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儿童推车
[0001]本技术涉及儿童用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儿童推车。
技术介绍
[0002]折叠儿童推车作为婴儿代步工具而被广泛地使用。为了实现折叠的功能,将推车车架设置成可折叠,推车车架通常包括位于儿童推车左右两侧且对称设置的侧支架,组成侧支架的主要部件如前轮支架、后轮支架、座杆、推杆等部件之间相互转动连接地设置,而为了使得推车能够实现横向折叠,通常在两侧的侧支架之间设置十字撑。然而目前市场的能够横向和纵向折叠的儿童推车仍然存在折叠后体积较大,占用空间较大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不同结构且折叠后体积更小的儿童推车。
[0004]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儿童推车,具有折叠状态和展开状态,包括可折叠的推车车架、设置在所述推车车架底前方的前轮组件及设置在所述推车车架底后方的后轮组件,所述推车车架包括位于所述儿童推车左右两侧的侧支架,每侧的所述侧支架包括设有所述前轮组件的前轮支架、设有所述后轮组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儿童推车,具有折叠状态和展开状态,包括可折叠的推车车架、设置在所述推车车架底前方的前轮组件及设置在所述推车车架底后方的后轮组件,所述推车车架包括位于所述儿童推车左右两侧的侧支架,每侧的所述侧支架包括设有所述前轮组件的前轮支架、设有所述后轮组件的后轮支架、扶手杆及推杆,其特征在于:每侧的所述侧支架还包括座杆、与所述座杆滑动连接的滑杆和连杆,所述座杆还与所述后轮支架滑动连接;当所述儿童推车处于展开状态下,所述前轮支架的上部、所述座杆的前部、所述扶手杆的下部这三者中的两者枢轴转动连接且第三者枢轴转动连接在前述两者中的一者上,或者所述前轮支架的上部、所述座杆的前部、所述扶手杆的下部这三者绕同一转动中心转动地连接;所述推杆的下部分别与所述扶手杆的上部和所述滑杆转动连接;所述连杆的前部与所述前轮支架相互转动连接,所述连杆的后部与所述滑杆或推杆转动连接;所述推车车架还包括设置在两侧的所述侧支架之间的横支架,当所述儿童推车由展开状态向折叠状态转换时,所述滑杆在所述座杆上滑动,使得两侧所述侧支架在所述横支架的带动下横向相互靠拢,所述后轮支架在所述横支架的带动下相对所述座杆向前滑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儿童推车,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儿童推车由展开状态向折叠状态转换时,操作所述推杆转动,驱动所述滑杆向后滑动,通过所述连杆带动所述前轮支架与所述座杆相互靠拢,所述后轮支架在所述横支架的带动下与所述座杆相互靠拢,两侧的所述侧支架在所述横支架的带动下横向相互靠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儿童推车,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儿童推车处于展开状态下,每侧所述后轮支架沿所述儿童推车的前后方向延伸,所述后轮组件设置在所述后轮支架的后端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儿童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推车车架还包括靠背架,所述靠背架包括分别设置在两侧所述滑杆或两侧所述推杆上的靠背杆、一端部分别与两侧所述靠背杆枢轴转动连接的第一杆和第二杆、一端部分别与两侧所述靠背杆枢轴转动连接的第三杆和第四杆,所述第三杆和第四杆交叉转动连接,所述第三杆的另一端部与所述第一杆的另一端部或第二杆的另一端部枢轴转动连接,所述第四杆的另一端部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贺新军,马福生,秦超毅,
申请(专利权)人:好孩子儿童用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