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善支撑环变形的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657707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25 10: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改善支撑环变形的结构,包括上下对称设置的支撑环本体,对称设置的所述支撑环本体之间设有用于改善支撑环本体变形的连接组件,所述支撑环本体外壁设有用于改善支撑环本体变形的防护组件,对称设置的所述支撑环本体外壁设有多个向内凹进的衔接槽。该设备,通过连接组件、垫圈、衔接块等结构实现连接支撑环本体的功能,通过防护组件、套圈、阶梯式通槽、螺栓、箍圈等结构实现防护支撑环本体外壁的功能,通过缓冲件、连接座、斜杆、限位杆、轴套、弹簧等结构实现保护支撑环本体的功能,此装置在使用时,能够为支撑环本体提供良好的防护性能,避免支撑环本体在受到外界压力时,而导致变形。而导致变形。而导致变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改善支撑环变形的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密封件的
,具体为一种改善支撑环变形的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导向环,也叫支撑环,是一种用于液压缸或气缸的活塞或活塞杆上的零件,它能防止活塞或活塞杆在运动过程中与缸体发生直接接触和摩擦,起到保护缸体与活塞或活塞杆不被损坏的作用;
[0003]专利技术人认为,现有的支撑环在防止活塞或活塞杆在运动过程中与缸体发生直接接触和摩擦同时,自身会因活塞的运动而受到影响,经常性的会出现变形的现象发生,影响设备整体的使用寿命;
[0004]本申请在于提出一种改善支撑环变形的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所提到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善支撑环变形的结构,包括上下对称设置的支撑环本体,对称设置的所述支撑环本体之间设有用于改善支撑环本体变形的连接组件,所述支撑环本体外壁设有用于改善支撑环本体变形的防护组件,对称设置的所述支撑环本体外壁设有多个向内凹进的衔接槽;
[0006]所述连接组件包括上下对称设置的垫圈,对称设置的所述垫圈之间设有多个缓冲件,所述缓冲件包括上下对称设置的连接座,对称设置的所述连接座相互错开,并分别于所述垫圈的上下两端面固定连接,对称设置的所述连接座之间设有斜杆,对称设置的所述垫圈上下两端面设有多个契合在所述衔接槽内的衔接块;
[0007]所述防护组件包括可拆卸安装在所述支撑环本体外壁的套圈,所述套圈外壁设有多个向内凹进的阶梯式通槽,所述阶梯式通槽内设有螺栓,所述螺栓依次贯穿所述阶梯式通槽、衔接块,并将所述衔接块固定在所述衔接槽内。
[0008]优选的:所述斜杆的上下两端设有限位杆,对称设置的所述限位杆与所述斜杆相互靠近的一端并不接触,所述限位杆外壁套有轴套,且所述限位杆与所述轴套之间设有弹簧,对称设置的所述轴套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垫圈的上下两端面固定连接。
[0009]优选的:所述套圈外壁设有多个箍圈。
[0010]优选的:所述箍圈为弹性材料。
[0011]优选的:所述衔接块与所述衔接槽均为梯形。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连接组件、垫圈、衔接块等结构实现连接支撑环本体的功能,通过防护组件、套圈、阶梯式通槽、螺栓、箍圈等结构实现防护支撑环本体外壁的功能,通过缓冲件、连接座、斜杆、限位杆、轴套、弹簧等结构实现保护支撑环本体的功能,此装置在使用时,能够为支撑环本体提供良好的防护性能,避免支撑环本体在受到外界压力时,而导致变形,极大的延长了设备整体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图;
[0014]图2为本技术的俯视图;
[0015]图3为本技术的A处放大图;
[0016]图4为本技术的B处放大图。
[0017]图中:1、支撑环本体;11、衔接槽;2、连接组件;21、垫圈;22、衔接块;3、防护组件;31、套圈;32、阶梯式通槽;321、螺栓;33、箍圈;4、缓冲件;41、连接座;42、斜杆;43、限位杆;44、轴套;45、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9]请参阅图1

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改善支撑环变形的结构,包括上下对称设置的支撑环本体1,对称设置的所述支撑环本体1之间设有用于改善支撑环本体1变形的连接组件2,所述支撑环本体1外壁设有用于改善支撑环本体1变形的防护组件3,对称设置的所述支撑环本体1外壁设有多个向内凹进的衔接槽11;
[0020]所述连接组件2包括上下对称设置的垫圈21,对称设置的所述垫圈21之间设有多个缓冲件4,所述缓冲件4包括上下对称设置的连接座41,对称设置的所述连接座41相互错开,并分别于所述垫圈21的上下两端面固定连接,对称设置的所述连接座41之间设有斜杆42,对称设置的所述垫圈21上下两端面设有多个契合在所述衔接槽11内的衔接块22;
[0021]所述防护组件3包括可拆卸安装在所述支撑环本体1外壁的套圈31,所述套圈31外壁设有多个向内凹进的阶梯式通槽32,所述阶梯式通槽32内设有螺栓321,所述螺栓321依次贯穿所述阶梯式通槽32、衔接块22,并将所述衔接块22固定在所述衔接槽11内。
[0022]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的,所述斜杆42的上下两端设有限位杆43,对称设置的所述限位杆43与所述斜杆42相互靠近的一端并不接触,所述限位杆43外壁套有轴套44,且所述限位杆43与所述轴套44之间设有弹簧45,对称设置的所述轴套44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垫圈21的上下两端面固定连接,此设计在运动时,能够有效的缓减冲击力。
[0023]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的,所述套圈31外壁设有多个箍圈33,此设计具有良好的防护性能。
[0024]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的,所述箍圈33为弹性材料,此设计能够进一步的提升防护性能。
[0025]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的,所述衔接块22与所述衔接槽11均为梯形,此设计能够提升设备安装的紧密性。
[0026]通过本领域人员,将本案中所有电气件与其适配的电源通过导线进行连接,并且应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控制器,以满足控制需求,具体连接以及控制顺序,应参考下述工作原理中,各电气件之间先后工作顺序完成电性连接,其详细连接手段,为本领域公知技术,下述主要介绍工作原理以及过程,不再对电气控制做说明。
[0027]组装时,将垫圈21的衔接块22对准支撑环本体1的衔接槽11,将衔接块22安装在衔接槽11内,此时将套圈31安装在支撑环本体1的外壁,将螺栓321贯穿阶梯式通槽32后,并贯穿衔接块22,将衔接块22固定在衔接槽11内,完成组装工作;
[0028]使用时,将设备安装在液压缸或气缸的活塞或活塞杆上,在活塞与活塞杆运动时,套圈31外壁的箍圈33能够起到良好的防护作用,避免了支撑环本体1出现变形的现象,当支撑环本体1受到挤压时,垫圈21会带动连接座41相互挤压,同时斜杆42受到挤压变形,会带动限位杆43向着轴套44内挤压弹簧45,避免伤害到支撑环本体1,导致支撑环本体1变形。
[0029]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同轴”、“底部”、“一端”、“顶部”、“中部”、“另一端”、“上”、“一侧”、“顶部”、“内”、“前部”、“中央”、“两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同时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卡接”、“轴接”、“插接”、“焊接”、“安装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改善支撑环变形的结构,包括上下对称设置的支撑环本体(1),其特征在于:对称设置的所述支撑环本体(1)之间设有用于改善支撑环本体(1)变形的连接组件(2),所述支撑环本体(1)外壁设有用于改善支撑环本体(1)变形的防护组件(3),对称设置的所述支撑环本体(1)外壁设有多个向内凹进的衔接槽(11);所述连接组件(2)包括上下对称设置的垫圈(21),对称设置的所述垫圈(21)之间设有多个缓冲件(4),所述缓冲件(4)包括上下对称设置的连接座(41),对称设置的所述连接座(41)相互错开,并分别于所述垫圈(21)的上下两端面固定连接,对称设置的所述连接座(41)之间设有斜杆(42),对称设置的所述垫圈(21)上下两端面设有多个契合在所述衔接槽(11)内的衔接块(22);所述防护组件(3)包括可拆卸安装在所述支撑环本体(1)外壁的套圈(31),所述套圈(31)外壁设有多个向内凹进的阶梯式通槽(32),所述阶梯式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光何向东钦春雷李洪新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海川密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