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布匹缺陷检测装置,包括用于输送布匹的输送装置,所述输送装置包括多个滚轴和展布辊,所述布匹通过所述多个滚轴牵引移动,移动中的所述布匹通过所述展布辊展平;相机组,其设置在所述输送装置的上方,用于采集所述布匹表面的图像信息;旋转编码器,其用于获取所述布匹的移动速度;控制装置,其连接所述相机组和所述旋转编码器,所述相机组将采集到的图像信息输出给所述控制装置,所述旋转编码器将所述布匹的移动速度输出给所述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根据所述布匹的移动速度调节所述相机组采集图像信息的时间间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计了一套高效的布面照明方案并解决了如何在在布匹缺陷检测过程中避免布匹产生褶皱的问题。褶皱的问题。褶皱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布匹缺陷检测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自动化设备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布匹缺陷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布匹缺陷检测装置主要检测布匹常见的疵点,脏污、破洞、断经、纬斜、停车档等瑕疵缺陷,在布匹缺陷检测过程中,布匹在输送装置输送时,有些缺陷比较小,很可能包裹在褶皱里,常被错认为褶皱而未被检测出来,由此导致布匹缺陷检测的准确率有限。同时,由于照明方案设计的不同,布面上细小的瑕疵可能无法被相机捕捉。
[0003]因此,布面越平整,照明方案越高效,缺陷也就越明显,检测的准确度越高,如何在布匹缺陷检测过程中避免布匹产生褶皱,以及如何设计高效的布面照明方案,提高检测的准确度,已然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此,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设计高效的布面照明方案以及克服在布匹缺陷检测过程中布匹产生褶皱,提高检测的准确度的问题。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布匹缺陷检测装置,包括:
[0006]输送装置,其用于输送布匹,所述输送装置包括展布辊和多个滚轴,所述布匹通过所述多个滚轴牵引移动,移动中的所述布匹通过所述展布辊展平;
[0007]相机组,其设置在所述输送装置的上方,用于采集所述布匹表面的图像信息;
[0008]旋转编码器,其用于获取所述布匹的移动速度;
[0009]控制装置,其连接所述相机组和所述旋转编码器,所述相机组将采集到的图像信息输出给所述控制装置,所述旋转编码器将所述布匹的移动速度输出给所述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根据所述布匹的移动速度调节所述相机组采集图像信息的时间间隔。
[0010]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滚轴包括沿所述布匹移动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滚轴、第二滚轴、第三滚轴和第四滚轴,所述展布辊和第四滚轴设置为主动部件,其它的滚轴设置为被动部件。
[0011]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展布辊和第二滚轴的位置高于其余滚轴的位置。
[0012]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旋转编码器设置在布匹上方。
[0013]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光源,所述光源与所述控制装置相连接。
[0014]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光源包括正面光源,所述正面光源为条光并设置在所述输送装置的上方。
[0015]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光源还包括沿所述布匹移动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背光光源和第二背光光源,所述第一背光光源为近背光,所述第二背光光源为远背光,所述第二背光光源设置在所述第一背光光源的斜下方并且距离布面大于25厘米。
[0016]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相机组包括第一相机组和第二相机组,所述
第一相机组设置在第一背光光源的上方,所述第二相机组设置在第二背光光源的上方。
[0017]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相机组、光源、旋转编码器和控制装置均通过线组连接。
[0018]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控制装置上设置有报警信号灯。
[0019]本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0020]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布匹缺陷检测装置,输送装置上设有多个滚轴和展布辊,布匹通过多个滚轴牵引移动,展布辊反向运动,更好的控制布匹的张力,使布面更加平整,布面越平整,缺陷也就越明显,从而提高了布匹缺陷的检测的准确度,从而提高了产品的产出率。
附图说明
[0021]为了清楚的理解本技术的内容,下面根据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0022]图1是本技术的布匹缺陷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2是本技术信号处理的方框图。
[0024]说明书附图标记说明:
[0025]1、输送装置;2、控制装置;3、相机组;4、光源;5、旋转编码器;11、滚轴;111、第一滚轴;112、第二滚轴;113、第三滚轴;114、第四滚轴;12、展布辊;21、图像处理模块;22、报警信号灯;31、第一相机组;32、第二相机组;41、正面光源;42、第一背光光源;43、第二背光光源。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技术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
[0027]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技术的实施例。
[0028]参照图1所示,本技术的布匹缺陷检测装置,主要针对单色布的检测,用于检测布匹常见的疵点,脏污、破洞、断经、纬斜、停车档等缺陷。所述布匹缺陷检测装置包括输送装置1、控制装置2、相机组3、光源4、旋转编码器5。输送装置包括多个滚轴11和展布辊12;输送装置1的内部上方设置有相机组3和用于照射布匹的光源4;输送装置1的上方还设置有旋转编码器5,旋转编码器5和输送装置1上的布匹相接触,相机组3、光源4和旋转编码器5与控制装置2均通过线组连接,控制装置2上设置有图像处理模块21。旋转编码器5用于获取所述布匹的移动速度输出脉冲信号,旋转编码器5将脉冲信号传输给控制装置2,控制装置2将脉冲信号传输给相机组3,控制装置根据布匹的移动速度调节相机组3采集图像信息的时间间隔,相机组3拍摄的照片传递给控制装置2的图像处理模块21。
[0029]输送装置1包括多个滚轴11和展布辊12,所述滚轴11包括沿所述布匹移动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滚轴111、第二滚轴112、第三滚轴113和第四滚轴114,所述展布辊12和第四滚轴114设置为主动部件,其它的滚轴11设置为被动部件。主动部件由马达驱动,用于给输送装置1提供输送的动力,主动部件带动被动部件牵引布匹移动,展布辊12反向方向移动展平
布匹,布匹绕在多个滚轴11和展布辊12上,滚轴11与布匹之间存在摩擦力,通过主动部件的驱动可以带动滚轴11对布匹进行输送。旋转编码器5设置在展布辊12的上方,旋转编码器5与布匹的上表面接触,布匹在主动部件的动力下运动的同时,布匹的上表面与旋转编码器5接触,依靠摩擦力带动旋转编码器5旋转。第二滚轴112和展布辊12的位置高于第一滚轴111、第三滚轴113和第四滚轴114的位置,这样可以更好的控制布匹的张力,使布面更加平整,避免布匹在输送途中产生褶皱,并且旋转编码器5优选设置在展布辊12的上方,高位置的展布辊12之间的布匹张力更加稳定,布匹与旋转编码器5之间产生的摩擦力也更稳定,因此旋转编码器5获取的布匹运行速度数据更为精确。布匹会带动旋转编码器5作旋转运动,旋转编码器5会根据运行速度输出相应的脉冲信号,旋转编码器5与控制装置2相连接,将脉冲信号传输给控制装置2。
[0030]光源4包括:正面光源4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布匹缺陷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输送装置,其用于输送布匹,所述输送装置包括展布辊和多个滚轴,所述布匹通过所述多个滚轴牵引移动,移动中的所述布匹通过所述展布辊展平;相机组,其设置在所述输送装置的上方,用于采集所述布匹表面的图像信息;旋转编码器,其用于获取所述布匹的移动速度;控制装置,其连接所述相机组和所述旋转编码器,所述相机组将采集到的图像信息输出给所述控制装置,所述旋转编码器将所述布匹的移动速度输出给所述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根据所述布匹的移动速度调节所述相机组采集图像信息的时间间隔;所述滚轴包括沿所述布匹移动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滚轴、第二滚轴、第三滚轴和第四滚轴,所述展布辊和第四滚轴设置为主动部件,其它的滚轴设置为被动部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布匹缺陷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展布辊和第二滚轴的位置高于其余滚轴的位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布匹缺陷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编码器设置在布匹上方。4.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嵩,万思杰,何志勇,张忍,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佳赛特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