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氨酯树脂及其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642105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25 10:0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聚氨酯树脂及其制造方法。所述聚氨酯树脂的制造方法包括:一第一聚合物形成步骤,使一第一聚醚多元醇与一异氰酸酯反应而形成一第一聚合物;一第二聚合物形成步骤,使所述第一聚合物与一第二聚醚多元醇反应而形成一第二聚合物;以及一封端步骤,添加一封端剂于所述第二聚合物中以形成为一聚氨酯树脂。所述第一聚醚多元醇的羟基官能度小于所述第二聚醚多元醇的羟基官能度。所述第一聚醚多元醇的用量、所述第二聚醚多元醇的用量、及所述封端剂的用量之间的一用量比例是介于35:59:6至27:70:3之间。所述聚氨酯树脂的架桥度是介于2.2至2.5之间。据此,以改善现有的聚氨酯树脂有气泡过多、低温耐曲折性差、及气味差等问题。等问题。等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聚氨酯树脂及其制造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聚氨酯树脂及其制造方法,特别是涉及应用于车用皮革的一种聚氨酯树脂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一般来说,现有的聚氨酯树脂中,会添加有封端剂以避免现有的聚氨酯树脂中的异氰酸基(

NCO)在常温环境中产生反应。若是现有的聚氨酯树脂中的异氰酸基产生反应,则会使得现有的聚氨酯树脂无法提供原有的特性。
[0003]然而,为了避免上述缺陷,现有的聚氨酯树脂中会添加有过量的封端剂,进而造成了现有的聚氨酯树脂有气泡过多、低温耐曲折性差、及气味差等问题。
[0004]因此,如何改善现有的聚氨酯树脂及其制造方法,来克服上述的缺陷,已成为该项事业所欲解决的重要课题之一。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聚氨酯树脂及其制造方法,其能有效改善现有的聚氨酯树脂因为添加有过量的封端剂而有气泡过多、低温耐曲折性差、及气味差等问题。
[0006]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一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聚氨酯树脂的制造方法,其包括:一第一聚合物形成步骤,使一第一聚醚多元醇与一异氰酸酯反应而形成一第一聚合物;一第二聚合物形成步骤,使所述第一聚合物与一第二聚醚多元醇反应而形成一第二聚合物;其中,所述第一聚醚多元醇的羟基官能度小于所述第二聚醚多元醇的羟基官能度;以及一封端步骤,添加一封端剂于所述第二聚合物中以形成为一聚氨酯树脂;其中,所述第一聚醚多元醇的用量、所述第二聚醚多元醇的用量、及所述封端剂的用量之间的一用量比例是介于35:59:6至27:70:3之间;其中,所述聚氨酯树脂的架桥度是介于2.2至2.5之间。
[0007]优选地,基于所述聚氨酯树脂的总重为100wt%,所述第一聚醚多元醇的用量是介于25wt%至35wt%之间,所述异氰酸酯的用量是介于8wt%至14wt%之间,所述第二聚醚多元醇的用量是介于45wt%至65wt%之间,并且所述封端剂的用量是介于3wt%至6wt%之间。
[0008]优选地,于所述第二聚合物形成步骤中,还添加有一链延长剂,并且所述第一聚合物、所述第二聚醚多元醇及所述链延长剂共同反应而形成所述第二聚合物;其中,基于所述聚氨酯树脂的总重为100wt%,所述链延长剂的用量是介于0wt%至3wt%之间;其中,所述链延长剂是选自由乙二醇、1,4

丁二醇、及1,6

己二醇所组成的材料群组中的至少其中一种。
[0009]优选地,所述第一聚醚多元醇的羟基官能度为2,并且所述第二聚醚多元醇的羟基官能度为介于3至4之间。
[0010]优选地,所述第一聚醚多元醇的羟基官能度为2,并且所述第二聚醚多元醇的羟基官能度为3。
[0011]优选地,所述第一聚合物的数均分子量为介于10,000至20,000之间,并且所述第二聚合物的数均分子量为介于20,000至30,000之间。
[0012]优选地,所述第二聚醚多元醇进一步限定为一长链型聚醚多元醇,所述第二聚醚多元醇包含有多个重复单元,并且各个所述重复单元是选自由乙二醇、丙二醇、及丁二醇所组成的材料群组中的至少其中一种;其中,所述第二聚醚多元醇所包含的所述重复单元的数量是介于10至110之间。
[0013]优选地,所述第一聚醚多元醇是选自由聚乙二醇、聚丙二醇、及聚丁二醇所组成的材料群组中的至少其中一种,所述异氰酸酯是选自由亚甲基二苯基二异氰酸酯、甲苯二异氰酸酯、及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所组成的材料群组中的至少其中一种,并且所述第二聚醚多元醇是选自由聚乙二醇、聚丙二醇、及聚丁二醇所组成的材料群组中的至少其中一种。
[0014]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另外一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聚氨酯树脂,其包括:一第一聚醚多元醇;一异氰酸酯;一第二聚醚多元醇;其中,所述第一聚醚多元醇的羟基官能度小于所述第二聚醚多元醇的羟基官能度;以及一封端剂;其中,所述第一聚醚多元醇的用量、所述第二聚醚多元醇的用量、及所述封端剂的用量之间的一用量比例是介于35:59:6至27:70:3之间;其中,所述聚氨酯树脂的架桥度是介于2.2至2.5之间。
[0015]优选地,基于所述聚氨酯树脂的总重为100wt%,所述第一聚醚多元醇的用量是介于25wt%至35wt%之间,所述异氰酸酯的用量是介于8wt%至14wt%之间,所述第二聚醚多元醇的用量是介于45wt%至65wt%之间,并且所述封端剂的用量是介于3wt%至6wt%之间。
[0016]优选地,所述聚氨酯树脂还包含有一链延长剂;其中,基于所述聚氨酯树脂的总重为100wt%,所述链延长剂的用量是介于0wt%至3wt%之间;其中,所述链延长剂是选自由乙二醇、1,4

丁二醇、及1,6

己二醇所组成的材料群组中的至少其中一种。
[0017]优选地,所述第一聚醚多元醇的羟基官能度为2,并且所述第二聚醚多元醇的羟基官能度为介于3至4之间。
[0018]优选地,所述第一聚醚多元醇的羟基官能度为2,并且所述第二聚醚多元醇的羟基官能度为3。
[0019]优选地,所述第二聚醚多元醇进一步限定为一长链型聚醚多元醇,所述第二聚醚多元醇包含有多个重复单元,并且各个所述重复单元是选自由乙二醇、丙二醇、及丁二醇所组成的材料群组中的至少其中一种;其中,所述第二聚醚多元醇所包含的所述重复单元的数量是介于10至110之间。
[0020]优选地,所述第一聚醚多元醇是选自由聚乙二醇、聚丙二醇、及聚丁二醇所组成的材料群组中的至少其中一种,所述异氰酸酯是选自由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甲苯二异氰酸酯、及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所组成的材料群组中的至少其中一种,并且所述第二聚醚多元醇是选自由聚乙二醇、聚丙二醇、及聚丁二醇所组成的材料群组中的至少其中一种。
[0021]本专利技术的其中一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聚氨酯树脂及其制造方法,其能通过“所述第一聚醚多元醇的羟基官能度小于所述第二聚醚多元醇的羟基官能度”以及“所述第一聚醚多元醇的用量、所述第二聚醚多元醇的用量、及所述封端剂的用量之间的一用
量比例是介于35:59:6至27:70:3之间”的技术方案,以使得最终形成的聚氨酯述脂能具有气泡少、低温耐曲折性佳、及低气味等特性。
[0022]为使能更进一步了解本专利技术的特征及
技术实现思路
,请参阅以下有关本专利技术的详细说明与图式,然而所提供的图式仅用于提供参考与说明,并非用来对本专利技术加以限制。
附图说明
[0023]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聚氨酯树脂的制造方法的步骤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4][聚氨酯树脂及其制造方法][0025]参阅图1所示,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聚氨酯树脂的制造方法的步骤流程图。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聚氨酯树脂的制造方法。所述聚氨酯树脂的制造方法包含一第一聚合物形成步骤S110、一第二聚合物形成步骤S120、及一封端步骤S130。
[0026]于所述第一聚合物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聚氨酯树脂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聚氨酯树脂的制造方法包括:一第一聚合物形成步骤,使一第一聚醚多元醇与一异氰酸酯反应而形成一第一聚合物;一第二聚合物形成步骤,使所述第一聚合物与一第二聚醚多元醇反应而形成一第二聚合物;其中,所述第一聚醚多元醇的羟基官能度小于所述第二聚醚多元醇的羟基官能度;以及一封端步骤,添加一封端剂于所述第二聚合物中以形成为一聚氨酯树脂;其中,所述第一聚醚多元醇的用量、所述第二聚醚多元醇的用量、及所述封端剂的用量之间的一用量比例是介于35:59:6至27:70:3之间;其中,所述聚氨酯树脂的架桥度是介于2.2至2.5之间。2.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氨酯树脂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所述聚氨酯树脂的总重为100wt%,所述第一聚醚多元醇的用量是介于2.2wt%至2.5wt%之间,所述异氰酸酯的用量是介于8wt%至14wt%之间,所述第二聚醚多元醇的用量是介于45wt%至65wt%之间,并且所述封端剂的用量是介于3wt%至6wt%之间。3.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氨酯树脂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于所述第二聚合物形成步骤中,还添加有一链延长剂,并且所述第一聚合物、所述第二聚醚多元醇及所述链延长剂共同反应而形成所述第二聚合物;其中,基于所述聚氨酯树脂的总重为100wt%,所述链延长剂的用量是介于0wt%至3wt%之间;其中,所述链延长剂是选自由乙二醇、1,4

丁二醇、及1,6

己二醇所组成的材料群组中的至少其中一种。4.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氨酯树脂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聚醚多元醇的羟基官能度为2,并且所述第二聚醚多元醇的羟基官能度为介于3至4之间。5.依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聚氨酯树脂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聚醚多元醇的羟基官能度为2,并且所述第二聚醚多元醇的羟基官能度为3。6.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氨酯树脂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聚合物的数均分子量为介于10,000至20,000之间,并且所述第二聚合物的数均分子量为介于20,000至30,000之间。7.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氨酯树脂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聚醚多元醇进一步限定为一长链型聚醚多元醇,所述第二聚醚多元醇包含有多个重复单元,并且各个所述重复单元是选自由乙二醇、丙二醇、及丁二醇所组成的材料群组中的至少其中一种;其中,所述第二聚醚多元醇所包含的所述重复单元的数量是介于10至110之间。8.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氨酯树脂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聚醚多元醇是选自由乙二醇、丙二醇、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德超徐森煌周全
申请(专利权)人:南亚塑胶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