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陆空两栖柱形无人机及其操控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643057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25 10:0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陆空两栖柱形无人机及其操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上部无人机(1)和下部无人机(2),上部无人机(1)和下部无人机(2)结构相同;所述上部无人机(1)包括无人机外壳(9);所述无人机外壳(9)呈半柱形,其矩形面上设置有连接装置;所述上部无人机(1)和下部无人机(2)通过连接装置连接成在陆地滚动的圆柱体;断开连接装置,上部无人机(1)和下部无人机(2)分离独立飞行。能在使用过程中实现自动拼接与分解,节省时间,提高使用效率,可以在开阔空间和狭窄区域实现飞行和滚动的模态切换,满足更多的场地使用需求和任务需求。满足更多的场地使用需求和任务需求。满足更多的场地使用需求和任务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陆空两栖柱形无人机及其操控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陆空两栖的柱形无人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陆空两栖的柱形结构无人机及其操控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无人机是利用无限电遥控设备和自备的程序控制装置操作的不载人飞行器。旋翼无人机包括装载所必须部件的结构,以及可选择的桨叶保护结构,需要体现集成化、轻量化的要求,提高动力性,增加续航时间,减少对旋翼工作的干扰。
[0003]多模块无人机一种类型是在一个设备上部件可以进行更换,以满足不同功能需求;另一种是多架无人机进行拼接组合,以满足不同场景和任务需求。现有无人机不能满足不同场景下的任务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目前无人机无法满足不同场景下的任务需求,提供了一种陆空两栖柱形无人机及其操控方法,能在使用过程中实现自动拼接与分解,节省时间,提高使用效率,可以在开阔空间和狭窄区域实现飞行和滚动的模态切换,满足更多的场地使用需求和任务需求。
[0005]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一种陆空两栖柱形无人机,包括上部无人机和下部无人机,上部无人机和下部无人机结构相同;所述上部无人机包括无人机外壳;所述无人机外壳呈半柱形,其矩形面上设置有连接装置;所述上部无人机和下部无人机通过连接装置连接成在陆地滚动的圆柱体;断开连接装置,上部无人机和下部无人机分离独立飞行。
[0007]进一步的,所述上部无人机的矩形面上设有电机桨叶,电机桨叶数量为四个,且平均分布在矩形面上。
[0008]进一步的,所述连接装置为电磁铁或机械连接结构,分别设置在矩形面四个边角处。
[0009]进一步的,所述上部无人机的弧形面外壳上设置有配重块。
[0010]进一步的,所述上部无人机还设置有驱动用的动力装置、拍摄用的摄像头和航电设备。
[0011]进一步的,所述无人机外壳为镂空的。
[0012]本专利技术还包括一种陆空两栖柱形无人机的操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3]通过控制器控制上部无人机和下部无人机间的电磁铁通电,连接上部无人机和下部无人机成为一个圆柱体,切换为滚动模式;
[0014]当无人机需要起飞时,通过控制器控制上部无人机和下部无人机间的电磁铁断电,上部无人机与下部无人机分离,切换为飞行模式;分离后无人机无需改变姿态起飞。
[0015]进一步的,所述操控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0016]处于滚动模式下的两个无人机根据自身姿态传感器,判断当前处于圆柱体前进方法的偏前方或偏后方;
[0017]处于偏后方的无人机,在自身姿态倾斜超过15度时,转动靠前进方向的两个电机桨叶;倾斜超过30度时,转动四个电机桨叶;电机转动速度由遥控器控制。
[0018]进一步的,所述操控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0019]处于飞行模式下的两个无人机,控制上部的无人机起飞,再控制下部的无人机起飞;若两个无人机分别置于地面时,分别起飞,不考虑起飞顺序。
[0020]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1]1、一种陆空两栖柱形无人机及其操控方法,通过电磁铁进行吸合拼接后可以进行滚动,也可以自动分解成两个无人机执行单独任务,可根据场景和任务需要切换不同的任务模式,在野外作战、环境检测、水文测量、航拍测绘、森林灾害警、边境巡逻、军事侦察等任务中具备较大优势;
[0022]2、一种陆空两栖柱形无人机及其操控方法,柱形无人机的两个1/2柱形无人机的结构、尺寸、功能完全相同,可替代性强,在使用过程中可以实现快速拼接,操作简单,节省时间;
[0023]3、一种陆空两栖柱形无人机及其操控方法,柱形无人机的外壳采用一体化设计,安装方便,同时可以在飞行中具备一定的保护功能。
附图说明
[0024]图1为一种陆空两栖柱形无人机及其操控方法的柱形无人机整体结构图。
[0025]图2为一种陆空两栖柱形无人机及其操控方法的分解后柱形无人机整体结构图。
[0026]图3为一种陆空两栖柱形无人机及其操控方法的分解后柱形无人机外壳结构图。
[0027]附图标记:1

上部无人机,2

下部无人机,3

动力装置,4

无人机机架,5

电机桨叶,6

电磁铁,7

摄像头,8

航电设备,9

无人机外壳,10

配重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28]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
……”
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0029]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特征和性能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0030]如图1

3所示,一种陆空两栖柱形无人机,包括上部无人机1和下部无人机2,上部无人机1和下部无人机2结构相同;所述上部无人机1包括无人机外壳9;所述无人机外壳9呈半柱形,其矩形面上设置有连接装置;所述上部无人机1和下部无人机2通过连接装置连接成在陆地滚动的圆柱体;断开连接装置,上部无人机1和下部无人机2分离独立飞行。
[0031]所述上部无人机1的矩形面上设有电机桨叶5,电机桨叶5数量为四个,且平均分布
在矩形面上。
[0032]所述连接装置为电磁铁6或机械连接结构,分别设置在矩形面四个边角处。
[0033]所述上部无人机1的弧形面外壳上设置有配重块10。
[0034]所述上部无人机1还设置有驱动用的动力装置3、拍摄用的摄像头7和航电设备8。
[0035]所述无人机外壳9为镂空的。
[0036]还包括一种陆空两栖柱形无人机的操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37]通过控制器控制上部无人机和下部无人机间的电磁铁通电,连接上部无人机和下部无人机成为一个圆柱体,切换为滚动模式;
[0038]当无人机需要起飞时,通过控制器控制上部无人机和下部无人机间的电磁铁断电,上部无人机与下部无人机分离,切换为飞行模式;分离后无人机无需改变姿态起飞。
[0039]处于滚动模式下的两个无人机根据自身姿态传感器,判断当前处于圆柱体前进方法的偏前方或偏后方;
[0040]处于偏后方的无人机,在自身姿态倾斜超过15度时,转动靠前进方向的两个电机桨叶;倾斜超过30度时,转动四个电机桨叶;其余情况电机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陆空两栖柱形无人机,其特征在于,包括上部无人机(1)和下部无人机(2),上部无人机(1)和下部无人机(2)结构相同;所述上部无人机(1)包括无人机外壳(9);所述无人机外壳(9)呈半柱形,其矩形面上设置有连接装置;所述上部无人机(1)和下部无人机(2)通过连接装置连接成在陆地滚动的圆柱体;断开连接装置,上部无人机(1)和下部无人机(2)分离独立飞行。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陆空两栖柱形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无人机(1)的矩形面上设有电机桨叶(5),电机桨叶(5)数量为四个,且平均分布在矩形面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陆空两栖柱形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装置为电磁铁(6)或机械连接结构,分别设置在矩形面四个边角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陆空两栖柱形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无人机(1)的弧形面外壳上设置有配重块(10)。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陆空两栖柱形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无人机(1)还设置有驱动用的动力装置(3)、拍摄用的摄像头(7)和航电设备(8)。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陆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志浩李玉蓉张羿迪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云南创新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