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翻转功能的车载防撞垫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651639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25 10: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翻转功能的车载防撞垫结构,包括吸能装置、固定装置、旋转装置,吸能装置由若干个锚固件和箱体组成,箱体包括整体式和组合式,箱体内填充吸能件,固定装置与车辆底部大梁及吸能装置连接,旋转装置包括旋转轴和动力控制件,固定装置与吸能装置通过旋转轴连接,吸能装置通过动力控制件的控制实现吸能装置与路面的相对旋转运动,吸能装置为整体式时,相对于路面可实现90度,或180度翻转,吸能装置为组合式时,相对于路面可实现90度加180度翻转。该结构受撞后吸能效果好,吸能装置具备翻转功能,方便与车辆锚固和拆卸更换,有效减少被撞车辆前移,保障车辆前方安全,满足既有养护车辆防护要求,无需采购防撞车,节省养护成本。节省养护成本。节省养护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翻转功能的车载防撞垫结构


[0001]本技术属于公路安全防护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具有翻转功能的车载防撞垫结构。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我国公路飞跃式的增长和使用年限增长,公路养护作业成为公路发展的重要内容,养护工作量大,施工作业频繁,根据养护施工作业交通事故数据分析,养护车辆正常行驶追尾的事故占60%以上。包括临时定点作业、移动施工作业、绿化洒水和路面清扫等在内的施工和养护等工作,往往采用保通方式,作业车辆需要占用行驶车道,且移动作业时施工车辆普遍行驶车速仅有40~50km/h,极易发生后方车辆追尾和冲入施工区的事故,那么对于施工区人员的防护以及正常运营车辆的防护也就显得尤为重要。
[0003]现阶段养护单位施工时,大部分采用的防护方式包括锥桶、水码,但是其仅能起到警示作用,无阻拦及防护缓冲效果;有的单位为了追求安全性,将混凝土墩拦截在道路上,在不方便安装拆卸的同时,如果后方车辆发生撞击事故,那么刚性混凝土将极大压缩车内乘员生存空间,造成不可挽回的伤害。
[0004]出于对施工人员、设备和过往司乘人员的安全考虑,为进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翻转功能的车载防撞垫结构,包括吸能装置(1)、固定装置(2)、旋转装置(3),其特征在于:所述吸能装置(1)由若干个锚固件(4)和箱体(5)组成,箱体(5)包括整体式箱体或组合式箱体,箱体(5)内填充吸能件(6),所述固定装置(2)一端与车辆(7)底部的大梁(8)锚固连接,所述固定装置(2)另一端与吸能装置(1)连接,所述旋转装置(3)包括旋转轴(9)和动力控制件(10),所述固定装置(2)与吸能装置(1)通过旋转轴(9)连接,所述吸能装置(1)以旋转轴(9)为轴心,通过动力控制件(10)的控制实现吸能装置(1)与路面(11)的相对旋转运动,所述吸能装置(1)为整体式时,相对于路面(11)可实现90度,或180度的翻转,所述吸能装置(1)为组合式时,相对于路面(11)可实现90度加180度的翻转,所述车辆(7)和吸能装置(1)上设置警示装置(1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翻转功能的车载防撞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吸能装置(1)相对于路面(11)翻转90度时,包括一个固定装置(2)、一个锚固件(4)、一个箱体(5)、一个旋转轴(9)和一个动力控制件(10),固定装置(2)通过钢板组装成型,顶部预留卡槽(13),卡槽(13)两侧设置锚固螺栓孔(14),大梁(8)卡入卡槽(13)内,然后通过锚固螺栓(15)穿过锚固螺栓孔(14)与大梁(8)锚固连接,所述箱体(5)为背部开口的箱体,所述锚固件(4)插入箱体(5)内,所述锚固件(4)背部设置若干个限位耳环(16)和旋转耳环(17),限位耳环(16)和旋转耳环(17)上均有贯通孔(18),固定装置(2)设置贯通的旋转预留孔(19)和定位预留孔(20),与锚固件(4)上的旋转耳环(17)通过旋转轴(9)穿入旋转预留孔(19)形成连接,动力控制件(10)一端与固定装置(2)通过固定螺栓(21)穿入定位预留孔(20)形成连接,动力控制件(10)另一端与锚固件(4)上的限位耳环(16)通过穿入翻转螺栓(22)连接;所述吸能装置(1)相对于路面(11)翻转180度时,包括一个固定装置(2)、一个锚固件(4)、一个箱体(5)、两个旋转轴(9)、两个动力控制件(10)和一个旋转锚固件(23),固定装置(2)通过钢板组装成型,顶部预留卡槽(13),卡槽(13)两侧设置锚固螺栓孔(14),大梁(8)卡入卡槽(13)内,然后通过锚固螺栓(15)穿过锚固螺栓孔(14)与大梁(8)锚固连接,所述锚固件(4)与固定装置(2)之间通过旋转锚固件(23)串联连接,旋转锚固件(23)一端设置若干个限位耳环(16)和旋转耳环(17),限位耳环(16)和旋转耳环(17)上均有贯通孔(18),固定装置(2)设置贯通的旋转预留孔(19)和定位预留孔(20),与旋转锚固件(23)上的旋转耳环(17)通过旋转轴(9)穿入旋转预留孔(19)形成连接,第一个的动力控制件(10)一端与固定装置(2)通过固定螺栓(21)穿入定位预留孔(20)形成连接,第一个的动力控制件(10)另一端与旋转锚固件(23)上的限位耳环(16)通过穿入翻转螺栓(22)连接,旋转锚固件(23)以旋转轴(9)为轴心,通过动力控制件(10)的控制实现吸能装置(1)与路面(11)的旋转90度,所述箱体(5)为背部开口的箱体,所述锚固件(4)插入箱体(5)内,所述锚固件(4)背部也设置若干个限位耳环(16)和旋转耳环(17),旋转锚固件(23)另一端一套设置贯通的旋转预留孔(19)和定位预留孔(20),旋转锚固件(23)与锚固件(4)上的旋转耳环(17)通过旋转轴(9)穿入旋转预留孔(19)形成连接,第二个的动力控制件(10)一端与旋转锚固件(23)通过固定螺栓(21)穿入定位预留孔(20)形成连接,第二个的动力控制件(10)另一端与锚固件(4)上的限位耳环(16)通过穿入翻转螺栓(22)连接,所述箱体(5)以旋转轴(9)为轴心,通过第二个的动力控制件(10)的控制实现与路面(11)的180度旋转;所述吸能装置(1)相对于路面(11)翻转90度加180度时,包括一个固定装置(2)、两个锚固件(4)、两个箱体(5)、两个旋转轴(9)、两个动力控制件(10)和一个衔接锚固件(24),固定
装置(2)通过钢板组装成型,顶部预留卡槽(13),卡槽(13)两侧设置锚固螺栓孔(14),大梁(8)卡入卡槽(13)内,然后通过锚固螺栓(15)穿过锚固螺栓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亢寒晶龚帅杨福宇王新刘思源马晴胡学成邓宝闫书明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华路安交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