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低姿匍匐训练器
[0001]本技术属于体能训练设施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低姿匍匐训练器。
技术介绍
[0002]匍匐前进属于军事技能训练的科目之一,其对训练人员肢体姿势要求较高,目前很多新兵在进行匍匐前进的训练时,其姿势难以协调一致,而一旦姿势不对,则匍匐前进的速率也很难提升,故其通常需要花较长时间进行相应的科目训练,而目前也未见有相关辅助训练设备的报道。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提供了可绑缚在训练人员身体上,对训练人员的姿势进行校正的低姿匍匐训练器。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低姿匍匐训练器,包括头部压杆、背部骨架、两个上肢骨架和两个下肢骨架,所述背部骨架沿前后方向设置,所述头部压杆沿前后方向设置,且其后端与所述背部骨架的前端中部上下摆转连接,且其摆转连接处设有第一扭簧,所述第一扭簧的弹力用以驱动所述头部压杆趋于向下摆转,两个所述上肢骨架分别转动安装在所述背部骨架前端的两侧,两个所述下肢骨架分别转动安装在所述背部骨架后端的两侧,所述背部骨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低姿匍匐训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头部压杆(1)、背部骨架(2)、两个上肢骨架(3)和两个下肢骨架(4),所述背部骨架(2)沿前后方向设置,所述头部压杆(1)沿前后方向设置,且其后端与所述背部骨架(2)的前端中部上下摆转连接,且其摆转连接处设有第一扭簧,所述第一扭簧的弹力用以驱动所述头部压杆(1)趋于向下摆转,两个所述上肢骨架(3)分别转动安装在所述背部骨架(2)前端的两侧,两个所述下肢骨架(4)分别转动安装在所述背部骨架(2)后端的两侧,所述背部骨架(2)置于训练人员的背部,两个所述上肢骨架(3)分别绑缚在训练人员的两个上肢上,两个所述下肢骨架(4)分别绑缚在训练人员的两个下肢上,所述头部压杆(1)贴合在训练人员的后脑勺,其用以将训练人员的头部向下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姿匍匐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背部骨架(2)包括前脊骨杆(21)、后脊骨杆(22)、肩杆(23)和腰杆(24),所述前脊骨杆(21)和后脊骨杆(22)均沿前后方向设置,且所述后脊骨杆(22)的前端与所述前脊骨杆(21)的后端竖向摆转连接,所述肩杆(23)沿左右方向水平设置,且所述前脊骨杆(21)的前端与所述肩杆(23)长度方向对应的中部垂直连接,所述腰杆(24)沿左右方向水平设置,且其后端与所述腰杆(24)长度方向对应的中部垂直连接,所述头部压杆(1)与所述肩杆(23)长度方向对应的中部摆转连接,所述肩杆(23)的两端均向下弯曲,且两个所述上肢骨架(3)与所述肩杆(23)两端的前后摆转连接,两个所述下肢骨架(4)与所述后脊骨杆(22)的后端通过尾臀连接件(5)活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低姿匍匐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头部压杆(1)包括前压杆(11)和后压杆(12),所述前压杆(11)和后压杆(12)均沿前后方向设置,所述前压杆(11)的后端与所述后压杆(12)的前端竖向摆转连接,且二者摆转连接处设有第二扭簧,所述后压杆(12)的后端与所述肩杆(23)长度方向对应的中部摆转连接,所述后压杆(12)的后端构成所述头部压杆(1)的后端,所述第二扭簧的弹力用以驱动所述前压杆(11)相对于所述后压杆(12)趋于向下摆转,所述前压杆(11)和后压杆(12)均用以贴压在所述训练人员的后脑勺处。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低姿匍匐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肢骨架(3)包括上臂关节(31)、下臂关节(32)和第一滑杆(33),所述上臂关节(31)和下臂关节(32)均为直条形的U形件,所述上臂关节(31)竖向设置,且其槽口朝前,两个所述上臂关节(31)相互远离一侧的上端分别与所述肩杆(23)的对应端前后摆转连接,所述下臂关节(32)沿前后方向设置,且其槽口朝上,每个所述下臂关节(32)的后端与对应所述上臂关节(31)的下端摆转连接,所述第一滑杆(33)的一端与对应所述上臂关节(31)一侧的中部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滑杆(33)的另一端与对应所述下臂关节(32)对应侧的中部前后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滑杆(33)用以对所述下臂关节(32)相对于所述上臂关节(31)的摆转角度进行限位,所述训练人员的上臂和下臂分别嵌入在所述上臂关节(31)和下臂关节(32)的槽内,且所述上臂关节和下臂关节(32)分别绑缚在所述训练人员的上臂和下臂上。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低姿匍匐训练器,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闵银星,董沛林,刘琦峰,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步兵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