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申请提供一种带有生物质炭的盐碱地土壤改良剂制备装置,属于多物料处理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包括炭化室、燃烧室、集料仓、输送管和发酵仓,所述炭化室位于燃烧室内,借助于燃烧室实现炭化室的加热,炭化室顶部设置进料斗,底部设置活动的底盖,活动底盖由支撑杆控制其对炭化室的开闭;所述集料仓位于炭化室底部,集料仓底部出口处接有输送管,输送管顶部出口与发酵仓的进口连通;所述发酵仓顶部还连接有空气泵,发酵仓内设置搅拌机构。上述装置用于盐碱地土壤改良剂的制备,具有制备过程连续、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充分、无外溢气体排出等优点。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有生物质炭的盐碱地土壤改良剂制备装置
[0001]本申请涉及一种带有生物质炭的盐碱地土壤改良剂制备装置,属于多物料处理生产设备
技术介绍
[0002]盐碱地是指含有的可溶性盐分可溶度较高、浓度较大的土壤,这些可溶性盐分不仅会直接危害作物、对植物的生长起到抑制作用,还会破坏土壤中原有养分,降低土地生产力,导致不能进行正常的农业生产。施用盐碱地土壤改良剂是一种既经济又方便的方法,它可以改善土壤理化性质、增强土壤保水保肥能力、增强土壤微量元素的有效性,同时,还能增强土壤中的微生物与酶活性,抑制病源微生物,增强植物抗性等。
[0003]但现有的土壤改良剂多采用直接混合的方式进行加工,或者以传统的自然熟化方式完成发酵作业,不仅加工设备整体较为复杂,制备过程也存在恶臭,生态效果不佳,对周围居民的生活造成严重干扰,且各原料的利用率低、资源化程度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一种带有生物质炭的盐碱地土壤改良剂制备装置,可有效结合无机矿物与有机物料、改良盐碱地土壤,充分利用农业废弃物资源,制备工艺及设备简便高效,环境友好性好。
[0005]具体地,本申请是通过以下方案实现的:
[0006]一种带有生物质炭的盐碱地土壤改良剂制备装置,包括炭化室、燃烧室、集料仓、输送管和发酵仓,所述炭化室位于燃烧室内,借助于燃烧室实现炭化室的加热,炭化室顶部设置进料斗,底部设置活动的底盖,活动底盖由支撑杆控制其对炭化室的开闭;所述集料仓位于炭化室底部,集料仓底部出口处接有输送管,输送管顶部出口与发酵仓的进口连通;所述发酵仓顶部还连接有空气泵,发酵仓内设置搅拌机构,待处理物料经进料斗进入炭化室完成炭化后,经集料仓、输送管送入发酵仓完成发酵,输出。
[0007]上述装置将炭化室置于燃烧室中,借助于燃烧室的燃烧,实现炭化室的均匀受热与快速升温,炭化室与集料仓之间通过活动的底盖实现连接,完成炭化的物料可以借助于底盖的开启,直接进入集料仓中,放料方便,而集料仓与发酵仓之间则借助于输送管实现集料仓中静置均质后物料的输送,发酵仓配置空气泵和搅拌机构,实现对炭化后物料密闭发酵,减少发酵气体的排放。
[0008]进一步的,作为优选:
[0009]所述炭化室还包括有顶盖,进料斗设置于顶盖上。炭化室有两个入口:顶盖和进料斗,进料斗设于顶盖上,实现少量物料的计量加入,顶盖的开启则实现整个炭化室的开启,两者实现不同程度的开启,实现炭化室的闭合,减少不必要的空气流动。更优选的,所述顶盖上设置有钢丝绳,用于拉起顶盖,以开启炭化室。钢丝绳通过固定件固定在顶盖上,松开固定件,钢丝绳自由下方,实现顶盖的关闭,反之,拉起钢丝绳则实现顶盖的开启。
[0010]所述燃烧室内设置有点火机构,点火机构与储气罐连接,储气罐将燃气送至点火机构处,点火机构点火,实现燃烧室的供气与燃烧。更优选的,所述点火机构环绕炭化室设置。所述燃烧室包括燃烧室内壁和燃烧室外壁,燃烧室内壁与燃烧室外壁之间形成中空腔,储气罐与点火机构之间以排气管连通,排气管置于中空腔中,中空结构既能起到隔热效果、防止点火机构前端的火焰热量外泄,又可以保护排气管,实现管线的布置。
[0011]还包括有排气管,所述排气管一端接入炭化室内,另一端与集气筒连接,排气管外壁上环绕设置有冷凝管,集气筒底部设置收集口。炭化过程中产生的烟气经排气管排出,在冷凝管中冷却水的作用下,可冷凝烟气快速冷凝,形成木醋液,收集木醋液备用;不可冷凝的气体则多为可燃气体,经集气筒收集后,作为可燃气备用。更优选的,所述收集口与发酵仓连接,将收集得到的木醋液作为其中一种原料送入发酵仓,实现物料的循环利用。
[0012]所述支撑杆通过固定件安装在炭化室下方,固定件相对炭化室升降,带动支撑杆上下位移,即带动底盖摆动或位移,实现炭化室与集料仓的通断。以底盖作为下部开口,既方便材料的炭化,又方便炭化完毕物料的转移。
[0013]所述集料仓底部为锥形结构,开口设置于锥形结构处,输送管与开口连通。
[0014]所述输送管为螺旋输送管,借助于螺旋输送管中的螺杆转动,实现物料的动态输送与提升转移。
[0015]所述发酵仓顶部通过集气管与尾气处理机构连接,发酵产生的气体上升,经集气管收集后,送入尾气处理机构,进行发酵气体的集中处理。
[0016]所述炭化室和燃烧室均为圆柱形结构,可实现炭化室的充分均匀加热。
[0017]以秸秆、稻壳等农业废弃物作为原料时,这些原料经进料斗进入炭化室,打开点火机构,燃烧室对炭化室进行均匀加热,实现农业废弃物的炭化。炭化完毕后,底盖打开,炭化产物下落到集料仓中完成冷却和均质后,经输送管提升至发酵仓中,配合添加其他必备物料后,即可进行发酵,发酵过程中搅拌机构进行搅拌,确保发酵充分,待发酵完全后,经出料口输出。上述方案实现农业废弃物的炭化和发酵作业,炭化过程中产生的烟气冷凝形成木醋液可以作为发酵的一种原料回用,可燃气体收集后可作为燃烧室的燃气补充来源,发酵产生的气体可集中收集后处理,整个过程不仅获得了土壤改良剂,还实现了农业废弃物的充分资源化利用,设备简便高效,确保制备过程中无异味气体的外放式排放,克服了制备过程对环境的不良影响。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申请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申请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标号:1.炭化室;11.顶盖;12.底盖;13.进料斗;14.钢丝绳;141.第一固定件;15.炭化室外壁;16.排气管;17.冷凝管;18.集气筒;181.收集口;2.燃烧室;21.点火机构;22.燃烧室内壁;23.燃烧室外壁;24.通风口;25.中空腔;3.支撑杆;31.第二固定件;4.集料仓;5.输送管;6.发酵仓;61.第一进口;62.第二进口;63.空气泵;64.尾气处理机构;65.搅拌机构;66.出料口;7.储气罐;71.供气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21]实施例1
[0022]本实施例一种带有生物质炭的盐碱地土壤改良剂制备装置,结合图1,包括炭化室1、燃烧室2、集料仓4、发酵仓6和储气罐7。
[0023]结合图2,炭化室1主要由炭化室外壁15构成,炭化室外壁15为圆柱形中空结构,上部开口(图中未标记)处设置顶盖11,底部开口(图中未标记)处设置底盖12,顶盖11和底盖12均与炭化室外壁15活动连接,顶盖11上安装进料斗13;底盖12下方安装集料仓4,底盖12打开,即可实现炭化室外壁15与集料仓4的连通,实现炭化室1中炭化物料排入集料仓4。
[0024]燃烧室2也采用圆柱形结构,包括燃烧室内壁22和燃烧室外壁23,燃烧室内壁22位于炭化室外壁15外侧,其上设置点火机构21,点火机构21环绕炭化室外壁15设置,点火机构21通过供气管71与储气罐7连接,燃烧室内壁22底部设置通风口24,为可燃气的燃烧提供氧气实现助燃;燃烧室外壁23与燃烧室内壁22之间形成中空腔25,供气管71与点火机构21的连接部位布置于中空腔2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有生物质炭的盐碱地土壤改良剂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炭化室、燃烧室、集料仓、输送管和发酵仓,所述炭化室位于燃烧室内,借助于燃烧室实现炭化室的加热,炭化室顶部设置进料斗,底部设置活动的底盖,底盖由支撑杆控制其对炭化室的开闭;所述集料仓位于炭化室底部,集料仓底部出口处接有输送管,输送管顶部出口与发酵仓的进口连通;所述发酵仓顶部还连接有空气泵,发酵仓内设置搅拌机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生物质炭的盐碱地土壤改良剂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炭化室还包括有顶盖,进料斗设置于顶盖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带有生物质炭的盐碱地土壤改良剂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上设置有钢丝绳。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生物质炭的盐碱地土壤改良剂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室内设置有点火机构,点火机构与储气罐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带有生物质炭的盐碱地土壤改良剂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点火机构环绕炭化室设置。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带有生物质炭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嘉礼,姜坤,罗春晖,吴錞渝,赵佳伟,薛炳松,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益壤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