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泵用导流结构及一种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651352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25 10: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申请涉及泵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泵用导流结构及一种泵,包括导流组件和隔膜件,其中,导流组件内部设置有流体导入路径、转换路径和流体导出路径。其中,流体导入路径的一侧与流体导出路径的一侧位于流体组件内的同一侧,流体导入路径的另一侧与流体导出路径的另一侧均连通于转换路径的两侧。因此,流体进入导流结构内的路径变长,使得流体对比相关技术中的流速变慢,从而产生的噪音减少。从而产生的噪音减少。从而产生的噪音减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泵用导流结构及一种泵


[0001]本技术申请涉及泵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泵用导流结构及一种泵。

技术介绍

[0002]目前,流体泵具有快速抽取流体的作用,因此流体泵被广泛地用于在日常生活中。
[0003]相关技术中,流体泵包括壳体、电机、偏心轮、摆杆、隔膜和单向导通件,偏心轮、摆杆、隔膜和单向阀均设置于壳体内部,其中,壳体上设置有入流腔和排流孔,电机带动偏心轮转动,偏心轮在转动的过程中带动摆杆来回鼓动,偏心轮鼓动的过程中挤压隔膜,隔膜被挤压后隔膜内流体沿排流孔流出壳体。由于,在隔膜被挤压过程中产生的流体流速较大且会产生较大的噪声,非常影响作业环境。
[0004]针对上述相关技术,存在相关技术中的泵在作业过程中噪音较大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减少泵在作业过程中噪音较大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泵用导流结构及一种泵。
[0006]一种泵用导流结构,包括导流组件,所述导流组件开设有流体流路,所述流体流路用于供流体进入且导向;所述流体流路包括流体导入路径、转换路径和流体导出路径,所述流体导入路径的一端用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泵用导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导流组件(1),所述导流组件(1)开设有流体流路,所述流体流路用于供流体进入且导向;所述流体流路包括流体导入路径(3)、转换路径(5)和流体导出路径(4),所述流体导入路径(3)的一端用于供流体进入,所述流体导入路径(3)的另一端连通于所述转换路径(5)的一端,所述转换路径(5)的另一端连通于所述流体导出路径(4)的一端;所述流体导出路径(4)的另一端连通于所述导流组件(1)外部且供流体排出,所述流体导入路径(3)供流体进入的一端与所述流体导出路径(4)供流体排出的一端位于所述导流组件(1)的同一侧,所述转换路径(5)设置于所述导流组件(1)的另一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泵用导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流体导出路径(4)包括第一排气通道(113)、第二排气通道(122)和第三排气通道(132),所述第一排气通道(113)、第二排气通道(122)和第三排气通道(132)沿竖向依次向上设置且连通,且所述第三排气通道(132)连通于所述导流组件(1)外部,所述第一排气通道(113)、第二排气通道(122)和第三排气通道(132)的竖向投影相互重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泵用导流结构,其特征在于,导流组件(1)包括连通件(13),所述转换路径(5)设置于所述连通件(13)上,所述连通件(13)包括导流部(133)、集中部(134)和排气部(135),所述导流部(133)开设有进气孔(13311),所述进气孔(13311)用于供流体所述连通件(13),所述导流部(133)设置有多组,所述集中部(134)用于集中多组所述导流部(133)的流体,所述集中部(134)连通于所述排气部(135),所述排气部(135)开设有排气口(1351),所述排气口(1351)连通于所述流体导出路径(4)。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泵用导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部(133)开设有导流通道(1333),所述导流通道(1333)用于供所述导流部(133)的流体进入所述集中部(134);所述导流通道(1333)的侧壁设置为弧形面。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泵用导流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隔膜件(2),所述导流组件(1)包括连通件(13),所述连通件(13)设有过渡路径,所述连通件(13)开设有过渡腔(131),所述过渡腔(131)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沛杰李辉赵仲康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桑泰达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