礁滩体识别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642080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25 10:08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礁滩体识别方法,包括:构建地层格架;基于地层格架内已钻井礁滩体储层与地震的对应关系,确定礁滩体多种敏感地震属性,并对多种敏感地震属性进行聚类分析,确定礁滩体定性分析结果;基于地层格架内测录井结果的岩石物理分析,确定礁滩体储层波阻抗值范围,进行波阻抗反演,对于礁滩体进行定量预测,确定礁滩体定量分析结果;基于礁滩体定性分析结果和礁滩体定量分析结果,确定地层格架内的礁滩体分布特征。通过该礁滩体识别方法,利用了测录井资料和地震资料,能够通过地震属性对礁滩体进行定性识别,通过波阻抗反演对礁滩体进行定量识别,使得礁滩体的识别更加准确。加准确。加准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礁滩体识别方法


[0001]本申请实施例涉及油藏开采
,尤其涉及一种礁滩体识别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滩相是重要的碳酸盐岩储层发育的沉积相类型,近年来,关于碳酸盐岩滩相油气勘探取得了一系列进展及油气发现,例如塔里木盆地奥陶系、四川盆地震旦系——寒武系以及海外阿姆河盆地中上侏罗统卡洛夫——牛津阶等多个大气田,均为滩相优质储层。由于滩相沉积岩性多变,受裂缝以及溶蚀等后期成岩改造作用影响,储层的纵横向非均质较强,因此礁滩体的识别及储层预测等较为困难。
[0003]现有的技术方案进行礁滩体识别,所应用的地层格架多为三级层序、地层组等纵向厚度较厚的地层单元,精度不高。但是在钻测井资料中,由于其纵向分辨率高,可知礁滩体的沉积纵向变化非常大,在精度低的地层格架内,这些变化信息将难以得到有效利用,进而降低了礁滩体识别的可靠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0005]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礁滩体识别方法,包括:
[0006]构建地层格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礁滩体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构建地层格架;基于所述地层格架内已钻井礁滩体储层与地震的对应关系,确定礁滩体多种敏感地震属性,并对多种所述敏感地震属性进行聚类分析,确定礁滩体定性分析结果;基于所述地层格架内测录井结果的岩石物理分析,确定礁滩体储层波阻抗值范围,进行波阻抗反演,对于礁滩体进行定量预测,确定礁滩体定量分析结果;基于所述礁滩体定性分析结果和所述礁滩体定量分析结果,确定所述地层格架内的礁滩体分布特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礁滩体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构建地层格架的步骤包括:基于合成地震记录及地震资料反射界面,确定顶界面和底界面;所述基于所述顶界面和所述底界面:对所述顶界面和所述底界面之间的区域进行标定,获取目的层段;通过测井曲线最大熵分析方法及连井对比,对目的层段进行小层划分对比;基于合成地震记录中的地震反射特征,在目的层段中确定多个第一中间层;通过地震沉积学地层切片方法,在多个第一中间层之间设置第二中间层;将所述顶界面和所述底界面之间的区域作为目的层段。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礁滩体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中间层的厚度为30m至40m。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礁滩体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地震沉积学地层切片方法,在多个第一中间层之间设置第二中间层的步骤包括:对相邻两个第一中间层的区域进行等分,以在相邻两个中间层设置第二中间层。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礁滩体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地层格架内已钻井礁滩体储层与地震的对应关系,确定礁滩体多种敏感地震属性,并对多种所述敏感地震属性进行聚类分析的步骤包括:利用已钻井礁滩体与地震的对应关系,确定礁滩体地震反射特征;利用目的层段相邻的第一中间层和第二中间层作为目的层段各小层顶底面进行约束,提取目的层段各小层的地震多属性;利用礁滩体地震反射特征及各属性平面分布特征,确定礁滩体多种敏感地震属性;将所述各小层地震多敏感属性进行聚类,获取到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嘉鹏程晓东范乐元郭凯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集团测井有限公司中油测井技术服务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