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脚纸质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654380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25 10: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高脚纸质杯,包括杯身主体,所述杯身主体外壁中间位置设置隔离圈,所述隔离圈覆盖在杯身外壁上,所述隔离圈上等间距设置若干隔离条;在杯身主体的开口面位置设置卷边,在杯身主体底端设置杯底;所述杯底四周设置杯底侧棱,所述卷边位于杯身内侧设置褶皱,所述杯身主体上设置标记区;所述标记区包括粘胶层、印刷层和薄膜层,所述薄膜层设置在印刷层上,所述印刷层位于粘胶层上,所述粘胶层与杯身主体固定。本实新型改进巧妙,结构简单,在杯身主体外侧设置的隔离条能够提高杯身的防烫能力,特别的,本方案的杯底采用高脚设计,增加了杯底侧棱的高度,也能够提高杯底的防烫能力。的防烫能力。的防烫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脚纸质杯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高脚纸质杯。

技术介绍

[0002]在现有技术中豆浆纸质杯的规格一般有5.5盎司,6.5盎司和7盎司还有16盎司的,16盎司的容积为200ml3,开口直径为90mm,高度133mm,底部直径为50mm,一般的设计纸杯底面的厚度为5mm,但是这种纸杯也存在缺陷,其底部防烫能能力欠缺。为了解决纸杯防烫的设计,在现有技术中。有的厂家采用杯套、杯托的结构,通过杯套/杯托的形式起到防烫的作用,关于豆浆杯杯托的形式例如公开号:CN111297153A,专利名称《一种一次性杯杯托》,或者采用公开号:CN213605660U,专利名称《一种隔热防烫纸杯》,这些常见的结构虽然也能起到防烫的作用,这些产品设计中杯托/被套与豆浆杯是分离的,本公司作为一种技术改进,设计一种与市面上豆浆杯不同的结构,为此,特申请此专利技术创造。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高脚纸质杯,可以改善以上的不足。
[0004]本技术涉及一种高脚纸质杯,包括杯身主体,所述杯身主体外壁中间位置设置隔离圈,所述隔离圈覆盖在杯身外壁上,所述隔离圈上等间距设置若干隔离条;所述隔离条一端与隔离圈上边齐平,下端延伸到杯身主体外壁靠近杯底的位置;在杯身主体的开口面位置设置卷边,在杯身主体底端设置杯底;所述杯底四周设置杯底侧棱,所述杯底侧棱至少大于1.2cm,杯底侧棱的高度是设计,比传统的5mm高度增加了很多,能够提高杯底的防烫能力;所述卷边位于杯身内侧设置褶皱,其中褶皱包括向外翻着的外凸部和重叠在外凸部上的转向部,外翻部和尾端卷,其中转向部与外翻部连接,外翻部与尾端卷连接,其中尾卷端卡在外翻部翻转形成的缝隙内并与外凸部相抵它们形成闭合环状结构;所述卷边的高度为1.5~2.1mm;所述杯身主体上设置标记区;所述标记区包括粘胶层、印刷层和薄膜层,薄膜层为PP膜层或PE膜层或PET膜层,厚度为0.01~0.03mm,粘胶层为胶水;印刷层为可印刷性的树脂组成的基材薄膜,在印刷层上喷涂有文字“普莱美”和“PRYME”;所述薄膜层设置在印刷层上,所述印刷层位于粘胶层上,所述粘胶层与杯身主体固定。
[0005]进一步的,所述隔离条的高度至少为4mm。
[0006]进一步的,所述隔离条外凸于杯身主体一侧设置高度不同的第一侧边和第二侧边,在第一侧边与第二侧边之间设置第一斜面,位于第二侧边上远离第一斜面的一端设置第二斜面;其中第二斜面的倾斜角小于于第一倾斜的倾斜角。
[0007]进一步的,所述隔离条靠近杯身主体一侧设置凹台,凹台与隔离圈接触。
[0008]进一步的,所述杯身主体包括可降解薄膜纸,为100%聚乳酸纤维纸,其表面设置降解涂层,具体的为聚丁二酸丁二醇酯、抗氧化剂和脱模剂的混合物。
[0009]进一步的,所述杯身主体表面覆盖聚乳酸PLA淋膜层。
[0010]进一步的,所述PLA淋膜层的厚度为0.010

0.015mm。
[0011]进一步的,所述卷边设置浅色条纹,浅色条纹可以为灰色或者彩色,主要起到区别作用,一般的厂家不存在这样的设计,浅色条纹起到标记作用,它位于纸杯闭合线位置的相对侧。
[0012]本实新型改进巧妙,结构新颖简单,在杯身主体外侧设置的隔离条能够提高杯身的防烫能力,特别的,本方案的杯底采用高脚设计,增加了杯底侧棱的高度,也能够提高杯底的防烫能力。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隔离条结构示意图。
[0015]图3为卷边结构示意图。
[0016]图4为标记区层面结构示意图。
[0017]图示:1杯身主体、2卷边、21浅色条纹、3隔离条、31第一侧边、32第二侧边、33凹台、34第二斜面、35第一斜面、4杯底、41杯底侧棱、5隔离圈、6尾卷端、7转向部、8外翻部、9外凸部、10标记区、101薄膜层、102印刷层、103粘胶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19]如图1

4所示,本技术涉及一种高脚纸质杯,包括杯身主体1,所述杯身主体外壁中间位置设置隔离圈5,所述隔离圈5覆盖在杯身外壁上,所述隔离圈5上等间距设置若干隔离条3,隔离条通过粘胶固定;所述隔离条一端与隔离圈5上边齐平,下端延伸到杯身主体1外壁靠近杯底4的位置,粘胶设置在隔离条与隔离圈,杯身外壁接触的问题;在杯身主体1的开口面位置设置卷边2,在杯身主体底端设置杯底4;所述杯底4四周设置杯底侧棱41,所述杯底侧棱41的高度至少大于1.2cm,杯底侧棱41的高度的设计比传统的5mm增加了很多,能够提高杯底的防烫能力;所述卷边2位于杯身内侧设置褶皱,其中褶皱包括向外翻着的外凸部9和重叠在外凸部9上的转向部7,外翻部8和尾端卷6,其中转向部7与外翻部8连接,外翻部8与尾端卷连接,其中尾卷端6卡在外翻部8翻转形成的缝隙内并与外凸部9相抵它们形成闭合环状结构;所述卷边2的高度为1.5~2.1mm;所述杯身主体1上设置标记区10;所述标记区10包括粘胶层103、印刷层102和薄膜层101,薄膜层为PP膜层或PE膜层或PET膜层,厚度为0.01~0.03mm,粘胶层为胶水;印刷层为可印刷性的树脂组成的基材薄膜,在印刷层上喷涂有文字“普莱美”和“PRYME”;所述薄膜层设置在印刷层上,所述印刷层位于粘胶层上,所述粘胶层与杯身主体1固定。
[0020]作为一种技术改进,所述隔离条3的高度至少为5mm,隔离条外凸于杯身主体的外壁,也就是说手握纸杯的时候,与纸杯间隔至少5mm。
[0021]作为一种技术改进,所述隔离条外凸于杯身主体一侧设置高度不同的第一侧边31和第二侧边32,在第一侧边31与第二侧边32之间设置第一斜面35,位于第二侧边32上远离
第一斜面35的一端设置第二斜面34;其中第二斜面34的倾斜角小于于第一倾斜的倾斜角。
[0022]作为一种技术改进,所述隔离条3靠近杯身主体1一侧设置凹台33,凹台33与隔离圈5接触。
[0023]作为一种技术改进,所述杯身主体1包括可降解薄膜纸,为100%聚乳酸纤维纸,其表面设置降解涂层,具体的为聚丁二酸丁二醇酯、抗氧化剂和脱模剂的混合物。
[0024]作为一种技术改进,所述杯身主体表面覆盖聚乳酸PLA淋膜层。
[0025]作为一种技术改进,所述PLA淋膜层的厚度为0.010

0.015mm。
[0026]作为一种技术改进,所述卷边2设置浅色条纹21,浅色条纹21可以为灰色或者彩色,主要起到区别作用,一般的厂家不存在这样的设计,浅色条纹21起到标记作用,它位于纸杯闭合线位置的相对侧。
[0027]本方案中的纸板主体外侧设置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脚纸质杯,其特征在于:包括杯身主体,所述杯身主体外壁中间位置设置隔离圈,所述隔离圈覆盖在杯身外壁上,所述隔离圈上等间距设置若干隔离条;所述隔离条一端与隔离圈上边齐平,下端延伸到杯身主体外壁靠近杯底的位置;在杯身主体的开口面位置设置卷边,在杯身主体底端设置杯底;所述杯底四周设置杯底侧棱,所述杯底侧棱至少大于1.2cm;所述卷边位于杯身内侧设置褶皱,其中褶皱包括向外翻着的外凸部和重叠在外凸部上的转向部,外翻部和尾端卷,其中转向部与外翻部连接,外翻部与尾端卷连接,其中尾卷端卡在外翻部翻转形成的缝隙内并与外凸部相抵;所述卷边的高度为1.5~2.1mm;所述杯身主体上设置标记区;所述标记区包括粘胶层、印刷层和薄膜层,所述薄膜层设置在印刷层上,所述印刷层位于粘胶层上,所述粘胶层与杯身主体固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脚纸质杯,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条的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少东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嘉海纸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