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张拉钢绞线充气膜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657632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25 10: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预张拉钢绞线充气膜结构,包括钢绞线、台座、螺纹套筒、索环和充气膜结构,所述钢绞线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螺纹部,所述台座和所述螺纹套筒的数量均为2个,所述螺纹部穿过所述台座并与所述螺纹套筒螺纹连接,所述索环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索环间隔设置于所述钢绞线上,所述充气膜结构包括曲面膜和分布于所述曲面膜上的连接索,所述曲面膜形成可充气的胶囊状结构,所述充气膜结构依次穿过并连接于多个所述索环上。本技术方案用于解决现有充气膜支撑结构存在刚度不可控和失控风险的问题。失控风险的问题。失控风险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预张拉钢绞线充气膜结构


[0001]本技术属于建筑结构
,具体涉及一种预张拉钢绞线充气膜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充气膜结构的应用虽不如现代建筑的钢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普遍,但其应用可在游牧民族的蒙古包以及帐篷。充气膜结构主要通过向膜内充气让膜面预张,具备刚度,从而形成稳定的结构体系。其轻质高强的特点让其应用场景广泛,不仅可以应用于临时结构,也可以应用大型空间结构。
[0003]常见的传统膜结构分为气承式膜结构、气肋式膜结构、气囊式膜结构,气枕式膜结构,此种传统膜结构整体刚度较弱,承载能力低,容易受天气因素的影响。因此,现阶段出现了充气膜混合结构的新型结构——将充气膜结构与刚性构件组合起来,共同作为主体结构承受外荷载的作用。如专利CN104763053提出将刚性杆件用可折叠杆件,可达折叠展开的效果,从而提高刚性杆件

充气膜结构的可移动性。然而其可折叠构件的刚性和稳定性一定程度上依靠于构件之间的连接,存在刚度不可控的问题,存在较大的失控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预张拉钢绞线充气膜结构,以解决现有充气膜支撑结构存在刚度不可控和失控风险的问题,该预张拉钢绞线充气膜结构用预张拉钢绞线代替可折叠的刚性杆件,可达到更加好的稳定性以及可移动性,同时,与钢绞线连接的充气膜结构可增大整个结构的抗弯刚度,减少结构在荷载作用下的变形,让其可使用于更加广泛的应用场景。
[0005]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预张拉钢绞线充气膜结构,包括钢绞线、台座、螺纹套筒、索环和充气膜结构,所述钢绞线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螺纹部,所述台座和所述螺纹套筒的数量均为2个,所述螺纹部穿过所述台座并与所述螺纹套筒螺纹连接,所述索环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索环间隔设置于所述钢绞线上,所述充气膜结构包括曲面膜和分布于所述曲面膜上的连接索,所述曲面膜形成可充气的胶囊状结构,所述充气膜结构依次穿过并连接于多个所述索环上。
[0006]进一步的,所述台座为钢制长方体构件,所述台座上开设有用于供所述钢绞线穿过的孔洞,所述螺纹套筒为钢制圆柱形筒,所述螺纹套筒的内壁设置有螺纹。
[0007]进一步的,所述索环包括两个半圆环和索夹紧构件,两个所述半圆环相互以形成圆环结构,所述索夹紧构件连接于所述圆环结构上。
[0008]进一步的,所述索夹紧构件包括U型夹槽、螺杆和螺母,所述钢绞线穿过所述U型夹槽,所述U型夹槽的两侧设置有螺栓孔,所述螺杆穿过所述螺栓孔并由所述螺母锁紧。
[0009]进一步的,所述曲面膜是由织物基材和聚合物涂层构成的复合材料。
[0010]进一步的,所述的索环与充气膜结构之间以熔融、粘合或缝合方式连接。
[0011]本预张拉钢绞线充气膜结构不仅能满足建筑使用的各项功能要求,还具有设计和
施工方便等优点,在继承可折叠刚性杆件

充气膜结构优点的基础上,使其拥有更好的稳定性及承载力,是临时性或紧急性结构的优选结构形式,也是可持续建筑结构发展的重要环节。
附图说明
[001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3]图1为本预张拉钢绞线充气膜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索环的示意图。
[0015]图3为索压紧构件示意图。
[0016]图4为充气膜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预张拉钢绞线充气膜结构,该预张拉钢绞线充气膜结构用预张拉钢绞线代替可折叠的刚性杆件,可达到更加好的稳定性以及可移动性,同时,与钢绞线连接的充气膜结构可增大整个结构的抗弯刚度,减少结构在荷载作用下的变形,让其可使用于更加广泛的应用场景。
[0018]下面将结合本技术中的附图,对本技术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9]参见图1

图4所示,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预张拉钢绞线充气膜结构,包括钢绞线1、台座4、螺纹套筒5、索环2和充气膜结构3,所述钢绞线1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螺纹部6,所述台座4和所述螺纹套筒5的数量均为2个,所述螺纹部6穿过所述台座4并与所述螺纹套筒5螺纹连接,所述索环2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索环2间隔设置于所述钢绞线1上,所述充气膜结构3包括曲面膜和分布于所述曲面膜上的连接索31,所述曲面膜形成可充气的胶囊状结构,所述充气膜结构3依次穿过并连接于多个所述索环2上。
[0020]进一步的,所述台座4为钢制长方体构件,所述台座4上开设有用于供所述钢绞线1穿过的孔洞,所述螺纹套筒5为钢制圆柱形筒,所述螺纹套筒5的内壁设置有螺纹。
[0021]进一步的,所述索环2包括两个半圆环7和索夹紧构件8,两个所述半圆环7相互以形成圆环结构,所述索夹紧构件8连接于所述圆环结构上。
[0022]进一步的,所述索夹紧构件8包括U型夹槽81、螺杆83和螺母84,所述钢绞线1穿过所述U型夹槽81,所述U型夹槽81的两侧设置有螺栓孔82,所述螺杆83穿过所述螺栓孔82并由所述螺母84锁紧。
[0023]进一步的,所述曲面膜是由织物基材和聚合物涂层构成的复合材料。
[0024]进一步的,所述的索环2与充气膜结构3之间以熔融、粘合或缝合方式连接。
[0025]本预张拉钢绞线充气膜结构不仅能满足建筑使用的各项功能要求,还具有设计和
施工方便等优点,在继承可折叠刚性杆件

充气膜结构3优点的基础上,使其拥有更好的稳定性及承载力,是临时性或紧急性结构的优选结构形式,也是可持续建筑结构发展的重要环节。
[0026]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技术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技术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技术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张拉钢绞线充气膜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钢绞线、台座、螺纹套筒、索环和充气膜结构,所述钢绞线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螺纹部,所述台座和所述螺纹套筒的数量均为2个,所述螺纹部穿过所述台座并与所述螺纹套筒螺纹连接,所述索环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索环间隔设置于所述钢绞线上,所述充气膜结构包括曲面膜和分布于所述曲面膜上的连接索,所述曲面膜形成可充气的胶囊状结构,所述充气膜结构依次穿过并连接于多个所述索环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张拉钢绞线充气膜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台座为钢制长方体构件,所述台座上开设有用于供所述钢绞线穿过的孔洞,所述螺纹套筒为钢制圆柱形筒,所述螺纹套筒的内壁设置有螺纹。3.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庆军雷浚李晨慧左志亮杭世杰何岸杨健明王震张华健杨哲邬学文林华伟
申请(专利权)人:华南理工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