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ECMO用血管导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647847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25 10: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ECMO用血管导管,包括导管、扩张鞘和夹子,所述导管的一端外侧壁开设有第一螺纹槽,所述导管通过螺纹槽螺纹连接有第一螺帽,所述导管的外侧连接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远离导管的一端开设有第二螺纹槽,所述连接管通过第二螺纹槽螺纹连接有第二螺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增加了扩张鞘上的第三螺帽,第三螺帽可拧紧在扩张鞘的一端上,避免扩张鞘从导管中脱出,利用增加了夹子的作用,拔出扩张鞘后,导管夹闭,减少了另外使用钳子夹闭导管,进而避免血液涌出、丢失,通过增加了侧孔,可用于分流部分血液,更方便于ECMO下机回血时使用,也可夹闭导管上夹子后,用于ECMO自循环。循环。循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ECMO用血管导管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尤其涉及一种ECMO用血管导管。

技术介绍

[0002]ECMO是体外膜肺氧合,它是代表一个医院,甚至一个地区、一个国家的危重症急救水平的一门技术,1953年Gibbon为心脏手术实施的体外循环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这不但使心脏外科迅猛发展,同时也将为急救专科谱写新的篇章,在心脏手术期间,体外循环可以短期完全替代心肺,而可以实施心内直视手术,同时,在心脏手术室快速建立的体外循环后抢救成功率非常高,学者们立即有了将此技术转化为一门支持抢救技术的想法,但实施起来并不乐观,一系列问题难以解决。
[0003]在进行手术时,医护人员需要使用血管导管进行对患者手术,在使用血管导管时,常常会因导管的两端松动,而影响手术的进行,进而不能更好的完成手术,增加患者的手术风险,在拔出导管内部扩张鞘时,有时会导致血液流出,对患者造成危险,为此,提出一种ECMO用血管导管。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ECMO用血管导管。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ECM用血管导管,包括导管、扩张鞘和夹子,所述导管的一端外侧壁开设有第一螺纹槽,所述导管通过螺纹槽螺纹连接有第一螺帽,所述导管的外侧连接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远离导管的一端开设有第二螺纹槽,所述连接管通过第二螺纹槽螺纹连接有第二螺帽,所述扩张鞘的一端开设有第三螺纹槽,所述扩张鞘通过第三螺纹槽螺纹连接有第三螺帽。
[0007]优选地,所述连接管与导管的内部是连通设置,所述扩张鞘的两端均开设有通口,且所述扩张鞘位于导管的内部。
[0008]优选地,所述导管远离第一螺帽的一端外侧开设有多个侧孔,且所述侧孔延伸至导管的内部。
[0009]优选地,所述导管的内部为空心设置,所述导管的两端均开设有通孔。
[0010]优选地,所述夹子的直径与导管的直径相适配,且所述夹子与导管的外侧壁为贴合设置。
[0011]相比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12]1、本技术提出的一种ECM用血管导管,与现有的临床管路相比,通过增加了扩张鞘上的第三螺帽,第三螺帽可拧紧在扩张鞘的一端上,避免扩张鞘从导管中脱出,利用增加了夹子的作用,拔出扩张鞘后,导管夹闭,减少了另外使用钳子夹闭导管,进而避免血液涌出、丢失,通过增加了侧孔的作用,一方面可用于分流部分血液,便于ECMO下机回血时使
用,另一方面可夹闭导管上夹子后,可用于ECMO自循环。
[0013]2、综上所述,通过导管、扩张鞘、第三螺帽、连接管、第二螺帽、第一螺帽和夹子之间的配合作用,提升了手术的稳定性,减少了患者手术时的危险性。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ECMO用血管导管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ECMO用血管导管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6]图中1、导管;2、扩张鞘;3、第三螺帽;4、连接管;5、第二螺帽;6、第一螺帽;7、夹子。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18]如图1、图2所示,一种ECMO用血管导管,包括导管1、扩张鞘2和夹子7,导管1的内部为空心设置,导管1的两端均开设有通孔,夹子7的直径与导管1的直径相适配,且夹子7与导管1的外侧壁为贴合设置,导管1远离第一螺帽6的一端外侧开设有多个侧孔,且侧孔延伸至导管1的内部,导管1的一端外侧壁开设有第一螺纹槽,导管1通过螺纹槽螺纹连接有第一螺帽6,导管1的外侧连接有连接管4,连接管4与导管1的内部是连通设置,扩张鞘2的两端均开设有通口,且扩张鞘2位于导管1的内部,连接管4远离导管1的一端开设有第二螺纹槽,连接管4通过第二螺纹槽螺纹连接有第二螺帽5,扩张鞘2的一端开设有第三螺纹槽,扩张鞘2通过第三螺纹槽螺纹连接有第三螺帽3;
[0019]通过增加了扩张鞘2上的第三螺帽3,第三螺帽3可拧紧在扩张鞘2的一端上,避免扩张鞘2从导管1中脱出,利用增加了夹子7的作用,拔出扩张鞘2后,导管1夹闭,减少了另外使用钳子夹闭导管1,进而避免血液涌出、丢失,通过增加了侧孔的作用,一方面可用于分流部分血液,便于ECMO下机回血时使用,另一方面可夹闭导管1上夹子7后,可用于ECMO自循环。
[0020]综上,通过导管1、扩张鞘2、第三螺帽3、连接管4、第二螺帽5、第一螺帽6和夹子7之间的配合作用,提升了手术的稳定性,减少了患者手术时的危险性。
[0021]如图1

2所示,本技术中可通过以下操作方式阐述其功能原理:在进行血管穿刺置入导丝并扩张后,导管1初始状态:扩张鞘2固定在导管1内,第一螺帽6拧紧在导管1的一端上,此时夹子7呈打开状态,然后将第二螺帽5螺纹拧进连接管4上,将扩张鞘2一端的通口穿过导丝,送入血管内,拔出导丝后,导管1留在血管内,通过扩张鞘2一端的通口接上注射器注入生理盐水后,拧上第三螺帽3,待连接ECMO循环管路前,松掉第三螺帽3,拔除扩张鞘2,夹上夹子7,导管1的一端接上ECMO循环管路;
[0022]通过增加了扩张鞘2上的第三螺帽3,第三螺帽3可拧紧在扩张鞘2的一端上,避免扩张鞘2从导管1中脱出,利用增加了夹子7的作用,拔出扩张鞘2后,导管1夹闭,减少了另外使用钳子夹闭导管1,进而避免血液涌出、丢失,通过增加了侧孔的作用,一方面可用于分流部分血液,便于ECMO下机回血时使用,另一方面可夹闭导管1上夹子7后,可用于ECMO自循环;
[0023]综上,通过、导管1、扩张鞘2、第三螺帽3、连接管4、第二螺帽5、第一螺帽6和夹子7之间的配合作用,提升了手术的稳定性,减少了患者手术时的危险性。
[0024]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ECMO用血管导管,包括导管(1)、扩张鞘(2)和夹子(7),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1)的一端外侧壁开设有第一螺纹槽,所述导管(1)通过螺纹槽螺纹连接有第一螺帽(6),所述导管(1)的外侧连接有连接管(4),所述连接管(4)远离导管(1)的一端开设有第二螺纹槽,所述连接管(4)通过第二螺纹槽螺纹连接有第二螺帽(5),所述扩张鞘(2)的一端开设有第三螺纹槽,所述扩张鞘(2)通过第三螺纹槽螺纹连接有第三螺帽(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ECMO用血管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4)与导管(1)的内部是连通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迪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深圳市转化医学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