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申请涉及胶粘剂的生产领域,具体公开了高性能丙烯酸酯结构胶粘剂及其生产工艺。一种高性能丙烯酸酯结构胶粘剂,包括A组分和B组分,所述A组分的原料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甲基丙烯酸甲酯30~40份、丙烯酸40~50份、丁腈橡胶10~20份、含磷丙烯酸酯乳液30~40份、引发剂20~30份;所述B组分的原料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甲基丙烯酸甲酯30~40份、环氧丙烯酸酯20~30份、阻聚剂10~20份。一种高性能丙烯酸酯结构胶粘剂的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将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丁腈橡胶、含磷丙烯酸酯乳液、引发剂搅拌均匀,得到A组分;将甲基丙烯酸甲酯、环氧丙烯酸酯、阻聚剂搅拌均匀,得到B组分。得到B组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高性能丙烯酸酯结构胶粘剂及其生产工艺
[0001]本申请涉及胶粘剂的生产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高性能丙烯酸酯结构胶粘剂及其生产工艺。
技术介绍
[0002]胶粘剂用于将同质或异质物体表面进行粘连,具有应力分布连续,重量轻,或密封,多数工艺温度低等特点。胶接特别适用于不同材质、不同厚度、超薄规格和复杂构件的连接。胶接近代发展最快,应用行业极广。通常在金属与非金属的粘接时,利用AB胶进行粘接,但是一般的金属表面由于存在一些油污,从而导致粘接强度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提高胶粘剂的粘接强度,本申请提供一种高性能丙烯酸酯结构胶粘剂及其生产工艺。
[0004]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高性能丙烯酸酯结构胶粘剂,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高性能丙烯酸酯结构胶粘剂,包括A组分和B组分,所述A组分的原料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甲基丙烯酸甲酯30~40份、丙烯酸40~50份、丁腈橡胶10~20份、含磷丙烯酸酯乳液30~40份、引发剂20~30份;所述B组分的原料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甲基丙烯酸甲酯30~40份、环氧丙烯酸酯20~30份、阻聚剂10~20份。
[000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A组分和B组分混合,得到丙烯酸酯结构胶粘剂,环氧丙烯酸酯可以较好的溶解在丙烯酸酯结构胶粘剂中,起到增稠作用,且还具有一定的分散作用,使得胶粘剂中的各组分混合均匀,提高胶粘剂的粘接效果;含磷丙烯酸酯乳液不仅可以对金属表面的油污进行预处理,还能促进丙烯酸酯结构胶的快速形成,因此提高了胶粘剂的粘接强度。
[0006]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所述含磷丙烯酸酯乳液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丁酯、丙烯酸混合均匀,得到滴液;将甲基丙烯酸酯基烷氧基磷酸酯和乳化剂加入到水中,得到母液;将滴液滴加到母液中,分散,得到预液;将缓冲剂加入水中,得到缓冲液,在70
‑
90℃下,向缓冲液中滴加预液和引发剂水溶液,乳化,得到含磷丙烯酸酯乳液。
[000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以上方法,制得的含磷丙烯酸酯乳液对金属表面油污的处理效果较好。
[0008]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所述滴液中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丁酯、丙烯酸的重量比为1:1:(0.02
‑
0.08)。
[00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申请中进一步限定了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丁酯、丙烯酸的配比,从而提高了制得含磷丙烯酸酯乳液的纯度。
[0010]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所述乳化剂包括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和聚氧乙烯醚组
成的混合物。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具有良好的表面活性,亲水性较强,可以达到较好的乳化作用;聚氧乙烯醚具有一定的分散作用,使得含磷丙烯酸酯乳液中的各组分混合均匀,从而提高了制得含磷丙烯酸酯乳液的质量。
[0012]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所述母液中乳化剂的质量分数为2
‑
4wt%。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申请中进一步限定了母液中乳化剂的质量分数,使得含磷丙烯酸酯乳液中的各组分分散均匀,提高了含磷丙烯酸酯乳液的稳定性。
[0014]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所述引发剂包括对苯二酚。
[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苯二酚在起到引发作用的同时,还能提高制得胶粘剂的抗老化性能。
[0016]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所述阻聚剂包括三乙胺。
[00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三乙胺不仅具有较好的阻聚效果,还能提高制得胶粘剂的防腐性能。
[0018]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高性能丙烯酸酯结构胶粘剂的生产工艺,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高性能丙烯酸酯结构胶粘剂的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A组分:将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丁腈橡胶、含磷丙烯酸酯乳液、引发剂加入反应釜中,搅拌混合均匀,得到A组分;B组分:将甲基丙烯酸甲酯、环氧丙烯酸酯、阻聚剂加入反应釜中,搅拌混合均匀,得到B组分。
[00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A组分和B组分混合,得到粘接效果较好的胶粘剂。
[0020]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本申请中将A组分和B组分混合,得到丙烯酸酯结构胶粘剂,环氧丙烯酸酯可以较好的溶解在丙烯酸酯结构胶粘剂中,起到增稠作用,且还具有一定的分散作用,使得胶粘剂中的各组分混合均匀,提高胶粘剂的粘接效果;含磷丙烯酸酯乳液不仅可以对金属表面的油污进行预处理,还能促进丙烯酸酯结构胶的快速形成,因此提高了胶粘剂的粘接强度;2.本申请中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具有良好的表面活性,亲水性较强,可以达到较好的乳化作用;聚氧乙烯醚具有一定的分散作用,使得含磷丙烯酸酯乳液中的各组分混合均匀,从而提高了制得含磷丙烯酸酯乳液的质量;3.本申请中的方法,将A组分和B组分混合,得到粘接效果较好的胶粘剂。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2]实施例中所有原料均可通过市售获得。其中环氧丙烯酸酯CAS号:71281
‑
65
‑
7。
[0023]制备例制备例1制备例1提供了一种含磷丙烯酸酯乳液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丁酯、丙烯酸混合均匀,得到滴液;其中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丁酯、丙烯酸的重量比为1:1:0.01;
将甲基丙烯酸酯基烷氧基磷酸酯和乳化剂加入到水中,搅拌均匀,得到母液;将滴液滴加到母液中,搅拌分散20min,得到预液;其中母液中甲基丙烯酸酯基烷氧基磷酸酯的质量分数为3wt%,乳化剂的质量分数为2wt%,且乳化剂包括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和聚氧乙烯醚组成的混合物,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和聚氧乙烯醚的重量比为2:1;将缓冲剂加入水中,得到缓冲液,其中缓冲剂为碳酸氢钠,且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为6wt%;将过硫酸钾加入到水中,得到引发剂水溶液,其中过硫酸钾的重量为甲基丙烯酸甲酯和丙烯酸丁酯重量和的0.6%;在80℃下,向缓冲液中滴加预液和引发剂水溶液,乳化1.5h,得到含磷丙烯酸酯乳液。
[0024]制备例2制备例2与制备例1的区别在于,滴液中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丁酯、丙烯酸的重量比为1:1:0.02,其余步骤与制备例1相一致。
[0025]制备例3制备例3与制备例1的区别在于,滴液中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丁酯、丙烯酸的重量比为1:1:0.05,其余步骤与制备例1相一致。
[0026]制备例4制备例4与制备例1的区别在于,滴液中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丁酯、丙烯酸的重量比为1:1:0.08,其余步骤与制备例1相一致。
[0027]制备例5制备例5与制备例1的区别在于,滴液中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丁酯、丙烯酸的重量比为1:1:0.1,其余步骤与制备例1相一致。
[0028]制备例6制备例6与制备例3的区别在于,母液中乳化剂的质量分数为3wt%,其余步骤与制备例3相一致。
[0029]制备例7制备例7与制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性能丙烯酸酯结构胶粘剂,包括A组分和B组分,其特征在于:所述A组分的原料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甲基丙烯酸甲酯30~40份、丙烯酸40~50份、丁腈橡胶10~20份、含磷丙烯酸酯乳液30~40份、引发剂20~30份;所述B组分的原料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甲基丙烯酸甲酯30~40份、环氧丙烯酸酯20~30份、阻聚剂10~20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性能丙烯酸酯结构胶粘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含磷丙烯酸酯乳液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丁酯、丙烯酸混合均匀,得到滴液;将甲基丙烯酸酯基烷氧基磷酸酯和乳化剂加入到水中,得到母液;将滴液滴加到母液中,分散,得到预液;将缓冲剂加入水中,得到缓冲液,在70
‑
90℃下,向缓冲液中滴加预液和引发剂水溶液,乳化,得到含磷丙烯酸酯乳液。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性能丙烯酸酯结构胶粘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滴液中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丁酯、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瑞明,温卫锋,
申请(专利权)人:常熟市江南粘合剂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