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架棚巷道用滑移式超前支护液压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647588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25 10: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采矿机械设备支护类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架棚巷道用滑移式超前支护液压支架,其包括前架和后架,前架包括第一顺梁、第一横梁、内架左顶梁和内架右顶梁,第一横梁与第一顺梁相连,内架左顶梁和内架右顶梁均与两根第一横梁相连,内架左顶梁和内架右顶梁的下部均连接有竖直直线驱动副;后架包括第二顺梁、第二横梁、外架左顶梁和外架右顶梁,第二横梁与第二顺梁相连,外架左顶梁和外架右顶梁均与两根第二横梁相连,外架左顶梁和外架右顶梁的下部均连接有竖直直线驱动副;第一横梁与第二横梁之间连接有推移千斤顶。其为滑移形式移动,支护不离顶,可提供较大的支撑强度和刚度,实现了机械化,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架棚巷道用滑移式超前支护液压支架


[0001]本技术涉及采矿机械设备支护类
,尤其涉及一种架棚巷道用滑移式超前支护液压支架。

技术介绍

[0002]综采工作面两巷超前支护是为了防止工作面超前支撑压力及其与沿倾斜方向支承压力的叠加作用而引起的巷道围岩发生严重变形、移动、破坏,当下开采方式普遍存在超前压力较大的情形,若不能有效支护,不仅影响工作面推进效率,且可能导致很大的安全隐患。常规的解决方法多为单体液压支柱配铰接顶梁,或双排木支柱加横梁支护,或单体液压支柱架板梁,工作阻力小,支护面积较小,支护困难,顶板管理困难,人员劳动强度大。
[0003]因此,为确保超前支护支撑强度和刚度大、支撑能力强、支撑表面积大、降低工人劳动强度,探索研究机械化自动化超前支护形式,设计了一种适用于超前支护的液压支架。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克服现有支架支护面积较小、支护困难,顶板管理困难以及人员劳动强度大的技术缺陷,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架棚巷道用滑移式超前支护液压支架。
[0005]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架棚巷道用滑移式超前支护液压支架,包括前架和后架,前架包括用于接触工作面顶板的多根间隔设置的第一顺梁、两根第一横梁、内架左顶梁和内架右顶梁,第一顺梁、内架左顶梁和内架右顶梁均沿工作面推进方向布置,第一横梁沿与工作面推进方向垂直的方向布置,第一横梁位于所有第一顺梁的下方,第一横梁的顶部与所有第一顺梁的底部之间通过铰接耳及销轴相连,内架左顶梁和内架右顶梁均位于两根第一横梁的下方,内架左顶梁和内架右顶梁均与两根第一横梁通过铰接耳及销轴相连,内架左顶梁和内架右顶梁的下部均连接有竖直直线驱动副;后架包括用于接触工作面顶板的多根间隔设置的第二顺梁、两根第二横梁、外架左顶梁和外架右顶梁,第二顺梁、外架左顶梁和外架右顶梁均沿工作面推进方向布置,第二横梁沿与工作面推进方向垂直的方向布置,第二横梁位于所有第二顺梁的下方,第二横梁的顶部与所有第二顺梁的底部之间通过铰接耳及销轴相连,外架左顶梁和外架右顶梁均位于两根第二横梁的下方,外架左顶梁和外架右顶梁均与两根第二横梁通过铰接耳及销轴相连,外架左顶梁和外架右顶梁的下部均连接有竖直直线驱动副;第一顺梁和第二顺梁交替排列,其中一根第二横梁位于两根第一横梁之间,内架左顶梁和内架右顶梁均位于外架左顶梁和外架右顶梁之间;位置靠前的第一横梁与位置靠后的第二横梁之间连接有至少两根推移千斤顶。
[0006]本技术所述的滑移式超前支护液压支架通过前架和后架组合,形成迈步自移式滑移支架,两根第一横梁同时支撑所有第一顺梁,两根第一横梁又支撑在内架左顶梁和内架右顶梁上,内架左顶梁和内架右顶梁通过竖直直线驱动副支撑在综采工作面的底板上;两根第二横梁同时支撑所有第二顺梁,两根第二横梁又支撑在外架左顶梁和外架右顶梁上,外架左顶梁和外架右顶梁通过竖直直线驱动副支撑在综采工作面的底板上。推移千
斤顶用于驱动前架和后架交替移动。
[0007]具体工作时,后架的竖直直线驱动副下降,使第二顺梁与顶板分开,继续下降竖直直线驱动副,使第二顺梁落在前架的第一横梁上,竖直直线驱动副收缩,使竖直直线驱动副底部抬起离开底板,此时前架的第一顺梁和竖直直线驱动副分别支撑在综采工作面的顶板和底板之间,推移千斤顶一端抵至第一横梁上,另一端推动后架的第二横梁向前移动,移动到位后,伸后架的竖直直线驱动副,后架的竖直直线驱动副和第二顺梁分别抵至综采工作面的底板和顶板之间,稳定之后,前架进行收缩移动,前架的移动方式与后架一致。
[0008]优选的,连接内架左顶梁的竖直直线驱动副包括两根间隔设置的竖直液压柱和沿工作面推进方向布置的内架左底座,两根竖直液压柱的顶部与内架左顶梁的底部固定连接,两根竖直液压柱的底部与内架左底座固定连接;连接内架右顶梁的竖直直线驱动副包括两根间隔设置的竖直液压柱和沿工作面推进方向布置的内架右底座,两根竖直液压柱的顶部与内架右顶梁的底部固定连接,两根竖直液压柱的底部与内架右底座固定连接;连接外架左顶梁的竖直直线驱动副包括两根间隔设置的竖直液压柱和沿工作面推进方向布置的外架左底座,两根竖直液压柱的顶部与外架左顶梁的底部固定连接,两根竖直液压柱的底部与外架左底座固定连接;连接外架右顶梁的竖直直线驱动副包括两根间隔设置的竖直液压柱和沿工作面推进方向布置的外架右底座,两根竖直液压柱的顶部与外架右顶梁的底部固定连接,两根竖直液压柱的底部与外架右底座固定连接。每根顶梁和每个位置对应的底座之间均支撑有两根竖直液压柱,具体的竖直液压柱可设置为单伸缩或双伸缩,这样设置结构合理,而且能保证整体支架在移动过程中结构稳定且具有与巷道相适应的高度。
[0009]优选的,内架左顶梁和内架左底座之间还连接有内架左连杆机构,内架左连杆机构包括内架左斜梁、前连杆和后连杆,内架左斜梁的顶部与内架左顶梁的底部相铰接,前连杆和后连杆的顶部均与内架左斜梁的底部相铰接,前连杆和后连杆的底部均与内架左底座的顶部相铰接;内架右顶梁和内架右底座之间还连接有内架右连杆机构,内架右连杆机构包括内架右斜梁、前连杆和后连杆,内架右斜梁的顶部与内架右顶梁的底部相铰接,前连杆和后连杆的顶部均与内架右斜梁的底部相铰接,前连杆和后连杆的底部均与内架右底座的顶部相铰接;外架左顶梁和外架左底座之间还连接有外架左连杆机构,外架左连杆机构包括外架左斜梁、前连杆和后连杆,外架左斜梁的顶部与外架左顶梁的底部相铰接,前连杆和后连杆的顶部均与外架左斜梁的底部相铰接,前连杆和后连杆的底部均与外架左底座的顶部相铰接;外架右顶梁和外架右底座之间还连接有外架右连杆机构,外架右连杆机构包括外架右斜梁、前连杆和后连杆,外架右斜梁的顶部与外架右顶梁的底部相铰接,前连杆和后连杆的顶部均与外架右斜梁的底部相铰接,前连杆和后连杆的底部均与外架右底座的顶部相铰接。每根顶梁下方的两根竖直液压柱之间还连接有连杆机构,为了结构合理,每根顶梁和底座上均一体成型有便于连杆机构连接的铰接耳座。且设置连杆机构能提升竖直直线驱动副的支撑力和稳定性。
[0010]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该支架整体采用滑移形式移动,支护不离顶,可提供较大的支撑强度和刚度,支撑能力强,支撑表面积大,实现了机械化,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工作阻力大,支撑强度大,安全性高。
附图说明
[0011]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技术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的原理。
[001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3]图1为本技术所述一种架棚巷道用滑移式超前支护液压支架的轴测图(未标号);
[0014]图2为本技术所述一种架棚巷道用滑移式超前支护液压支架的轴测图(标号后);
[0015]图3为本技术所述一种架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架棚巷道用滑移式超前支护液压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前架和后架,前架包括用于接触工作面顶板的多根间隔设置的第一顺梁(1)、两根第一横梁(2)、内架左顶梁(3)和内架右顶梁(4),第一顺梁(1)、内架左顶梁(3)和内架右顶梁(4)均沿工作面推进方向布置,第一横梁(2)沿与工作面推进方向垂直的方向布置,第一横梁(2)位于所有第一顺梁(1)的下方,第一横梁(2)的顶部与所有第一顺梁(1)的底部之间通过铰接耳及销轴相连,内架左顶梁(3)和内架右顶梁(4)均位于两根第一横梁(2)的下方,内架左顶梁(3)和内架右顶梁(4)均与两根第一横梁(2)通过铰接耳及销轴相连,内架左顶梁(3)和内架右顶梁(4)的下部均连接有竖直直线驱动副;后架包括用于接触工作面顶板的多根间隔设置的第二顺梁(5)、两根第二横梁(6)、外架左顶梁(7)和外架右顶梁(8),第二顺梁(5)、外架左顶梁(7)和外架右顶梁(8)均沿工作面推进方向布置,第二横梁(6)沿与工作面推进方向垂直的方向布置,第二横梁(6)位于所有第二顺梁(5)的下方,第二横梁(6)的顶部与所有第二顺梁(5)的底部之间通过铰接耳及销轴相连,外架左顶梁(7)和外架右顶梁(8)均位于两根第二横梁(6)的下方,外架左顶梁(7)和外架右顶梁(8)均与两根第二横梁(6)通过铰接耳及销轴相连,外架左顶梁(7)和外架右顶梁(8)的下部均连接有竖直直线驱动副;第一顺梁(1)和第二顺梁(5)交替排列,其中一根第二横梁(6)位于两根第一横梁(2)之间,内架左顶梁(3)和内架右顶梁(4)均位于外架左顶梁(7)和外架右顶梁(8)之间;位置靠前的第一横梁(2)与位置靠后的第二横梁(6)之间连接有至少两根推移千斤顶(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架棚巷道用滑移式超前支护液压支架,其特征在于,连接内架左顶梁(3)的竖直直线驱动副包括两根间隔设置的竖直液压柱(10)和沿工作面推进方向布置的内架左底座(11),两根竖直液压柱(10)的顶部与内架左顶梁(3)的底部固定连接,两根竖直液压柱(10)的底部与内架左底座(11)固定连接;连接内架右顶梁(4)的竖直直线驱动副包括两根间隔设置的竖直液压柱(10)和沿工作面推进方向布置的内架右底座(12),两根竖直液压柱(10)的顶部与内架右顶梁(4)的底部固定连接,两根竖直液压柱(10)的底部与内架右底座(12)固定连接;连接外架左顶梁(7)的竖直直线驱动副包括两根间隔设置的竖直液压柱(10)和沿工作面推进方向布置的外架左底座(13),两根竖直液压柱(10)的顶部与外架左顶梁(7)的底部固定连接,两根竖直液压柱(10)的底部与外架左底座(13)固定连接;连接外架右顶梁(8)的竖直直线驱动副包括两根间隔设置的竖直液压柱(10)和沿工作面推进方向布置的外架右底座(14),两根竖直液压柱(10)的顶部与外架右顶梁(8)的底部固定连接,两根竖直液压柱(10)的底部与外架右底座(14)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架棚巷道用滑移式超前支护液压支架,其特征在于,内架左顶梁(3)和内架左底座(11)之间还连接有内架左连杆机构,内架左连杆机构包括内架左斜梁(15)、前连杆(16)和后连杆(17),内架左斜梁(15)的顶部与内架左顶梁(3)的底部相铰接,前连杆(16)和后连杆(17)的顶部均与内架左斜梁(15)的底部相铰接,前连杆(16)和后连杆(17)的底部均与内架左底座(11)的顶部相铰接;内架右顶梁(4)和内架右底座(12)之间还连接有内架右连杆机构,内架右连杆机构包括内架右斜梁(18)、前连杆(16)和后连杆(17),内架右斜梁(18)的顶部与内架右顶梁(4)的底部相铰接,前连杆(16)和后连杆(17)的顶部均与内架右斜梁(18)的底部相铰接,前连杆(16)和后连杆(17)的底部均与内架右底座(12)的顶部相铰接;外架左顶梁(7)和外架左底座(13)之间还连接有外架左连杆机构,外架左连杆机构包括外架左斜梁(19)、前连杆(1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仝志宏王建亮卢国斌王广桢李文涛武志峰张文豪李岩
申请(专利权)人:西山煤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