述固定板配合限定出沿竖向延伸的所述固定通道。
[0009]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卡板的一端与所述固定板卡接且另一端通过第一紧固件与所述固定板紧固连接。
[0010]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固定板上形成有沿厚度方向贯通所述固定板的第一卡孔,所述卡板的一侧边沿形成有凹陷的第二卡槽,所述卡板的所述一端穿过所述第一卡孔并通过所述第二卡槽卡持于所述第一卡孔的边沿。
[0011]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的空气处理设备还包括:管路支撑板,所述管路支撑板固定于所述新风风道的一侧壁面,所述固定板的一端与所述管路支撑板可拆卸连
接。
[0012]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管路支撑板上形成有贯通所述管路支撑板的第二卡孔,所述固定板的所述一端设有卡块,所述卡块伸入所述卡孔内;和/或所述固定板的所述一端设有第一连接孔,所述管路支撑板上设有第二连接孔,所述固定板通过第二紧固件穿过所述第一连接孔和所述第二连接孔连接在所述管路支撑板。
[0013]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延伸管部包括多个U形段,多个所述U形段沿冷媒的流向方向串联连接和/或并联连接;和/或所述延伸管部朝向远离所述排风换热模块的方向弯折延伸。
[0014]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延伸管部在所述新风风道内的延伸距离大于所述新风风道的宽度的一半;或者所述延伸管部的最靠近所述排风换热模块的部分与所述延伸管部的最远离所述排风换热模块的部分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新风风道的宽度的一半。
[0015]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延伸管部位于所述新风换热模块在所述新风风道的气流流向方向的上游,所述新风换热模块通过所述延伸管部与所述排风换热模块连通。
[0016]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的空气处理设备还包括:接水盘,所述接水盘设于所述壳体内且位于所述排风换热模块和所述排风换热接管的下侧。
[0017]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的空气处理设备,还包括: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的一端与所述延伸管部固定,所述连接件的另一端与所述壳体相连,或,所述连接件的另一端与位于所述新风风道内的其他管路相连。
[0018]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壳体具有室内进风口、室内出风口、室外进风口和室外排风口,所述新风风道适于连通所述室外进风口和室内出风口,所述排风风道适于连通所述室内进风口和所述室外排风口,所述空气处理设备还包括:新风风机和排风风机,所述新风风机设于所述新风风道内,所述排风风机设于所述排风风道内。
[0019]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0020]图1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空气处理设备的示意图;
[0021]图2是图1中所示的壳体、延伸管部和排风换热模块的示意图;
[0022]图3是图2中所示的A处的放大图;
[0023]图4是图3中所示的管道固定组件的爆炸图;
[0024]图5是图3中所示的管路支撑板的示意图;
[0025]图6是图1中所示的空气处理设备的另一个角度的示意图;
[0026]图7是图6中所示的B处的放大图。
[0027]附图标记:
[0028]100、空气处理设备;
[0029]10、壳体;11、新风风道;111、新风风机;112、传感器;113、过滤器;114、新风风阀;115、加湿部件;12、排风风道;121、排风风机;122、排风风阀;123、混风风阀;13、布管通道;131、挡板;132、安装空间;133、连接空间;14、室内进风口;15、室内出风口;16、室外进风口;
17、室外排风口;
[0030]20、排风换热模块;
[0031]30、排风换热接管;31、延伸管部;311、U形段;32、连接件;33、第二保温管;34、衬垫;35、第一部分;36、第二部分;
[0032]40、管道固定组件;41、固定板;411、第一卡孔;412、卡块;413、第一连接孔;414、第二紧固件;42、卡板;421、固定通道;422、第一卡槽;423、第一紧固件;424、第二卡槽;43、管路支撑板;431、第二卡孔;432、第二连接孔;
[0033]50、新风换热模块;51、换热器;52、节流装置;
[0034]60、新风换热接管;61、折弯部;611、第一管段;612、第二管段;62、固定件;63、第一保温管;
[0035]70、接水盘;71、排水管;
[0036]80、电控部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37]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38]下面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气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具有间隔布置的新风风道和排风风道;排风换热模块,所述排风换热模块设于所述排风风道内;排风换热接管,所述排风换热接管具有延伸管部,所述延伸管部设于所述新风风道内,所述延伸管部连接所述排风换热模块并沿所述新风风道的宽度方向朝向远离所述排风换热模块的方向延伸;管道固定组件,所述管道固定组件设于所述新风风道内,所述延伸管部固定于所述管道固定组件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固定组件具有固定通道,所述延伸管部穿设并固定于所述固定通道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气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管部套设有衬垫,所述衬垫抵接在所述延伸管部与所述固定通道的内壁面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气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固定组件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与所述壳体固定;卡板,卡板形成有第一卡槽,所述卡板与所述固定板相连,所述卡板与所述固定板配合限定出沿竖向延伸的所述固定通道。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气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板的一端与所述固定板卡接且另一端通过第一紧固件与所述固定板紧固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气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上形成有沿厚度方向贯通所述固定板的第一卡孔,所述卡板的一侧边沿形成有凹陷的第二卡槽,所述卡板的所述一端穿过所述第一卡孔并通过所述第二卡槽卡持于所述第一卡孔的边沿。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气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管路支撑板,所述管路支撑板固定于所述新风风道的一侧壁面,所述固定板的一端与所述管路支撑板可拆卸连接。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气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管路支撑板上形成有贯通所述管路支撑板的第二卡孔,所述固定板的所述一端设有卡块,所述卡块伸入所述卡孔内;和/或所述固定板的所述一端设有第一连接孔,所述管路支撑板上设有第二连接孔,所述固定板通过第二紧固件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宗航张宝生管志能帅明月毛鹏周琪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