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部按摩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650042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25 10: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颈部按摩仪,其包括佩戴主体、外罩、驱动装置、两按摩装置以及控制器;佩戴主体呈C型或者U型设置,外罩套设佩戴主体,驱动装置和控制器设于佩戴主体,控制器与驱动装置电连接;两按摩装置均与驱动装置传动连接并在佩戴主体上间隔排布,两按摩装置均部分从佩戴主体的近肤侧伸出并与外罩接触;两按摩装置用于在驱动装置的驱动下朝相互靠近或者远离的方向运动时,抵触外罩而带动佩戴主体的两自由端朝相互靠近或者远离的方向运动,以使得佩戴主体对用户颈部进行夹捏。如此设置,可以通过按摩装置对用户的颈部的后侧按摩,同时还可以通过佩戴主体对用户的颈部的左右两侧进行夹捏,提高了颈部按摩仪的按摩效果。果。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颈部按摩仪


[0001]本技术涉及按摩保健设备
,特别涉及颈部按摩仪。

技术介绍

[0002]颈部按摩仪是一种能以振动、电脉冲、热敷等形式对用户颈部进行按摩以使人能够放松的装置,现有的颈部按摩仪通常包括佩戴主体、控制器、驱动装置以及按摩装置,佩戴主体适用于用户颈部的佩戴,控制器、驱动装置以及按摩装置均安装于佩戴主体上,控制器控制驱动装置工作,以驱动按摩装置对用户的颈部按摩。
[0003]然而,现有的颈部按摩仪仅是通过按摩装置对用户的颈部后侧进行按摩,这就导致现有的颈部按摩仪对用户颈部的按摩区域有限,进而导致用户颈部的左右两侧得不到有效的按摩,故亟需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颈部按摩仪,旨在增大颈部按摩仪的按摩区域,以对用户颈部的后侧以及左右两侧均能够按摩。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的一种颈部按摩仪,所述颈部按摩仪包括佩戴主体、外罩、驱动装置、两按摩装置以及控制器;其中,
[0006]所述佩戴主体呈C型或者U型设置,所述外罩套设所述佩戴主体,所述驱动装置和所述控制器设于所述佩戴主体,所述控制器与所述驱动装置电连接;
[0007]所述两按摩装置均与所述驱动装置传动连接并在所述佩戴主体上间隔排布,所述两按摩装置均部分从所述佩戴主体的近肤侧伸出并与所述外罩接触;
[0008]所述两按摩装置用于在所述驱动装置的驱动下朝相互靠近或者远离的方向运动时,抵触所述外罩而带动所述佩戴主体的两自由端朝相互靠近或者远离的方向运动,以使得所述佩戴主体对用户颈部进行夹捏。
[0009]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佩戴主体包括柔性支撑板和柔性泡棉,所述柔性支撑板呈C型或者U型设置,所述柔性泡棉设于所述柔性支撑板邻近用户颈部的一侧,所述外罩套设所述柔性支撑板和所述柔性泡棉的外侧。
[0010]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柔性泡棉背对所述柔性支撑板的一侧凹设有装配凹槽,所述驱动装置固定安装于所述装配凹槽内,所述两按摩装置的一端均伸入所述装配凹槽中并与所述驱动装置传动连接,所述两按摩装置的另一端均伸出所述装配凹槽设置。
[0011]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器位于所述柔性支撑板和所述柔性泡棉之间,所述控制器还与所述柔性支撑板固定连接。
[0012]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颈部按摩仪还包括设于所述柔性支撑板和所述柔性泡棉之间的供电电池,所述供电电池与所述柔性支撑板连接,所述供电电池和所述控制器分设于所述柔性支撑板延伸方向的两端,所述供电电池用于对所述控制器以及所述
驱动装置供电。
[0013]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外罩包括包覆所述佩戴主体的远肤侧的第一包覆区域、包覆所述佩戴主体的近肤侧的第二包覆区域以及将所述第一包覆区域和所述第二包覆区域连接的第三包覆区域,所述第二包覆区域采用弹性布制成,所述两按摩装置从所述佩戴主体的近肤侧伸出的部分与所述第二包覆区域接触。
[0014]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每一所述按摩装置包括连接支架和第一按摩头;
[0015]每一所述连接支架的一端与所述驱动装置传动连接,每一所述连接支架的另一端朝所述佩戴主体的近肤侧延伸设置;
[0016]每一所述第一按摩头的一端与对应的连接支架远离所述驱动装置的一端连接,每一所述第一按摩头的另一端从所述佩戴主体的近肤侧伸出并与所述外罩接触。
[0017]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每一所述按摩装置包括两第一按摩头,所述两第一按摩头的一端均与对应的连接支架远离所述驱动装置的一端连接,所述两第一按摩头的另一端均从所述佩戴主体的近肤侧伸出并与所述外罩接触,所述两第一按摩头呈夹角设置。
[0018]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每一所述按摩装置还包括第二按摩头,每一所述第二按摩头与对应的连接支架朝向另一所述按摩装置的一侧浮动连接,每一所述第二按摩头能够朝靠近或者远离另一所述按摩装置的方向运动。
[0019]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每一所述连接支架设置有朝另一所述按摩装置延伸的两连接柱,每一所述连接支架上的两连接柱并行设置;
[0020]每一所述第二按摩头包括连接部和按摩部,每一所述第二按摩头的连接部均贯穿设置有两并行设置的通孔,以与对应的连接支架上的两连接柱活动连接,每一所述第二按摩头的按摩部与对应的连接部朝向另一所述按摩装置的一侧连接;
[0021]每一所述按摩装置还包括套簧,每一所述套簧套设对应的连接柱上,每一所述套簧弹性支撑对应的连接部,以使得对应的连接部具有朝向另一所述按摩装置运动的趋势。
[0022]本技术通过在佩戴主体上套设外罩,在佩戴主体上设置驱动装置、两按摩装置以及控制器,控制器控制驱动装置工作,以驱动两按摩装置对用户的颈部进行按摩,两按摩装置均部分从佩戴主体的近肤侧伸出并与外罩接触,这就使得两按摩装置被驱动朝着相互靠近或者远离的方向运动时还拉扯着外罩运动,外罩位于佩戴主体两自由端的位置此时在两按摩装置的拉扯下可以朝着相互靠近或者远离的方向运动,从而带动了佩戴主体的两自由端朝着相互靠近或者远离的方向运动,进而实现对了对用户颈部左右两侧的夹捏,这样就增大了该颈部按摩仪的按摩范围,有利于提高颈部按摩仪的按摩效果。
附图说明
[002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4]图1为本技术颈部按摩仪一实施的爆炸图;
[0025]图2为图1中驱动装置与两按摩装置组装后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3为图1中佩戴主体与颈部按摩仪的控制器和供电电池组装后的剖视图;
[0027]图4为图1中外罩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5为图1中按摩装置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6为图5中第二按摩头的结构示意图。
[0030]附图标号说明:
[0031]标号名称标号名称1000颈部按摩仪321连接槽100佩戴主体400按摩装置110柔性支撑板410连接支架120柔性泡棉411连接柱121装配凹槽420第一按摩头200外罩430第二按摩头210第一包覆区域431连接部220第二包覆区域4311通孔230第三包覆区域432按摩部300驱动装置440套簧310壳体500控制器320驱动轴600供电电池
[0032]本技术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0033]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颈部按摩仪,其特征在于,所述颈部按摩仪包括佩戴主体、外罩、驱动装置、两按摩装置以及控制器;其中,所述佩戴主体呈C型或者U型设置,所述外罩套设所述佩戴主体,所述驱动装置和所述控制器设于所述佩戴主体,所述控制器与所述驱动装置电连接;所述两按摩装置均与所述驱动装置传动连接并在所述佩戴主体上间隔排布,所述两按摩装置均部分从所述佩戴主体的近肤侧伸出并与所述外罩接触;所述两按摩装置用于在所述驱动装置的驱动下朝相互靠近或者远离的方向运动时,抵触所述外罩而带动所述佩戴主体的两自由端朝相互靠近或者远离的方向运动,以使得所述佩戴主体对用户颈部进行夹捏。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颈部按摩仪,其特征在于,所述佩戴主体包括柔性支撑板和柔性泡棉,所述柔性支撑板呈C型或者U型设置,所述柔性泡棉设于所述柔性支撑板邻近用户颈部的一侧,所述外罩套设所述柔性支撑板和所述柔性泡棉的外侧。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颈部按摩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泡棉背对所述柔性支撑板的一侧凹设有装配凹槽,所述驱动装置固定安装于所述装配凹槽内,所述两按摩装置的一端均伸入所述装配凹槽中并与所述驱动装置传动连接,所述两按摩装置的另一端均伸出所述装配凹槽并与所述外罩接触。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颈部按摩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位于所述柔性支撑板和所述柔性泡棉之间,所述控制器还与所述柔性支撑板固定连接。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颈部按摩仪,其特征在于,所述颈部按摩仪还包括设于所述柔性支撑板和所述柔性泡棉之间的供电电池,所述供电电池与所述柔性支撑板连接,所述供电电池和所述控制器分设于所述柔性支撑板延伸方向的两端,所述供电电池用于对所述控制器以及所述驱动装置供电。6.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颈部按摩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罩包括包覆所述佩戴主体的远肤侧的第一包覆区域、包覆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莫之特吴家利
申请(专利权)人:未来穿戴健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