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压等级的架空输电线路高空无人化射线检测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648458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25 10: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高压等级的架空输电线路高空无人化射线检测系统,包括无人机、爬行装置、射线检测装置、组合工装以及地面工作站;组合工装包括水平的固定台和竖直固定在固定台下端的固定支架;爬行装置包括地面遥控器、爬行驱动模块、爬行轮以及传动机构;爬行驱动模块固定在固定台上端;两爬行轮分别转动设置在固定台两侧中部下端;两传动机构分别对应爬行轮设置,固定在固定台两侧中部上端;爬行驱动模块分别与地面遥控器、传动机构电信号连接;地面遥控器能够通过爬行驱动模块驱动传动机构运作,控制爬行轮沿受检部件运动;射线检测装置固定在固定支架的下部;地面工作站分别与无人机、射线检测装置电信号连接。射线检测装置电信号连接。射线检测装置电信号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压等级的架空输电线路高空无人化射线检测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高压等级的架空输电线路高空无人化射线检测系统,属于架空输电线路检测


技术介绍

[0002]高压架空输电线路是指电压等级在35kV~220kV的输电线路,是构成电网的主要线路类型之一,多为经过双分裂的耐张线夹连接而呈现上下分布的双导线线路。架空输电线路的线路本体及关键连接部位易发生断裂失效问题,引发线路故障。对于架空输电线路本体故障,射线检测是对线路本体缺陷(开裂、变形、烧蚀、腐蚀等)进行可视化检测的有效分析手段之一。由于输电线路距地较高,传统射线检测主要依赖人工登塔进行高处作业,作业危险较大;因射线产生的电离辐射对人伤害,作业人员为避免辐射伤害需频繁上下钢塔或穿着防辐射服作业,导致检测效率低。
[0003]申请号为CN202110549022.3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架空线路金具X射线检测装置与方法”,其中具体公开了采用遥控无人机将X射线检测装置吊起悬挂于线路金具,同时还设置与X射线检测装置通信连接的控制接收终端,X射线检测装置包括相互对准的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压等级的架空输电线路高空无人化射线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无人机(1)、爬行装置(2)、射线检测装置(3)、组合工装(4)以及地面工作站(5);所述组合工装(4)包括水平的固定台(41)和竖直固定在所述固定台(41)下端的固定支架(42);所述无人机(1)通过绳索(62)与所述固定台(41)两侧上端连接;所述爬行装置(2)包括地面遥控器(21)、爬行驱动模块(22)、爬行轮(23)以及传动机构(25);所述爬行驱动模块(22)固定在所述固定台(41)上端;两所述爬行轮(23)分别转动设置在所述固定台(41)两侧中部下端;两所述传动机构(25)分别对应所述爬行轮(23)设置,固定在所述固定台(41)两侧中部上端;所述爬行驱动模块(22)分别与所述地面遥控器(21)、所述传动机构(25)电信号连接;地面遥控器(21)能够通过爬行驱动模块(22)驱动传动机构(25)运作,控制爬行轮(23)沿受检部件(61)运动;所述射线检测装置(3)固定在所述固定支架(42)的下部;所述地面工作站(5)分别与所述无人机(1)、所述射线检测装置(3)电信号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高压等级的架空输电线路高空无人化射线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射线检测装置(3)包括射线发生器(31)、射线接收器(32)以及通讯模块(33);所述射线接收器(32)、所述射线发生器(31)分别位于所述受检部件(61)的上下两端,且所述射线接收器(32)、所述受检部件(61)、所述射线发生器(31)位于一竖直面上;所述射线发生器(31)、所述通讯模块(33)均固定在所述固定支架(42)上,且所述射线发生器(31)位于所述通讯模块(33)上方;所述射线接收器(32)固定在所述固定台(41)上,位于所述爬行驱动模块(22)下方;所述通讯模块(33)分别与所述射线发生器(31)、所述射线接收器(32)以及地面工作站(5)电信号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高压等级的架空输电线路高空无人化射线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台(41)呈水平的矩形结构;所述固定台(41)包括两横杆(411)与两挡管(412);两所述挡管(412)均沿所述受检部件(61)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横杆(411)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一所述挡管(412)的下端;所述爬行轮(23)转动设置在所述横杆(411)中部外侧下端;所述横杆(411)中部外侧上端竖直固定一立杆(413);所述传动机构(25)固定在所述横杆(411)中部外侧上端,位于所述立杆(413)外侧;两所述横杆(411)的一侧端部下端均固定有导向件(43);所述导向件(43)、所述固定支架(42)分别位于所述爬行轮(23)的两侧;所述射线接收器(32)放置在两所述横杆(411)上;所述射线接收器(32)、所述爬行驱动模块(22)位于两所述挡管(412)之间;所述射线接收器(32)、所述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尚龙李炜元郑良栋江祖瑄陈开路黄伟林李胜陈彤陈鹏刘斌峰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