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温机油箱下油口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654804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25 10: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模温机油箱下油口结构,包括:主体单元,其包括模温箱、安装在模温箱顶端的高位槽油罐、模温箱下端内壁的低位槽油罐以及固定安装在模温箱箱内的油箱,所述高位槽油罐与低位槽油罐通过连通管连通,所述低位槽油罐与油箱内腔上部通过进油管连通,所述模温箱内还固定安装有加热筒与油泵,所述加热筒与油箱通过下油管连通,且模温箱内固定安装有与下油管连通的油泵;油泥清理单元,其包括固定安装在油箱内的过滤网以及与过滤网上侧壁相抵的刮泥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避免油泥直接混在油液中进入下油管和加热筒内,造成下油管和加热筒内部管路的堵塞,无需打开油箱,便可实现对油泥的自动清理。现对油泥的自动清理。现对油泥的自动清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模温机油箱下油口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模温机
,尤其涉及一种模温机油箱下油口结构。

技术介绍

[0002]模温机又叫模具温度控制机,最初应用在注塑模具的控温行业。后来随着机械行业的发展应用越来越广泛,模温机也随之应用在工业温度控制领域,是针对橡胶生产设备控温,第一次升温到达制品所需温度后便开始执行冷却功能,在汽车轮胎、挤出成型等行业同样也得到广泛使用,油箱作为储存模温机加热介质的器具,其一般安装在模温机内部。
[0003]目前模温机油箱下油口结构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油箱内的油中掺杂一定量的油泥,油泥跟随油经过下油口进入加热管内,容易附着在下油管和加油管内壁,长次以往,容易造成加热管和下油管的堵塞,后续清理较为不便,容易导致模温机使用寿命缩短。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技术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例。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技术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技术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技术的范围。<br/>[000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温机油箱下油口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单元(100),其包括模温箱(101)、安装在模温箱(101)顶端的高位槽油罐(102)、模温箱(101)下端内壁的低位槽油罐(104)以及固定安装在模温箱(101)箱内的油箱(106),所述高位槽油罐(102)与低位槽油罐(104)通过连通管(103)连通,所述低位槽油罐(104)与油箱(106)内腔上部通过进油管(105)连通,所述模温箱(101)内还固定安装有加热筒(108)与油泵(109),所述加热筒(108)与油箱(106)通过下油管(107)连通,且模温箱(101)内固定安装有与下油管(107)连通的油泵(109);油泥清理单元(200),其包括固定安装在油箱(106)内的过滤网(201)以及与过滤网(201)上侧壁相抵的刮泥板(203),所述模温箱(101)侧壁固定开设有与过滤网(201)匹配的排泥口(202),所述油箱(106)远离排泥口(202)的一端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204),所述驱动电机(204)输出轴向内贯穿油箱(106)内端壁固定连接有丝杆(205),所述丝杆(205)外侧包裹有空心筒(206),且丝杆(205)上螺纹连接有移动套(207),所述移动套(207)与刮泥板(203)通过连接杆固定连接,且空心筒(206)下侧壁开设有与连接杆匹配的条型开口,所述空心筒(20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俊张永林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欧能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