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刺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652478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25 10: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穿刺针,涉及穿刺针领域。包括穿刺手柄,穿刺手柄的右侧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柄,连接柄的右侧表面固定连接有外鞘管,外鞘管管壁的右侧固定连接有连接端,外鞘管管壁的左侧套接有硬绕簧,外鞘管管壁的右侧套接有软绕簧,硬绕簧的左右两端分别与连接柄的右侧表面和连接端的左侧表面固定连接,软绕簧的左端与连接端的右侧表面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硬绕簧和软绕簧套在外鞘管上,远端设置为软绕簧,更能适配远端内镜的弯曲功能,近端设置为硬绕簧,提升推送器械的推送性,硬绕簧和软绕簧的优势是不易变形,能够在多次穿刺后仍然保持较直的形状,弹性更好,对于一次活检近几十次的穿刺操作能够保持更好的效果。几十次的穿刺操作能够保持更好的效果。几十次的穿刺操作能够保持更好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穿刺针


[0001]本技术涉及穿刺针领域,特别涉及穿刺针。

技术介绍

[0002]穿刺针是在微创手术中对肾脏、肝脏、肺、乳腺、甲状腺、前列腺、胰腺、睾丸、子宫、卵巢、体表等多种器官的组织取样和注射治疗的医疗器械,超声活检针与超声内窥镜配合使用,通过超声内窥镜工作通道进入目标部位,超声下观察到活检区域,然后出针穿刺至活检部位吸出样品,用于病理分析和诊断。
[0003]穿刺针介入放射学器材,介入放射学操作中,穿刺黏膜,以进一步引导介入放射学器材(导丝、导管、滤器、支架等)进入体内,行血管性与非血管性介入操作的金属针。
[0004]由于超声内窥镜为软镜,因此器械需要有弹性和足够的顺应性,能够确保器械进入内镜工作通道后,内镜仍然能保持较大的弯曲角度,可以达到病变部位,目前市面产品多为塑料外鞘管,弹性较差且容易变形。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穿刺针,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由于超声内窥镜为软镜,因此器械需要有弹性和足够的顺应性,能够确保器械进入内镜工作通道后,内镜仍然能保持较大的弯曲角度,可以达到病变部位,目前市面产品多为塑料外鞘管,弹性较差且容易变形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穿刺针,包括穿刺手柄,所述穿刺手柄的右侧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柄,所述连接柄的右侧表面固定连接有外鞘管,所述外鞘管管壁的右侧固定连接有连接端,所述外鞘管管壁的左侧套接有硬绕簧,所述外鞘管管壁的右侧套接有软绕簧,所述硬绕簧的左右两端分别与连接柄的右侧表面和连接端的左侧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软绕簧的左端与连接端的右侧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外鞘管的右端固定连接有穿刺针头,所述软绕簧的右端与穿刺针头的左侧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穿刺针头的内部设置有吸出装置。
[0007]优选的,所述吸出装置包括活塞块,所述活塞块的表面与穿刺针头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穿刺针头的左端固定连接有拉绳,所述活塞块的左侧表面与穿刺针头内壁的左侧共同固定连接有弹簧。
[0008]优选的,所述穿刺针头表面的右侧开设有多个气口。
[0009]优选的,所述连接柄的右侧表面开设有第一空腔,所述第一空腔内壁的前后两侧共同转动连接有转杆,所述转杆的杆壁固定连接有收线辊,所述拉绳的左端贯穿穿刺针头内壁的左侧和外鞘管的内壁以及连接柄的右侧表面至第一空腔的内部,所述拉绳的左端与收线辊的表面固定连接。
[0010]优选的,所述连接柄的后侧表面开设有第二空腔,所述转杆的后端贯穿第一空腔内壁的后侧至第二空腔的内部,所述转杆的后端固定连接有蜗轮,所述蜗轮的左侧表面啮
合连接有蜗杆,所述蜗杆的上端贯穿第二空腔内壁的上侧至连接柄的上侧表面,所述蜗杆的上端固定连接有转扭转钮。
[0011]优选的,所述转钮的表面开设有防滑纹。
[0012]本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0013]1、通过设置穿刺手柄、连接柄、外鞘管、连接端、硬绕簧、软绕簧、穿刺针头,本技术采用硬绕簧和软绕簧套在外鞘管上,远端设置为软绕簧,更能适配远端内镜的弯曲功能,近端设置为硬绕簧,提升推送器械的推送性,硬绕簧和软绕簧的优势是不易变形,能够在多次穿刺后仍然保持较直的形状,弹性更好,对于一次活检近几十次的穿刺操作能够保持更好的效果。
[0014]2、通过设置活塞块、穿刺针头、弹簧、拉绳,在吸出装置的作用下,方便将穿刺的样本从该位置吸入至穿刺针头中进行收集,从而方便将穿刺的样本吸出。
[0015]3、通过设置转杆、收线辊、拉绳、外鞘管、连接柄,在收线辊的作用下,对拉绳进行收卷,从而带动活塞块进行移动,使得活塞块带动空气流动,将样本吸入至穿刺针头中。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整体前侧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图1的A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图1的B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本技术图1的C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0]图5为本技术连接柄上侧剖面截面结构示意图。
[0021]图6为本技术整体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2]图7为本技术穿刺针头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3]图中:1、穿刺手柄;2、连接柄;3、外鞘管;4、连接端;5、硬绕簧;6、软绕簧;7、穿刺针头;8、活塞块;9、弹簧;10、气口;11、转杆;12、收线辊;13、拉绳;14、蜗轮;15、蜗杆;16、转钮。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5]本技术提供了如图1

7所示的穿刺针,包括穿刺手柄1,穿刺手柄1的右侧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柄2,连接柄2的右侧表面固定连接有外鞘管3,外鞘管3管壁的右侧固定连接有连接端4,外鞘管3管壁的左侧套接有硬绕簧5,外鞘管3管壁的右侧套接有软绕簧6,硬绕簧5的左右两端分别与连接柄2的右侧表面和连接端4的左侧表面固定连接,软绕簧6的左端与连接端4的右侧表面固定连接,外鞘管3的右端固定连接有穿刺针头7,软绕簧6的右端与穿刺针头7的左侧表面固定连接,穿刺针头7的内部设置有吸出装置,本技术采用硬绕簧5和软绕簧6套在外鞘管3上,远端设置为软绕簧6,更能适配远端内镜的弯曲功能,近端设置为硬绕簧5,提升推送器械的推送性,硬绕簧5和软绕簧6的优势是不易变形,能够在多次穿刺后仍然保持较直的形状,弹性更好,对于一次活检近几十次的穿刺操作能够保持更
好的效果。
[0026]如图1和图3所示,吸出装置包括活塞块8,活塞块8的表面与穿刺针头7的内壁滑动连接,穿刺针头7的左端固定连接有拉绳13,活塞块8的左侧表面与穿刺针头7内壁的左侧共同固定连接有弹簧9,在吸出装置的作用下,方便将穿刺的样本从该位置吸入至穿刺针头7中进行收集,从而方便将穿刺的样本吸出,穿刺针头7表面的右侧开设有多个气口10,在多个气口10的作用下,方便将样本吸入至穿刺针头7中,从而使得样本在穿刺针头7中进行收集。
[0027]如图1、图4和图5所示,连接柄2的右侧表面开设有第一空腔,第一空腔内壁的前后两侧共同转动连接有转杆11,转杆11的杆壁固定连接有收线辊12,拉绳13的左端贯穿穿刺针头7内壁的左侧和外鞘管3的内壁以及连接柄2的右侧表面至第一空腔的内部,拉绳13的左端与收线辊12的表面固定连接,在收线辊12的作用下,对拉绳13进行收卷,从而带动活塞块8进行移动,使得活塞块8带动空气流动,将样本吸入至穿刺针头7中。
[0028]如图1、图4和图5所示,连接柄2的后侧表面开设有第二空腔,转杆11的后端贯穿第一空腔内壁的后侧至第二空腔的内部,转杆11的后端固定连接有蜗轮14,蜗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穿刺针,包括穿刺手柄(1),其特征在于:所述穿刺手柄(1)的右侧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柄(2),所述连接柄(2)的右侧表面固定连接有外鞘管(3),所述外鞘管(3)管壁的右侧固定连接有连接端(4),所述外鞘管(3)管壁的左侧套接有硬绕簧(5),所述外鞘管(3)管壁的右侧套接有软绕簧(6),所述硬绕簧(5)的左右两端分别与连接柄(2)的右侧表面和连接端(4)的左侧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软绕簧(6)的左端与连接端(4)的右侧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外鞘管(3)的右端固定连接有穿刺针头(7),所述软绕簧(6)的右端与穿刺针头(7)的左侧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穿刺针头(7)的内部设置有吸出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穿刺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出装置包括活塞块(8),所述活塞块(8)的表面与穿刺针头(7)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穿刺针头(7)的左端固定连接有拉绳(13),所述活塞块(8)的左侧表面与穿刺针头(7)内壁的左侧共同固定连接有弹簧(9)。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穿刺针,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乐刘国兴王容王均锋于晓绚
申请(专利权)人:金傅北京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