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汽车转向开关的自动回位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649905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25 10: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汽车转向开关的自动回位结构,本结构中上壳体与下壳体扣合,手柄端部安装于下壳体,拨动件通过滑槽和滑轨结构套入手柄端部,顶销设于手柄端部的安装孔内,并且弹簧位于安装孔孔底与顶销之间,齿形环通过筋槽设于下壳体,顶销前端头抵靠至齿形环的齿形面并且沿齿形面滑动,手柄拨动后,顶销前端头抵靠至齿形环,通过齿形环曲面上的斜面轨迹作用在顶销上,并推动手柄复位。本结构克服传统手柄复位的缺陷,其结构简单,组装方便,生产成本低,杜绝转向开关在转向回位过程中的机械撞击声,提高车辆的驾乘体验,提升转向开关的品质。提升转向开关的品质。提升转向开关的品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汽车转向开关的自动回位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汽车电器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汽车转向开关的自动回位结构。

技术介绍

[0002]转向开关是用于汽车方向控制的转向灯信号控制,其安装在方向盘的下方,固定在管柱上的开关。转向开关由手柄、上壳体、下壳体、拨动件、顶销以及弹簧等构成。通过手柄驱动拨动件,顶销、弹簧装配在手柄上,再通过手柄、上壳体、下壳体装配成为转向开关。操作手柄,手柄绕轴转动时带动拨动件一起转动,拨动件转动驱使滑块沿导向槽进行往返直线运动,实现转向功能。汽车完成转向后,回正方向盘时,转向手柄需要复位。目前手柄复位方式大多通过方向盘驱动时钟弹簧,时钟弹簧回位拨套推动转向开关的复位机构实现手柄的复位。上述的手柄复位结构在机械传动过程中会产生机械撞击声音,机械撞击的声音难以消除。驾驶员在操作方向盘复位时都伴随回位机械声音,影响驾乘体验,降低转向开关的品质。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汽车转向开关的自动回位结构,本结构克服传统手柄复位的缺陷,其结构简单,组装方便,生产成本低,杜绝转向开关在转向回位过程中的机械撞击声,提高车辆的驾乘体验,提升转向开关的品质。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用于汽车转向开关的自动回位结构包括手柄、上壳体、下壳体、拨动件、顶销和弹簧,所述上壳体与下壳体扣合,所述手柄端部安装于所述下壳体,所述拨动件通过滑槽和滑轨结构套入所述手柄端部,所述顶销设于所述手柄端部的安装孔内,并且所述弹簧位于所述安装孔孔底与顶销之间,本结构还包括齿形环,所述齿形环上两端的筋与所述下壳体两端的槽进行装配,通过筋槽的方式装配到所述下壳体,所述顶销前端头抵靠至所述齿形环的齿形面并且沿齿形面滑动,所述手柄拨动后,所述顶销前端头抵靠至齿形环,通过齿形环曲面上的斜面轨迹作用在所述顶销上,并推动手柄复位。
[0005]进一步,所述上壳体与下壳体之间通过卡接或者螺钉连接。
[0006]进一步,所述顶销后端面居中设有沉孔,所述弹簧端部插入所述顶销后端面的沉孔内。
[0007]由于本技术用于汽车转向开关的自动回位结构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即本结构中上壳体与下壳体扣合,手柄端部安装于下壳体,拨动件通过滑槽和滑轨结构套入手柄端部,顶销设于手柄端部的安装孔内,并且弹簧位于安装孔孔底与顶销之间,齿形环通过筋槽设于下壳体,顶销前端头抵靠至齿形环的齿形面并且沿齿形面滑动,手柄拨动后,顶销前端头抵靠至齿形环,通过齿形环曲面上的斜面轨迹作用在顶销上,并推动手柄复位。本结构克服传统手柄复位的缺陷,其结构简单,组装方便,生产成本低,杜绝转向开关在转向回位过程中的机械撞击声,提高车辆的驾乘体验,提升转向开关的品质。
附图说明
[0008]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09]图1为本技术用于汽车转向开关的自动回位结构示意图;
[0010]图2为本结构中顶销和齿形环装配示意图;
[0011]图3为本结构中手柄、拨动件和顶销装配示意图;
[0012]图4为本结构中拨动件套入手柄端部的剖面示意图;
[0013]图5为本结构中手柄、拨动件、弹簧和顶销装配剖面示意图
[0014]图6为本结构中顶销与弹簧装配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实施例如图1至图5所示,本技术用于汽车转向开关的自动回位结构包括手柄1、上壳体6、下壳体7、拨动件2、顶销3和弹簧4,所述上壳体6与下壳体7扣合,所述手柄1端部11安装于所述下壳体7,所述拨动件2通过滑槽和滑轨结构13套入所述手柄1端部11,所述顶销3设于所述手柄端部11的安装孔12内,并且所述弹簧4位于所述安装孔12孔底与顶销3之间,本结构还包括齿形环5,所述齿形环5上两端的筋与所述下壳体7两端的槽进行装配,通过筋槽的方式装配到所述下壳体7,所述顶销3前端头抵靠至所述齿形环5的齿形面并且沿齿形面滑动,所述手柄1拨动后,所述顶销3前端头抵靠至齿形环5,通过齿形环5曲面上的斜面轨迹作用在所述顶销3上,并推动手柄1复位。
[0016]优选的,所述上壳体6与下壳体7之间通过卡接或者螺钉连接。
[0017]如图6所示,优选的,所述顶销3后端面居中设有沉孔,所述弹簧4端部插入所述顶销3后端面的沉孔内。
[0018]本结构将手柄1、拨动件2、顶销3、弹簧4安装到手柄端部11,手柄端部11安装于下壳体7,同时下壳体7内设置齿形环5。通过弹簧4、顶销3作用力在齿形环5上,当手柄完成转向时,通过齿形环5上的齿形曲面作用力在顶销3上,实现转向开关的复位;
[0019]本结构简单、组装方便,无需传统的转向回位结构,避免手柄在方向盘回正时驱动时钟弹簧作用在组合开关回位结构上产生异常响声,提高转向开关的品质及驾乘体验。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汽车转向开关的自动回位结构,包括手柄、上壳体、下壳体、拨动件、顶销和弹簧,所述上壳体与下壳体扣合,所述手柄端部安装于所述下壳体,所述拨动件通过滑槽和滑轨结构套入所述手柄端部,所述顶销设于所述手柄端部的安装孔内,并且所述弹簧位于所述安装孔孔底与顶销之间,其特征在于:本结构还包括齿形环,所述齿形环上两端的筋与所述下壳体两端的槽进行装配,通过筋槽的方式装配到所述下壳体,所述顶销前端头抵靠至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军陈捷飞郑贤宝
申请(专利权)人:盈智汽车电子平湖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