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生物培养皿自动覆膜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646125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25 10:1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微生物培养皿自动覆膜装置,包括机座、输送机构、覆膜机构、导辊一、安装壳体、薄膜筒、弹性卡垫、收集筒、电机一、拉紧装置、导辊二、导辊三和薄膜;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结构合理简单、生产成本低、安装方便,这里覆膜机构中设置的环形刀体,能够根据需要通过气缸伸长使环形刀体下移自动切断培养皿四周的薄膜,从而给使用带来的很大的便利性;本发明专利技术覆膜机构中设置的数个加热棒,能够对培养皿四周的薄膜进行加热,从而能够使薄膜更好的包裹住培养皿进行密封,也就提高了培养皿覆膜的效果;本发明专利技术中设置的输送机构,能够放置多个培养皿依次进行覆膜作业,从而满足了实验室中大量培养皿覆膜的需要,也就减轻了实验室中工作人员的工作量。量。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微生物培养皿自动覆膜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实验室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微生物培养皿自动覆膜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培养,是一种用于微生物或细胞培养的实验室器皿,由一个皿底和皿盖组成,皿盖盖合在皿底上,在皿底上培养微生物。在进行微生物实验过程中,为了避免纺织杂菌进入培养皿内造成污染,需要对培养皿进行密封,即对培养皿的周壁进行密封,将皿盖和皿底之间的间隙密封。目前,通常是手动对培养皿进行覆膜密封,需要实验人员一手持培养皿,另一手持保鲜膜,然后将保鲜膜缠绕在培养皿的周壁上,最后再使用剪刀或其他工具将保鲜膜切断。缠绕保鲜膜的过程中,手持培养皿将会影响保鲜膜的缠绕,需要实验人员不断放开、拿起保鲜膜和培养皿,操作十分不便,覆膜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微生物培养皿自动覆膜装置,解决了人工对培养皿覆膜密封效率低下和不便的问题。
[0004]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微生物培养皿自动覆膜装置,其创新点在于:包括机座、输送机构、覆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生物培养皿自动覆膜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座(1)、输送机构(2)、覆膜机构(3)、导辊一(4)、安装壳体(5)、薄膜筒(6)、弹性卡垫(7)、收集筒(8)、电机一(9)、拉紧装置(10)、导辊二(11)、导辊三(12)和薄膜(13);所述机座(1)上侧内部设有输送机构(2),所述机座(1)左上侧固定连接有安装壳体(5);所述导辊一(4)活动连接在安装壳体(5)内部左下侧;所述弹性卡垫(7)外部固定连接在安装壳体(5)左上侧设置的凹槽中;所述薄膜筒(6)外侧中心轴活动连接在弹性卡垫(7)内侧;所述电机一(9)固定连接在安装壳体(5)右后侧外部;所述收集筒(8)活动连接在安装壳体(5)内部右上侧,所述收集筒(8)后侧中心与电机一(9)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拉紧装置(10)固定连接在安装壳体(5)内部上侧;所述覆膜机构(3)固定连接在安装壳体(5)内部下侧中央;所述导辊二(11)活动连接在安装壳体(5)内部右侧中央;所述导辊三(12)活动连接在安装壳体(5)内部右下侧;所述薄膜(13)一侧缠绕连接在薄膜筒(6)上面,所述薄膜(13)另一侧依次通过导辊一(4)、覆膜机构(3)、导辊三(12)、导辊二(11)和拉紧装置(10)与收集筒(8)缠绕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生物培养皿自动覆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机构(2)的具体结构包括电机二(21)、转体(22)、推送孔(23)、放置槽(24)、推送座(25)、导槽(26)、螺杆(27)和电机三(28);所述电机二(21)固定连接在机座(1)下侧中央内部;所述转体(22)活动连接在机座(1)上侧内部,所述转体(22)下侧中心与电机二(21)上侧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放置槽(24)为数个,数个所述放置槽(24)呈圆形排列且开设在转体(22)顶面上,数个所述放置槽(24)底面上均开设有推送孔(23);所述导槽(26)呈竖向开设在机座(1)左上侧内部;所述电机三(28)固定连接在机座(1)左下侧内部;所述螺杆(27)活动连接在导槽(26)中央,所述螺杆(27)下侧中心与电机三(28)上侧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推送座(25)外部呈竖向活动连接在导槽(26)内部,所述推送座(25)中央设置的螺纹孔与螺杆(27)相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生物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冷佳蔚孙铜胡文红李启艳巩丽萍吕邓义于小平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省食品药品检验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