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联络通道接收洞门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650070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25 10: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联络通道接收洞门结构,该联络通道接收洞门结构连接于盾构管片,该联络通道接收洞门结构包括洞门墙、钢套筒、反撑架和碳纤维加固层,所述洞门墙固定于所述盾构管片的内壁;所述碳纤维加固层覆盖于所述盾构管片的内壁,所述碳纤维加固层位于所述洞门墙和所述盾构管片之间;所述钢套筒的后侧固定安装于所述洞门墙,所述反撑架位于所述钢套筒内,所述反撑架的后端抵于所述碳纤维加固层,所述反撑架的前端抵于所述钢套筒前端的内壁,外反撑架的一端固定于所述钢套筒的外壁,另一端抵于所述盾构管片的内壁。该联络通道接收洞门结构,能很好的应对涌水涌砂问题和防止盾构管片开裂,适用于联络通道的水平全回旋套管顶进工法。旋套管顶进工法。旋套管顶进工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联络通道接收洞门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隧道施工
,尤其涉及一种联络通道接收洞门结构。

技术介绍

[0002]联络通道作为地铁隧道的重要疏散通道和救援通道。过去,地铁联络通道建设以矿山法居多,但该方法质量隐患较多,安全风险较大,沉降变形不可控,易发生渗水、坍塌等事故。目前,以顶管法为主的机械法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应用,许多城市联络通道的建设对顶管法的需求越来越大。但该方法也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如需对主隧道管片进行特殊化处理,成本高;刀盘切削管片时间长,切削下来的管片无法正常排出,周边管片易破坏。
[0003]水平全回旋套管顶进工法是在上述方法和竖向全回旋全套管法的基础上提出的新型工法,其具有切削快、成本低、风险低、施工安全和质量高的优点,无需对盾构管片进行特殊处理。具体的,水平全回旋套管顶进工法是先采用全回旋机头管上布设的切削单元切削主隧道管片或四周土体,回转驱动机构驱动机头管或钢管节旋转,切削旋转全程不排土掘进,初期通过不排土的形式由钢管节形成联络通道的初期支护;然后在清理钢管节内土体之后采用钢筋混凝土管节置换钢管节,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联络通道接收洞门结构,该联络通道接收洞门结构连接于盾构管片,其特征在于,该联络通道接收洞门结构包括洞门墙、钢套筒、内反撑架、外反撑架和碳纤维加固层,所述洞门墙固定于所述盾构管片的内壁;所述碳纤维加固层覆盖于所述盾构管片的内壁,所述碳纤维加固层位于所述洞门墙和所述盾构管片之间;所述钢套筒的后侧固定安装于所述洞门墙,所述内反撑架位于所述钢套筒内,所述内反撑架的后端抵于所述碳纤维加固层,所述内反撑架的前端固定于所述钢套筒前端的内壁;所述外反撑架的一端固定于所述钢套筒的外壁,另一端抵于所述盾构管片的内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联络通道接收洞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反撑架和所述内反撑架均包括架体和多个撑靴,所述架体由多根横杆和多根立杆组成,多个所述撑靴均安装于所述横杆的后端,所述撑靴的支撑面为与所述盾构管片适应性的弧形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联络通道接收洞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洞门墙设有止水钢环和第一注浆管,若干所述第一注浆管预埋在所述洞门墙内,所述止水钢环包覆于所述洞门墙外;所述第一注浆管的一端位于所述洞门墙内的顶部,所述第一注浆管的另一端开口位于所述止水钢环的底部;所述止水钢环的底部设有若干道第一钢丝刷。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联络通道接收洞门结构,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雪华周丽红王和川陈智铭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金土岩土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