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球环境下的充气填压式防护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645023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25 10:11
月球环境下的充气填压式防护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了解决月面探测设备或舱体在大温差、强辐射和微流星体侵袭的条件下,无法得到有效掩蔽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月球环境下的充气填压式防护结构中的气肋单元组件包括气肋单元盒、多个气肋和液态压缩气体储藏罐,向气肋气腔中充气,展开的气肋呈拱形管体,气肋的管体内部填充有填充物,在气肋的外表面覆盖有防护瓦,液态压缩气体储藏罐安装在气肋单元盒中,拉索组件包括张拉杆件、拉索套环、固定锁扣和多条拉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充气填压式防护结构模块,展开形式为充气自展开,轻质便于运输,折叠比大。利用月壤砂浆灌装与月壤防护瓦烧结,为月面探测设备或舱体提供防护。面探测设备或舱体提供防护。面探测设备或舱体提供防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月球环境下的充气填压式防护结构


[0001]本技术属于月球建筑工程
,具体涉及一种充气填压式防护结构模块。

技术介绍

[0002]我国探月工程规划为“无人月球探测”、“载人登月”和“建立月球科研站”(“探、登、驻”)三个阶段。目前已完成“无人月球探测”阶段的“绕、落、回”三期任务,并于2021年联合俄罗斯共同发布《国际月球科研站路线图》,计划2035年前通过8次任务完成无人阶段科研站基本型。月球建筑工程是进行月球探索和开发的重要基础设施,是实现我国航天强国战略的重要标志,其主要功能在于为探月设备提供掩蔽空间,为航天员提供稳定生存环境,能够实现短期有人值守和长期自动运行。然而月球没有大气层保护,表面具有大温差、高真空、强辐射、长昼夜等特点,易受到太空陨石和微粒子的直接撞击,因此,无人探测设备与载人舱体等需要建设防护结构从而保障设备顺利运行、人员安全驻留。在此背景下,适时开展有关月球建筑工程技术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为了解决月面探测设备或舱体在大温差、强辐射和微流星体侵袭的条件下,无法得到有效掩蔽的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月球环境下的充气填压式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月球环境下的充气填压式防护结构包括拉索组件、气肋单元组件、拉杆底座(5)、气肋底座(18)、填充物(11)和防护瓦(12),气肋单元组件包括两个气肋单元盒(14)、两个液态压缩气体储藏罐(15)和多个气肋,两个气肋单元盒(14)之间设置有多个气肋,气肋包括气肋内膜(8)和气肋外膜(10),气肋内膜(8)和气肋外膜(10)形成管壁,管壁中空形成气肋气腔(9),向气肋气腔(9)中充气,展开的气肋呈拱形管体,气肋的管体内部填充有填充物(11),在气肋的外表面覆盖有防护瓦(12);每个气肋单元盒(14)中安装有一个液态压缩气体储藏罐(15),液态压缩气体储藏罐(15)的出气口与气肋的气肋气腔(9)相连通;通过月壤烧结形成气肋底座(18),气肋单元组件安装于气肋底座(18)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文特李书颀江家扬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工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