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空气输送斜槽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出磨粉料降温的粉料流热交换系统,包括空气输送斜槽和热交换系统,所述空气输送斜槽两侧设有进料端和出料端,所述进料端高于出料端,所述空气输送斜槽包括物料腔室和空气腔室,所述热交换系统包括保温层和蓄水箱,所述保温层包裹住空气输送斜槽,所述空气输送斜槽和保温层之间形成了水循环夹层,所述水循环夹层的进水导管和出水导管分别与蓄水箱连接,所述蓄水箱还连接有供热导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借助水循环夹层中的热交换介质带走了出磨粉料的大量热量,降低了产成品的温度,保证了产成品的质量,同时这部分热量可以回收用于供暖等用途,符合当前低碳绿色循环的发展趋势。势。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出磨粉料降温的粉料流热交换系统
[0001]本技术属于空气输送斜槽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出磨粉料降温的粉料流热交换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在水泥、矿渣微粉粉磨环节,产品出磨时温度达80℃以上,水泥粉磨如熟料入磨温度高,出磨温度甚至高达100℃以上,产成品这么高的温度,进入仓后因大量聚积,热量不易散发出来,如温度到110℃以上水泥中石膏有脱去结晶水的风险,造成水泥假凝,带来严重的质量问题,矿渣微粉类的产品会因温度过度给混凝土生产带来坍损过大的问题,所以产成品温度过高不仅对产品质量有危害,影响实物质量和应用性能,且造成极大量的能源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出磨粉料降温的粉料流热交换系统,能够降低产成品的温度,避免温度过高对产品质量的危害,同时回收了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热能,符合当前低碳绿色循环的发展趋势。
[0004]本技术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是:
[0005]一种用于出磨粉料降温的粉料流热交换系统,包括空气输送斜槽和热交换系统,所述空气输送斜槽两侧设有进料端和出料端,所述进料端高于出料端,所述空气输送斜槽包括物料腔室和空气腔室,所述热交换系统包括保温层和蓄水箱,所述保温层包裹住空气输送斜槽,所述空气输送斜槽和保温层之间形成了水循环夹层,所述水循环夹层的进水导管和出水导管分别与蓄水箱连接,所述蓄水箱还连接有供热导管。
[0006]所述水循环夹层位于空气输送斜槽的出料端两侧下方各设有一个进水口,所述水循环夹层位于空气输送斜槽的进料口两侧上方各设有一个出水口。
[0007]所述水循环夹层的介质为水,所述进水导管与蓄水箱的侧面下方连接,所述出水导管与蓄水箱的侧面上方连接。
[0008]所述水循环夹层的介质为超导液,所述进水导管和出水导管之间连接有导热管,所述导热管淹没在蓄水箱的水面之下。
[0009]所述蓄水箱位于供热导管处和进水导管处分别设有水泵。
[0010]所述保温层仅包裹住空气输送斜槽的物料腔室部分。
[0011]所述物料腔室的内部顶侧设置有多个换热翅片,所述换热翅片与空气输送斜槽的长度方向平行。
[0012]所述换热翅片上设置有震动片,所述震动片借助在换热翅片上剪切L型缺口形成,震动片的自由端向上弯折。
[0013]所述空气输送斜槽由多节箱体串联连接形成。
[0014]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5]1、本技术,采用在空气输送斜槽上增设热交换系统,借助水循环夹层中的热交换介质带走了出磨粉料的大量热量,降低了产成品的温度,保证了产成品的质量,同时这部分热量可以回收用于供暖等用途,符合当前低碳绿色循环的发展趋势。
[0016]2、本技术可以在原空气输送斜槽上改造,投资小,成本低,采用水泵作为热交换介质的驱动设备,水泵耗能较低,与回收的热能相比,性价比高。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空气输送斜槽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空气输送斜槽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0020]图4为本技术在介质为超导液时的结构示意图。
[0021]附图中,1、空气输送斜槽,2、物料腔室,3、空气腔室,4、保温层,5、蓄水箱,6、水循环夹层,7、进水导管,8、出水导管,9、供热导管,10、导热管,11、水泵,12、换热翅片,13、震动片。
具体实施方式
[0022]本技术为一种用于出磨粉料降温的粉料流热交换系统,包括空气输送斜槽1和热交换系统,所述空气输送斜槽1两侧设有进料端和出料端,所述进料端高于出料端,所述空气输送斜槽1包括物料腔室2和空气腔室3,所述热交换系统包括保温层4和蓄水箱5,所述保温层4包裹住空气输送斜槽1,所述空气输送斜槽1和保温层4之间形成了水循环夹层6,所述水循环夹层6的进水导管7和出水导管8分别与蓄水箱5连接,所述蓄水箱5还连接有供热导管9。
[0023]实施例1,如图1
‑
2所示,本实施例中,通过在空气输送斜槽1外层加设一层保温层4,使空气输送斜槽1和保温层4之间形成了30~50mm的水循环夹层6,借助水循环夹层6中的热交换介质带走了出磨粉料中的大量热量,出磨粉料温度可下降至50℃,热交换介质升温至50℃,携带有大量热量,热交换介质流入蓄水箱5中进行回收,然后通过供热导管9将热水用于供暖等用途,做到了热能的回收综合利用,符合当前低碳绿色循环的发展趋势。
[0024]如图1
‑
2所示,所述水循环夹层6的进水口位于空气输送斜槽1的出料端两侧下方,所述水循环夹层6的出水口位于空气输送斜槽1的进料口两侧上方,空气输送斜槽1具有6~8
°
的安装角度,出磨粉料从上而下输送,而水循环夹层6的进水口位于下方,出水口位于上方,使得热交换介质与出磨粉料逆向运动,增加了出磨粉料与热交换介质之间的接触,提高热交换效率。
[0025]所述水循环夹层6的介质为水,所述进水导管7与蓄水箱5的侧面下方连接,所述出水导管8与蓄水箱5的侧面上方连接,用水作为介质时,水直接流入蓄水箱5中,蓄水箱5中的水作为热源为生活区供热,也可对原料进行加热,利用后的水作为冷却介质循环使用,而进水管口位于蓄水箱5下方,出水导管8位于蓄水箱5上方,是为了让未吸热的水与吸热的水远离,防止出水导管8中介质的热量传递至进水导管7中的介质。
[0026]如图1所示,所述蓄水箱5位于供热导管9处和进水导管7处分别设有水泵11,热交换介质借助水泵11自下而上逆流运动。
[0027]如图1
‑
2所示,所述保温层4仅包裹住空气输送斜槽1的物料腔室2部分,减少了保温层4的用料,节约了成本。
[0028]如图2
‑
3所示,所述物料腔室2的内部顶侧设置有多个换热翅片12,所述换热翅片12与空气输送斜槽1的长度方向平行,通过设置多个金属换热翅片12,使得出磨粉料的热量更容易被传导至水循环夹层6中,借助热交换介质将热量带走。
[0029]如图3所示,所述换热翅片12上设置有震动片13,所述震动片13借助在换热翅片12上剪切L型缺口形成,震动片13的自由端向上弯折,粉料在输送过程中,由于其较轻的质地以及较高的温度,使部分粉料较容易被吸附在空气输送斜槽1顶部,通过设置震动片13,使震动片13在空气腔室3中吹出的空气作用下形成震动,使吸附在顶部的粉料在震动的作用下掉落,且震动片13结构简单,仅需将换热翅片12部分进行折叠,无需增设额外零件,不增加额外成本。
[0030]所述空气输送斜槽1由多节箱体串联连接形成,可以根据生产过程中的实际需要,延长或缩短空气输送斜槽1,使用方便。
[0031]实施例2,作为本技术的第二种结构设计,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进水导管7和出水导管8的连接以及热交换介质不同,如图4所示,所述水循环夹层6的介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出磨粉料降温的粉料流热交换系统,包括空气输送斜槽(1)和热交换系统,所述空气输送斜槽(1)两侧设有进料端和出料端,所述进料端高于出料端,所述空气输送斜槽(1)包括物料腔室(2)和空气腔室(3),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交换系统包括保温层(4)和蓄水箱(5),所述保温层(4)包裹住空气输送斜槽(1),所述空气输送斜槽(1)和保温层(4)之间形成了水循环夹层(6),所述水循环夹层(6)的进水导管(7)和出水导管(8)分别与蓄水箱(5)连接,所述蓄水箱(5)还连接有供热导管(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出磨粉料降温的粉料流热交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循环夹层(6)位于空气输送斜槽(1)的出料端两侧下方各设有一个进水口,所述水循环夹层(6)位于空气输送斜槽(1)的进料口两侧上方各设有一个出水口。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出磨粉料降温的粉料流热交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循环夹层(6)的介质为水,所述进水导管(7)与蓄水箱(5)的侧面下方连接,所述出水导管(8)与蓄水箱(5)的侧面上方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出磨粉料降温的粉料流热交换系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建维,卢肖红,温国平,王军卫,付凯,宋启明,
申请(专利权)人:涉县清漳水泥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