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组件及其充电状态的测量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65401 阅读:2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揭露一种电池组件,电池组件与一可携式电子设备连接的接口具有至少三个端子,所述电池组件包括:电池、识别电路与温度感知电路。此外,识别电路具有储能组件与限流组件,且温度感知电路具有一开关与温感组件,温感组件依据电池组件的温度而改变其阻抗值。其中,可携式电子设备以通过限流组件对储能组件进行充电时所产生的充电线形,判断电池组件的型号,接着启动温度感知电路以判断电池组件的温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有关一种电池组件,且特别是有关一种用于可携式电子设备的电池组件。
技术介绍
一可携式电子设备(例如移动电话、个人数字助理、笔记本电脑等)的电池组件可具有不同的型号,用来提供此可携式电子设备作动所需的能量。然而,在充电此电池组件前,需先判断电池组件的型号,以提供符合此型号的电池组件的充电规格的电流和电压而进行充电。另一方面,温度亦是判断充电时的电流与电压的重要准则,若电池组件的温度过高,则应减少充电的电流或是停止充电,避免电池因过热损毁。为能获得相关于电池组件的型号与温度的信号,以决定充电状态,现有技术通常采用设置于电池组件上的三个电极或四个电极以取得此信号。然而,相较于四个电极来说,三个电极具有降低成本的优势。图1图la是现有电池组件的示意图。请参照图1,现有的电池组件IO包括电池11、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NTC1、电阻R1、 R2与电极12、 13、 14。电池的正极耦接于电极14,负极耦接于电极12,电阻R1串接电阻R2,且电阻R1、 R2分别连接于电极ll、 12。此外,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NTC1并接电阻R2。其中,电池组件10由电极13而接收电能,并于电极13量得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池组件,与一可携式电子设备连接的接口具有至少一第一端子、一第二端子与一第三端子,该电池组件包括: 一电池,其正负极分别耦接该第二端子及该第一端子; 一识别电路,包括: 一储能组件,一端耦接该第一端子;以及 一限 流组件,串接于该储能组件与该第三端子之间;以及 一温度感知电路,包括: 一开关,一端耦接该第一端子;以及 一温感组件,串接于该开关与该第三端子之间,该温感组件依据温度而改变其阻抗值。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俊烈邓志仲潘忠义
申请(专利权)人:宏达国际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