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声介入可调节的手术头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646913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25 10: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手术头架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超声介入可调节的手术头架,包括缓冲式橡胶挤压结构以及弹性活动结构。该超声介入可调节的手术头架,利用第二环形橡胶囊对第一环形橡胶囊的气压式挤压效果,使得纵向支撑杆能够被第一环形橡胶囊包裹制动,且该制动压力较小,能够方便纵向支撑杆的上、下调节,再利用主螺旋弹簧的弹力对第二环形橡胶囊外围形成挤压效果,从而提高第二环形橡胶囊对第一环形橡胶囊的气压式挤压效果,进而使得第一环形橡胶囊对纵向支撑杆制动效果增强,从而使得横向支撑板能够带动遮挡布处于稳定的工作状态,同时,该装置可通过手脚并用形式操作,提高了调节时的简便性。节时的简便性。节时的简便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超声介入可调节的手术头架


[0001]本技术涉及手术头架
,具体为一种超声介入可调节的手术头架。

技术介绍

[0002]在现有超声介入穿刺活检手术中,常常要进行一些创伤性的操作。病人若看到手术过程或者穿刺针时会产生恐惧心理,这种情况下医生也不方便进行手术操作,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一般都是直接将遮挡布挡住病人的视线以消除病人的恐惧心理,但是这种方法使得病人的整个头部都会被遮挡布盖住,影响病人呼吸。而且常规手术室用的对称性的手术头架不适宜于介入超声手术室用,因为床和超声机器很近,会没有足够的空间摆放,且影响医生的操作。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超声介入可调节的手术头架,利用第二环形橡胶囊对第一环形橡胶囊的气压式挤压效果,使得纵向支撑杆能够被第一环形橡胶囊包裹制动,且该制动压力较小,能够方便纵向支撑杆的上、下调节,再利用主螺旋弹簧的弹力对第二环形橡胶囊外围形成挤压效果,从而提高第二环形橡胶囊对第一环形橡胶囊的气压式挤压效果,进而使得第一环形橡胶囊对纵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声介入可调节的手术头架,包括底部安装有支腿(2)的立式空心外壳(1)、设置于立式空心外壳(1)中心部位且顶端开口的活动限位槽(8)、可插入于活动限位槽(8)内部且可延活动限位槽(8)轴向运动的纵向支撑杆(3)以及固定安装于纵向支撑杆(3)顶端且用于遮挡布的横向支撑板(4),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活动限位槽(8)下方的液体压缩腔(5)以及位于活动限位槽(8)靠近顶端部位的环形空心腔(7),液体压缩腔(5)的顶端和环形空心腔(7)的底端之间通过多个液体流动孔(6)连通;所述环形空心腔(7)的内部固定安装一缓冲式橡胶挤压结构(9),所述液体压缩腔(5)的内部安装一弹性活动结构(10),所述弹性活动结构(10)在受到向下的压力时,产生向下移动的趋势,弹性活动结构(10)和缓冲式橡胶挤压结构(9)之间通过在液体流动孔(6)和液体压缩腔(5)内部的液体实现液压影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声介入可调节的手术头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式橡胶挤压结构(9)包括固定安装于环形空心腔(7)内部的环形空心体(91),所述环形空心体(91)的中心设置有杆体移动孔(92),环形空心体(91)的中心设置一内侧连通杆体移动孔(92)外围的环形介质腔(94),环形空心体(91)在位于环形介质腔(94)和杆体移动孔(92)的交汇处嵌入一将环形介质腔(94)和杆体移动孔(92)隔绝的第一环形橡胶囊(93),环形空心体(91)在位于环形介质腔(94)的中部嵌入一第二环形橡胶囊(95),第二环形橡胶囊(95)将环形介质腔(94)分为两部分、第二环形橡胶囊(95)和第一环形橡胶囊(93)之间构成环形气压腔(96),第二环形橡胶囊(95)和环形介质腔(94)内环形面之间构成环形液压腔(97),环形空心体(91)的内部设置有用于向环形气压腔(96)内部注入气体的气体阀门(98),环形空心体(91)的内部设置有连通环形液压腔(97)和液体流动孔(6)的液体通孔(99)。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超声介入可调节的手术头架,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兰海张丽红张知剑张俊清许达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市温江区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