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三维场景系统的空间扩展方法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644973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25 10:1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三维场景系统的空间扩展方法及装置,通过为物体容器封装的物体模型所围合的内部空间创建一个拟交互空间范围,通过创建的唯一标识来确认是位于一个交互空间内的物体容器,从而扩大了原围合内部空间大小的限制,当这些热点的所围合的内部空间中聚集的物体容器越来越多时,只需为拥有该热点的所围合的内部空间的物体容器创建拟交互空间范围,即可提高这些热点的所围合的内部空间的容量,提高空间范围的利用率。提高空间范围的利用率。提高空间范围的利用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三维场景系统的空间扩展方法及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计算机软件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三维场景系统的空间扩展方法及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三维场景系统的不断发展,包括:虚拟现实系统、仿真系统、元宇宙系统等,使用物体容器保存物体模型的方式会逐渐增加。
[0003]在实际使用中,三维场景系统中物体容器封装的物体模型所围合的内部空间会占用三维场景系统的一定空间,围合的内部空间可容纳其他物体容器模型,由于围合的内部空间受到该物体模型所占用三维场景系统空间的限制,无法在超过该物体容器模型所占用三维场景系统的空间范围内容纳其他物体容器,物体模型所围合的内部空间利用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怎样提高物体模型所围合的内部空间利用率,提出了一种三维场景系统的空间扩展方法及装置。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三维场景系统的空间扩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在三维场景系统中,为需要在物体容器封装的物体模型所围合的内部空间可容纳其他物体容器的这种物体容器创建拟交互空间范围,将创建有拟交互空间范围的物体容器称为场所物体容器,所述拟交互空间范围为在三维场景系统中处于一个空间内的多个物体容器提供相互交互的空间范围;步骤2:其他物体容器通过所述三维场景系统感知位于拟交互空间范围内的各物体容器并进行交互。
[0006]进一步地,所述拟交互空间范围不受物体容器封装的物体模型所围合的内部空间大小的限制,拟交互空间范围的大小根据需要进行定义。
[0007]进一步地,步骤1中创建拟交互空间范围的方法是:步骤1.1:场所物体容器向所述三维场景系统申请拟交互空间范围;步骤1.2:所述三维场景系统根据申请的拟交互空间范围的大小赋予提出申请的物体容器,并为该拟交互空间范围创建唯一标识。
[0008]进一步地,所述三维场景系统将申请有拟交互空间范围的场所物体容器、申请到的拟交互空间范围以及拟交互空间范围唯一标识的对应关系保存到数据库中。
[0009]进一步地,步骤2中其他物体容器通过所述三维场景系统感知位于拟交互空间范围内的各物体容器的方法是:步骤2.1:所述三维场景系统持续检查物体容器的位置坐标,判断物体容器的位置坐标是否是通过场所物体容器封装的物体模型所围合的内部空间入口进入围合的空间范围内,若是,则三维场景系统将该场所物体容器对应的拟交互空间范围唯一标识反馈给所
述物体容器;步骤2.2:三维场景系统获取拟交互空间范围内持有相同唯一标识的各物体容器的输入输出接口反馈给拟交互的物体容器,拟交互的物体容器根据得到的拟交互空间范围内拥有相同唯一标识的物体容器的输入输出接口与拟交互空间范围内的其他物体容器进行交互。
[0010]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三维场景系统的空间扩展装置,包括以下模块:拟交互空间创建模块:用于在三维场景系统中,为需要在物体容器封装的物体模型所围合的内部空间可容纳其他物体容器的这种物体容器创建拟交互空间范围,将创建有拟交互空间范围的物体容器称为场所物体容器,所述拟交互空间范围为在在三维场景系统中处于一个空间内的多个物体容器提供相互交互的空间范围;交互模块:用于其他物体容器通过所述三维场景系统感知位于拟交互空间范围内的各物体容器并进行交互。
[0011]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三维场景系统的空间扩展方法及装置,通过为物体容器封装的物体模型所围合的内部空间创建一个拟交互空间范围,通过创建的唯一标识来确认是位于一个交互空间内的物体容器,从而扩大了原围合内部空间大小的限制,当这些热点的所围合的内部空间中聚集的物体容器越来越多时,只需为拥有该热点的所围合的内部空间的物体容器创建拟交互空间范围,即可提高这些热点的所围合的内部空间的容量,提高空间范围的利用率。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专利技术系统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4]图1示出了本专利技术一种三维场景系统的空间扩展方法的具体实施例,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在三维场景系统中,为需要在物体容器封装的物体模型所围合的内部空间可容纳其他物体容器的这种物体容器创建拟交互空间范围,将创建有拟交互空间范围的物体容器称为场所物体容器,所述拟交互空间范围为在三维场景系统中处于一个空间内的多个物体容器提供相互交互的空间范围。
[0015]本实施例中提到的三维场景系统为数字化三维虚拟现实系统,物体容器为物体容器镜像在容器集群中运行后所得到的容器。所述物体容器镜像为将构成三维场景系统的三维场景物体模型数据封装后得到的容器镜像。构建容器镜像软件使用Docker容器管理软件,所述三维场景系统的三维场景物体包括环境物体及人物角色等,例如:虚拟人物、建筑、植物、动物、空气、海洋、地貌等。三维场景的三维物体模型数据包括:物理属性数据、3D模型数据、材质数据、贴图数据等。将该物体模型数据封装到物体容器镜像中,通过Docker容器
管理软件提供的dockerfile方式构建成物体容器镜像。使用Kubernetes容器编排软件运行容器集群,在容器集群中通过Kubernetes容器编排软件提供的控制器的方式运行物体容器镜像在Pod实例中得到物体容器。各物体容器使用所述三维场景系统的客户端软件通过HTTP协议连接所述三维场景系统。
[0016]本实施例中,拟交互空间范围是使用三维坐标表示的空间范围。拟交互空间范围使用长方体空间范围,使用长方体的八个顶点的三维坐标表示所述拟交互空间范围。创建拟交互空间范围的方法是:步骤1.1:场所物体容器向所述三维场景系统申请拟交互空间范围;步骤1.2:所述三维场景系统根据申请的拟交互空间范围的大小赋予提出申请的物体容器,并为该拟交互空间范围创建唯一标识。
[0017]本实施例中,拟交互空间范围不受物体容器封装的物体模型所围合的内部空间大小的限制,拟交互空间范围的大小根据需要进行定义。通过这种创建拟交互空间范围的扩容方式,避免了受围合的内部空间大小的限制,提高了空间范围的利用率。尤其是一些热点的物体容器,比如电影院实际的围合空间为10m*10m*10m,如指定的拟交互空间为100m*100m*100m,那么从电影院外面看还是10m*10m*10m的占地,进入内部实际可以使用是100m*100m*100m的空间,电影院内部围合的空间受物体容器创建时的大小限制,那么位于电影院内的物体容器在进入电影院这个物体容器围合的空间内部时,各物体容器由于有一定的空间大小,所以不能容纳更多的物体容器进来。因此,根据需要申请一定的拟交互空间范围,一般申请的拟交互空间范围设定的比围合的空间范围要大,从而可以容纳更多的物体容器,突破了围合空间实际大小的限制,提高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三维场景系统的空间扩展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在三维场景系统中,为需要在物体容器封装的物体模型所围合的内部空间可容纳其他物体容器的这种物体容器创建拟交互空间范围,将创建有拟交互空间范围的物体容器称为场所物体容器,所述拟交互空间范围为在三维场景系统中处于一个空间内的多个物体容器提供相互交互的空间范围;步骤2:其他物体容器通过所述三维场景系统感知位于拟交互空间范围内的各物体容器并进行交互。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间扩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拟交互空间范围不受物体容器封装的物体模型所围合的内部空间大小的限制,拟交互空间范围的大小根据需要进行定义。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间扩展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创建拟交互空间范围的方法是:步骤1.1:场所物体容器向所述三维场景系统申请拟交互空间范围;步骤1.2:所述三维场景系统根据申请的拟交互空间范围的大小赋予提出申请的场所物体容器,并为该拟交互空间范围创建唯一标识。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间扩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三维场景系统将申请有拟交互空间范围的场所物体容器、申请到的拟交互空间范围以及拟交互空间范围唯一标识的对应关系保存到数据库中。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伟华刘井山梅进樊宇
申请(专利权)人:梯度云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