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摩气囊和按摩腰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645428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25 10: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按摩气囊和按摩腰带,所述按摩气囊包括第一气囊体,所述第一气囊体包括第一片材和第二片材,所述第一片材包括第一侧面和与第一侧面相背对设置的第二侧面,所述第二片材包括第三侧面和与所述第三侧面相背对设置的第四侧面,所述第一片材和所述第二片材层叠设置,所述第一侧面和所述第三侧面部分固定连接,以使所述第一片材和第二片材之间形成有呈环状分布的多个气囊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按摩气囊提升了按摩设备的使用效果。摩气囊提升了按摩设备的使用效果。摩气囊提升了按摩设备的使用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按摩气囊和按摩腰带


[0001]本技术涉及生活必须品
,特别涉及一种按摩气囊和应用该按摩气囊的按摩腰带。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一些按摩产品也逐渐走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特别对于快节奏的上班族来说,久坐办公室会带来例如腰部疲劳等问题,按摩产品中例如按摩腰带,可以通过按摩机构挤压使用者的腰、腹部位,以达到缓解疲劳的效果。
[0003]相关设计中,一些按摩腰带产品中设计有气囊,通过对气囊进行充放气以实现以气囊直接挤压使用者或者通过气囊带动一些按摩件作用到使用者,然而在这些设计中,气囊的结构大体包括两片膜片,该两个膜片的周缘固定连接,以形成在充气时鼓起的气囊结构。
[0004]我们了解到的,以上结构的气囊在膨胀过程中,通常是该气囊的中部顶起较为凸出,而边缘部位则是变形相对较小,也即气囊的中间部位和边缘部位顶起的行程不一致,由此,对于通过该气囊直接对使用者按摩时,按摩有效接触的区域仅仅是中部区域,因此接触部位较小,而通过该气囊实现按摩时,由于仅仅是中间部位抵顶按摩部位,这样在推动过程中,难以实现稳定支撑,即在按摩过程中的气囊容易出现摆动,姿态不稳定,这样,总体带来的按摩效果还是有待提升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按摩气囊,旨在提升其按摩效果。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的按摩气囊,所述按摩气囊包括第一气囊体,所述第一气囊体包括第一片材和第二片材,所述第一片材包括第一侧面和与第一侧面相背对设置的第二侧面,所述第二片材包括第三侧面和与所述第三侧面相背对设置的第四侧面,所述第一片材和所述第二片材层叠设置,所述第一片材和所述第二片材之间形成有环状连接部及位于所述环状连接部内侧的多个分隔部,而使所述第一片材和第二片材之间形成有呈环状分布的多个气囊腔。
[0007]在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环状连接部为:所述第一片材和所述第二片材二者在边缘处固定连接形成的边缘连接部;
[0008]所述第一片材和所述第二片材二者在非边缘处固定连接形成内连接部和所述多个分隔部,所述内连接部位于所述边缘连接部的内侧;
[0009]所述分隔部在所述内连接部和所述边缘连接部之间延伸,所述多个分隔部在所述内连接部的周向间隔设置,以将所述内连接部和所述边缘连接部之间的空间分割形成所述多个气囊腔。
[0010]在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分隔部包括在所述内连接部和所述边缘连接部之间延伸且间隔设置的至少两子分隔部,相邻的两所述子分隔部之间形成将相邻的两所述气
囊腔连通的第一连通孔,和/或,位于端部的所述子分隔部与内连接部或边缘连接部间隔设置,以形成将相邻的两所述气囊腔连通的第二连通孔。
[0011]在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分隔部的一端部与所述内连接部间隔设置,以形成连通相邻两气囊腔的第三连通孔;和/或,
[0012]所述分隔部的另一端部与所述边缘连接部间隔设置,以形成连通相邻两气囊腔的第四连通孔。
[0013]在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内连接部整体呈片状设置;
[0014]或者,
[0015]所述内连接部为环形连接部。
[0016]在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分隔部呈长条状,多个所述分隔部呈放射状间隔环绕所述内连接部设置。
[0017]在本技术一实施例中,多个分隔部均匀分布;和/或,
[0018]所述第一片材和所述第二片材均为圆形,所述边缘连接部为圆环形连接部,所述内连接部为圆环形连接部;和/或,
[0019]所述气囊腔整体呈扇环形设置。
[0020]在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按摩气囊还包括第二气囊体,所述第二气囊体连接于所述第二侧面,至少一所述气囊腔对应设置一所述第二气囊体,以在该气囊腔膨胀过程中,顶抵该第二气囊体,以将所述第二气囊体顶起。
[0021]在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每一所述气囊腔均对应设置有一所述气囊体。
[0022]在本技术一实施例中,至少两个所述气囊腔均对应设置有一所述气囊体;
[0023]所述按摩气囊还包括限位片,所述限位片开设有对应所述多个第二气囊体设置的多个限位孔,所述第二气囊体与所述第一片材的连接部设于所述限位孔内。
[0024]在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片材上设有与所述气囊腔连通的第一囊孔,所述第二气囊体上设有第二囊孔,所述第一囊孔的周缘部与所述第二囊孔的周缘部连接在一起,以使所述气囊腔与所述第二气囊体连通;所述第一囊孔的周缘部与所述第二囊孔的周缘部的连接部可活动地设于所述限位孔内。
[0025]在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按摩气囊还包括按摩头,所述按摩头连接于所述第二气囊体的近肤端。
[0026]在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按摩头包括连接于所述第二气囊体的近肤端的电极片。
[0027]本技术还提出一种按摩腰带,包括腰带本体和如上所述的按摩气囊,所述按摩气囊安装于所述腰带本体。
[0028]本技术技术方案通过采用将一个按摩气囊中的第一片材和第二片材层叠设置,其第一片材和第二片材的第一侧面和第三侧面部分固定连接,以在二者之间呈环状分布的多个气囊腔,以形成呈环状分布的多个小气囊。
[0029]由此,在使用过程中,可通过呈环状分布的多个小气囊同时膨胀,即,使每一个小气囊会有中间膨胀顶起较为凸出,边缘部位膨胀顶起的程度相对较小的情况,但是多个小气囊呈环状的排布形式,可以使得本技术的按摩气囊相较现有的气囊,在一个气囊的有限覆盖面积上,具有更多的接触部位,以能够形成更大的按摩区域,同时,由于是多个小
气囊(通过按摩件)对按摩部位进行多处支撑、按摩,因此在按摩过程中气囊更平稳,从而达到的按摩效果得到提升。
[0030]而且,在使用时,也可是多个小气囊分别独立鼓起,以形成按摩手法的多样性;即使其中一个小气囊鼓起,由于该多个小气囊连接在一起,其他小气囊也会对该鼓起的小气囊起到限位作用,从而使得在按摩过程中气囊姿态平稳。
[0031]而且,相较于单独设置多个独立气囊围合呈环状设置,本技术通过在第一片材与第二片材之间形成多个气囊腔而形成多个小气囊,至少可简化相应组装过程。
附图说明
[003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0033]图1为本技术按摩气囊一实施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0034]图2为图1中的按摩气囊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0035]图3为本技术又一实施例的按摩气囊的结构示意图;
[0036]图4为本技术再一实施例的按摩气囊的结构示意图;
[0037]图5为本技术又一实施例的按摩气囊的结构示意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按摩气囊,其特征在于,所述按摩气囊包括第一气囊体,所述第一气囊体包括第一片材和第二片材,所述第一片材包括第一侧面和与第一侧面相背对设置的第二侧面,所述第二片材包括第三侧面和与所述第三侧面相背对设置的第四侧面,所述第一片材和所述第二片材层叠设置,所述第一片材和所述第二片材之间形成有环状连接部及位于所述环状连接部内侧的多个分隔部,而使所述第一片材和第二片材之间形成有呈环状分布的多个气囊腔。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摩气囊,其特征在于,所述环状连接部为:所述第一片材和所述第二片材二者在边缘处固定连接形成的边缘连接部;所述第一片材和所述第二片材二者在非边缘处固定连接形成内连接部和所述多个分隔部,所述内连接部位于所述边缘连接部的内侧;所述分隔部在所述内连接部和所述边缘连接部之间延伸,所述多个分隔部在所述内连接部的周向间隔设置,以将所述内连接部和所述边缘连接部之间的空间分割形成所述多个气囊腔。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按摩气囊,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部包括在所述内连接部和所述边缘连接部之间延伸且间隔设置的至少两子分隔部,相邻的两所述子分隔部之间形成将相邻的两所述气囊腔连通的第一连通孔,和/或,位于端部的所述子分隔部与内连接部或边缘连接部间隔设置,以形成将相邻的两所述气囊腔连通的第二连通孔。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按摩气囊,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部的一端部与所述内连接部间隔设置,以形成连通相邻两气囊腔的第三连通孔;和/或,所述分隔部的另一端部与所述边缘连接部间隔设置,以形成连通相邻两气囊腔的第四连通孔。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按摩气囊,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连接部整体呈片状设置;或者,所述内连接部为环形连接部。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按摩气囊,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部整体呈长条状,多个所述分隔部呈放射状间隔环绕所述内连接部设置。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成洋余林蔚张丹彦
申请(专利权)人:未来穿戴健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