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充液式线圈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642782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25 10: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磁共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充液式线圈组件,包括:射频线圈,所述射频线圈包括壳体和设置在所述壳体中的多个线圈单元,所述壳体环绕形成容纳腔,所述容纳腔用于容纳检测扫描对象的局部区域;在所述壳体的内壁上分布设置有若干个液囊,在所述壳体的外部设置有与液囊相对应的液源,所述液源通过不同的导管分别与各个液囊连接,在所述导管上设置有加压泵;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通过对液囊中注入不同量的液体,来改善善B1场,从而满足不同的B1场需求。场需求。场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充液式线圈组件


[0001]本技术属于磁共振
,具体涉及一种充液式线圈组件。

技术介绍

[0002]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MR)作为重要的医疗影像设备,在重大疾病诊断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与同为应用断层成像技术的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Positr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PET)或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等其他设备相比,磁共振成像无需注射放射性同位素,安全性更高,可以广泛应用在颅脑、脊髓、神经、心血管、胸部、腹部、盆腔、骨骼关节、软组织等诊断领域。
[0003]近年来,随着超导磁体和成像技术的不断革新,高场磁共振成像系统已获得长足发展,超导磁共振成像技术已经解决了超高场磁共振面临的许多挑战和局限,例如:双梯度线圈的采用使梯度系统的性能大大提高;新的磁体技术实现了全身检查所必需的大而有效的扫描视野;真空降噪技术等的应用有效解决了噪声问题;磁体的自屏蔽技术使磁体对场地的较高要求;脉冲序列的优化有效地控制了射频能量的吸收(Specific Absorption Rate,SAR),同时多通道相控阵线圈以及并行采集技术的成熟应用克服了大量数据的接收、传输及处理的瓶颈问题。高场磁共振,空间分辨率更高,诊断结果更为精准,在颅脑等重要器官精细成像诊断方面不可或缺。
[0004]然而,在高场磁共振环境下,成像图像对扫描肢体的运动十分敏感。而且,高场磁共振系统B1场较难实现类似低场磁共振系统B1场的高均匀度,通常要求受扫描肢体尽可能位于均匀性较好的B1场中心。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充液式线圈组件。
[0006]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充液式线圈组件,包括射频线圈;
[0008]所述射频线圈,包括壳体和设置在所述壳体中的多个线圈单元,所述壳体环绕形成容纳腔,所述容纳腔用于容纳检测扫描对象的局部区域;
[0009]在所述壳体的内壁上分布设置有若干个液囊,在所述壳体的外部设置有与液囊相对应的液源,所述液源通过不同的导管分别与各个液囊连接,在所述导管上设置有加压泵。
[0010]进一步,所述液囊由设置在底部的底部液囊、设置在顶部的顶部液囊和设置在左右两侧的侧囊组成。
[0011]再进一步,所述液源中的液体为不包含氢质子的介质。
[0012]更进一步,所述液源中的液体为重水或者油。
[0013]更进一步,在所述底部液囊上设置有内凹区域,所述内凹区域对应检测扫描对象的后脑区域。
[0014]更进一步,设置在左右两侧的所述侧囊成条状,且所述侧囊沿所述容纳腔的轴线
方向延伸至射频线圈的边缘。
[0015]更进一步,在所述壳体上设置有多个通孔,所述导管通过所述通孔连通所述液囊的内部。
[0016]更进一步,所述射频线圈为头部接收线圈,所述壳体包括上壳体和与所述上壳体相配合的下壳体,且所述上壳体设置有开窗区域,设置在顶部的顶部液囊临近所述开窗区域设置。
[0017]更进一步,所述射频线圈为头



脊柱联合线圈;
[0018]多个所述线圈单元包括上半部分和下半部分;
[0019]所述上半部分包括头部线圈上单元;
[0020]所述下半部分包括依次连接的头部线圈下单元、颈部线圈单元和脊柱线圈单元;
[0021]所述液囊仅设置在头部线圈上单元和头部线圈下单元对应的位置。
[0022]更进一步,所述底部液囊、顶部液囊和侧囊均由乳胶材料制成。
[002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0024]本技术可通过对液囊中注入不同量的液体,来改善善B1场,从而满足不同的B1场需求;
[0025]本技术可通过液囊对患者的肢体起到固定作用,避免患者肢体的晃动对磁共振成像造成影响;
[0026]本技术可以通过控制液囊内的液体量,是患者肢体尽可能的位于场中心,扫描视野中心的区域磁场均匀性最好,该部分的成像质量也最优,保证成像质量;
[0027]本技术的液囊结构相比于原有的硬质结构对患者更为友好,可以使患者具有良好的舒适性;
[0028]本技术在底部液囊上设置有内凹区域,该内凹区域能够很好的贴合检测对象的后脑区域,一方面作为柔性支撑部件,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另一部分,底部液囊能够满足不同体型检测对象的使用,提高线圈组件的通用性;
[0029]本技术侧囊成条状,且侧囊沿容纳腔的轴线方向延伸至射频线圈的边缘,能够较大范围提高检测对象侧部的射频场均匀性;
[0030]本技术底部液囊、侧囊和顶部液囊采用乳胶材料制成,使其可以满足不同人的使用,另一方面可以减少弹性体橡胶气囊充气后的形变,从而避免使用次数过多发生较大的变形,充分的提升使用者的舒适性。
附图说明
[0031]图1为本技术壳体的剖视图;
[0032]图2为本技术液囊的位置示意图;
[0033]图3为本技术底部液囊的结构示意图;
[0034]图4为本技术侧囊的结构示意图;
[0035]图5为本技术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0036]图6为本技术上壳体和下壳体的安装示意图;
[0037]图7为本技术头



脊柱联合线圈的结构示意图;
[0038]图中,壳体—1、线圈单元—2、容纳腔—3、液源—4、导管—5、加压泵—6、液囊—7、
内凹区域—8、通孔—9、上壳体—101、下壳体—102、开窗区域—103、底部液囊—701、顶部液囊—702、侧囊—703。
具体实施方式
[0039]为了进一步阐述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说明。
[0040]在高场磁共振环境下,磁共振图像的质量对检测对象的肢体运动十分敏感;同时,为了实现图像的均匀度,检测对象的肢体还需尽可能位于扫描视场的中心。为解决前述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充液式线圈组件,能够适用于高场强的磁共振心痛中。壳体环绕形成容纳腔,该容纳腔用于容纳检测扫描对象的局部区域;容纳腔的内壁固定安装有一个或多个液囊,液囊可由柔性可变形的材质制成,具有良好的舒适性;液囊与外部的液源相连通,使用时采用液源对液囊进行充液,液源提供的液体可以改善高场磁共振系统中射频场(B1)的均匀性。
[0041]实施例1
[0042]一种充液式线圈组件,包括射频线圈;
[0043]所述射频线圈为头部接收线圈,包括壳体1和设置在所述壳体1中的线圈单元2,所述壳体1包括上壳体101和与所述上壳体101相配合的下壳体102,且所述上壳体101设置有开窗区域103,设置在顶部的顶部液囊702临近所述开窗区域103设置,所述壳体1环绕形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充液式线圈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射频线圈;所述射频线圈,包括壳体(1)和设置在所述壳体(1)中的多个线圈单元(2),所述壳体(1)环绕形成容纳腔(3),所述容纳腔(3)用于容纳检测扫描对象的局部区域;在所述壳体(1)的内壁上分布设置有若干个液囊(7),在所述壳体(1)的外部设置有与液囊(7)相对应的液源(4),所述液源(4)通过不同的导管(5)分别与各个液囊(7)连接,在所述导管(5)上设置有加压泵(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液式线圈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囊(7)由设置在底部的底部液囊(701)、设置在顶部的顶部液囊(702)和设置在左右两侧的侧囊(703)组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液式线圈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源(4)中的液体为不包含氢质子的介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充液式线圈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源(4)中的液体为重水或者油。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充液式线圈组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底部液囊(701)上设置有内凹区域(8),所述内凹区域(8)对应检测扫描对象的后脑区域。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充液式线圈组件,其特征在于,设置在左右两侧的所述侧囊(703)成条状,且所述侧囊(703)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怡宁冯逢陆凯华徐烽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