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体排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649101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25 10:18
本申请公开一种液体排出装置,第一支撑部件支撑第一轴承件,转轴与第一轴承件间隙配合,转轴与叶轮固定连接,定子部件包括内定位面和外定位面,内定位面与外定位面同轴设置,内定位面与第一支撑部件紧配合,外定位面与泵体部件限位配合,能够提高叶轮与泵体部件的同轴度,能够降低叶轮旋转时产生的噪音。能够降低叶轮旋转时产生的噪音。能够降低叶轮旋转时产生的噪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液体排出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流体控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液体排出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流体控制领域中的液体排出装置使用场合较多,如在制冷系统工作过程中,空调机工作运转(制冷、除湿)时,由于热交换器对周围空气的冷却作用,致使在热交换器的表面生成大量的冷凝水,当冷凝水聚集到一定的程度时,会滴落到热交换器下方的冷凝水接水盘中,因此需要安装液体排出装置,将接水盘内的冷凝水排出到室外。
[0003]图1为
技术介绍
中一种液体排出装置的剖面示意图。如图1所示,液体排出装置包括马达部01、泵部02和叶轮03,两者通过螺栓04固定连接,马达部01的输出轴011与叶轮03固定连接,该结构中,由于马达部01与泵部02之间无预定位结构,使得两者固定安装后可能会存在径向错位的情况,这会影响叶轮03与泵部02之间的同轴度,使得叶轮03搅水时容易产生噪音。
[0004]有鉴于此,如何降低液体排出装置运转时的噪音,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改善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申请提供一种液体排出装置,包括定子部件、转子部件、端盖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液体排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定子部件、转子部件、端盖部件、泵体部件和叶轮,所述转子部件的转轴与所述叶轮固定连接,所述端盖部件包括第一轴承件和第一支撑部件,所述第一支撑部件支撑所述第一轴承件,所述转轴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一轴承件转动,所述定子部件包括沿所述转子部件的轴向延伸的内定位面和外定位面,在所述转子部件的径向,所述外定位面位于所述内定位面的外侧,所述内定位面与所述第一支撑部件紧配合,所述外定位面与所述泵体部件限位配合,所述定子部件与所述泵体部件固定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排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泵体部件包括内壁面,所述内壁面沿所述转子部件的轴向延伸设置,所述外定位面朝向远离所述转子部件的方向,所述内壁面与所述外定位面限位配合。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排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泵体部件与所述定子部件中一者设有沿所述转子部件的轴向凸出的凸部,所述泵体部件与所述定子部件中另一者设有与所述凸部对应的凹槽,所述凸部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凹槽,所述凸部与形成所述凹槽的槽壁限位配合,所述槽壁作为所述外定位面。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排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部件包括上端盖、上支撑板和上压板,所述第一轴承件至少部分位于所述上端盖的内腔,所述上支撑板包括第一盘状部、自所述第一盘状部的外端部沿所述转子部件的轴向延伸的第一定位部和自所述第一定位部沿所述转子部件的径向向外延伸的第一搭接部,所述转轴贯穿所述第一盘状部的通孔,所述上压板位于所述第一盘状部上方,所述第一盘状部支撑所述上压板,所述上压板外套所述第一轴承件,所述上压板弹性支撑所述第一轴承件,所述第一轴承件与所述上端盖相抵,所述第一定位部与所述内定位面紧配合,所述上端盖包括沿所述转子部件的轴向设置的下伸部,所述下伸部与所述第一定位部紧配合,所述第一搭接部与所述定子部件的上端面相接触。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排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盖部件还包括第二轴承件和第二支撑部件,所述第二支撑部件包括下端盖、下支撑板和下压板,所述第二轴承件至少部分位于所述下端盖的内腔,所述下支撑板包括第二盘状部、自所述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请求不公布姓名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三花商用制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