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碎屑岩砂体结构的地震预测方法、装置、介质及设备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553929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15 07:38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碎屑岩砂体结构的地震预测方法、装置、介质及设备。其中,该方法包括:获取井震标定结果和目标区域的砂体结构垂向分布;根据所述井震标定结果,得到目标区域的多维地震波形特征;根据所述多维地震波形特征,采用降维策略,得到一维地震波形特征值;所述降维策略为t分布随机邻域嵌入方法;根据所述一维地震波形特征值,确定目标区域的砂体结构平面分布;根据所述目标区域的砂体结构平面分布和所述目标区域的砂体结构垂向分布,确定碎屑型页岩油储层甜点。本技术方案,可以增加骨架井内岩相的区分度,有利于预测待勘探区域砂体结构的垂向和平面分布,进而提高页岩油储层地质甜点的识别精度。油储层地质甜点的识别精度。油储层地质甜点的识别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碎屑岩砂体结构的地震预测方法、装置、介质及设备


[0001]本申请实施例涉及地球物理
,尤其涉及一种碎屑岩砂体结构的地震预测方法、装置、介质及设备。

技术介绍

[0002]我国陆相页岩油资源量丰富,主要分布在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长7段、松辽盆地青山口组和嫩江组、准噶尔盆地二叠系芦草沟组和风城组等区域。其中,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长7段页岩油储层为砂质碎屑流沉积,岩性包括砂岩、泥岩以及页岩。其砂体厚度大且分布范围广,是勘探的有利目标。
[0003]近几年的勘探开发实践表明,砂体结构是长7段页岩油甜点富集的主控因素之一,也是决定页岩油产量的关键地质因素。目前常规的三维地震资料反演技术仅关注砂体厚度和砂体横向展布的预测,缺少砂体垂向叠置结构的精细刻画技术和手段,不能全面的刻画整个待勘探区域有利砂体结构的平面分布情况,并且碎屑型页岩油储层甜点的识别精度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碎屑岩砂体结构的地震预测方法、装置、介质及设备,可以通过构建拟纵波阻抗表达式,来精准区分砂岩和泥岩。并且可以通过地质统计学反演和地震波形特征降维,来准确预测砂体结构的垂向分布和平面分布,从而实现提高页岩油储层地质甜点的识别精度的目的。
[0005]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碎屑岩砂体结构的地震预测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0006]获取井震标定结果和目标区域的砂体结构垂向分布;
[0007]根据所述井震标定结果,得到目标区域的多维地震波形特征;
[0008]根据所述多维地震波形特征,采用降维策略,得到一维地震波形特征值;所述降维策略为t分布随机邻域嵌入方法;
[0009]根据所述一维地震波形特征值,确定目标区域的砂体结构平面分布;所述砂体结构包括厚层块状砂体、厚砂薄泥互层以及薄砂厚泥互层;
[0010]根据所述目标区域的砂体结构平面分布和所述目标区域的砂体结构垂向分布,确定碎屑型页岩油储层甜点。
[0011]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碎屑岩砂体结构的地震预测装置,该装置包括:
[0012]信息获取模块,用于获取井震标定结果和目标区域的砂体结构垂向分布;
[0013]地震波形特征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井震标定结果,得到目标区域的多维地震波形特征;
[0014]地震波形特征值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多维地震波形特征,采用降维策略,得到
一维地震波形特征值;所述降维策略为t分布随机邻域嵌入方法;
[0015]砂体结构平面分布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一维地震波形特征值,确定目标区域的砂体结构平面分布;所述砂体结构包括厚层块状砂体、厚砂薄泥互层以及薄砂厚泥互层;
[0016]碎屑型页岩油储层甜点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目标区域的砂体结构平面分布和所述目标区域的砂体结构垂向分布,确定碎屑型页岩油储层甜点。
[0017]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碎屑岩砂体结构的地震预测方法。
[0018]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碎屑岩砂体结构的地震预测方法。
[0019]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获取井震标定结果和目标区域的砂体结构垂向分布,根据所述井震标定结果,得到目标区域的多维地震波形特征。根据所述多维地震波形特征,采用降维策略,得到一维地震波形特征值。根据所述一维地震波形特征值,确定目标区域的砂体结构平面分布。根据所述目标区域的砂体结构平面分布和所述目标区域的砂体结构垂向分布,确定碎屑型页岩油储层甜点。本方案可以进一步通过地质统计学反演和地震波形特征降维,来准确预测砂体结构的垂向分布和平面分布,进而提高了页岩油储层地质甜点的识别精度。
附图说明
[0020]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碎屑岩砂体结构的地震预测方法的流程图;
[0021]图2A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提供的碎屑岩砂体结构的地震预测方法的流程图;
[0022]图2B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提供的页岩确定方式示意图;
[0023]图2C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提供的纵波阻抗和拟纵波阻抗数据对比示意图;
[0024]图2D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提供的砂岩和泥岩确定方式示意图;
[0025]图2E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提供的常规稀疏脉冲反演结果示意图;
[0026]图2F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提供的地质统计学反演结果示意图;
[0027]图2G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提供的目标区域砂体结构的平面分布示意图;
[0028]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三提供的一种碎屑岩砂体结构的地震预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五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申请,而非对本申请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申请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0031]在更加详细地讨论示例性实施例之前应当提到的是,一些示例性实施例被描述成作为流程图描绘的处理或方法。虽然流程图将各步骤描述成顺序的处理,但是其中的许多步骤可以被并行地、并发地或者同时实施。此外,各步骤的顺序可以被重新安排。当其操作完成时所述处理可以被终止,但是还可以具有未包括在附图中的附加步骤。所述处理可以
对应于方法、函数、规程、子例程、子程序等等。
[0032]实施例一
[0033]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碎屑岩砂体结构的地震预测方法的流程图,本实施例可适用于碎屑岩砂体结构的地震预测场景,该方法可以由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碎屑岩砂体结构的地震预测装置执行,该装置可以由软件和/或硬件的方式来实现,并可集成于电子设备中。
[0034]如图1所示,所述碎屑岩砂体结构的地震预测方法包括:
[0035]S101,获取井震标定结果和目标区域的砂体结构垂向分布。
[0036]本方案可以由计算机等电子设备执行,所述目标区域可以是待勘探区域,例如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以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长7段为例,其页岩油储层为砂质碎屑流沉积,岩性包括砂岩、粉砂岩、泥岩以及页岩。根据岩性组合及沉积旋回,长7段自下而上可分为长73、长72和长71这3个小层。受不同沉积环境、湖盆底形、物源供给以及水动力强弱等沉积地质因素的差异性控制,延长组长7页岩油单砂体厚度不一、砂泥互层频繁,砂体结构按测井曲线形态、连续砂体厚度、砂地比以及砂泥组合特征可分为厚层块状砂体、厚砂薄泥互层、薄砂厚泥互层3种类型。其中,鄂尔多斯盆地西南部长72和长71小层中,厚层块状砂体和厚砂薄泥互层两类砂体厚度大且分布范围广,是勘探的有利目标。近几年的勘探开发实践表明,砂体结构类型是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碎屑岩砂体结构的地震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获取井震标定结果和目标区域的砂体结构垂向分布;根据所述井震标定结果,得到目标区域的多维地震波形特征;根据所述多维地震波形特征,采用降维策略,得到一维地震波形特征值;所述降维策略为t分布随机邻域嵌入方法;根据所述一维地震波形特征值,确定目标区域的砂体结构平面分布;所述砂体结构包括厚层块状砂体、厚砂薄泥互层以及薄砂厚泥互层;根据所述目标区域的砂体结构平面分布和所述目标区域的砂体结构垂向分布,确定碎屑型页岩油储层甜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获取井震标定结果和目标区域的砂体结构垂向分布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获取目标区域的各骨架井的测井数据;根据所述各骨架井的测井数据,确定各骨架井的测井伽马数据以及纵波阻抗数据;根据所述测井伽马数据和所述纵波阻抗数据,确定各骨架井的页岩分布;根据所述纵波阻抗数据,测井数据中的砂地比和泥质含量,构建拟纵波阻抗表达式;根据所述拟纵波阻抗表达式计算各骨架井的目标层段的拟纵波阻抗,并确定各骨架井的砂岩和泥岩分布。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测井伽马数据和所述纵波阻抗数据,确定各骨架井的页岩分布,包括:若骨架井的目标层段的测井伽马值大于页岩的测井伽马阈值,且,目标层段的纵波阻抗小于页岩的纵波阻抗阈值,则确定目标层段为页岩;所述页岩的测井伽马阈值和纵波阻抗阈值根据测井数据统计分析得到。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拟纵波阻抗表达式中,所述拟纵波阻抗与所述砂地比成正相关,与初始纵波阻抗成正相关,与砂泥岩最小纵波阻抗成正相关,并与泥质含量成负相关;其中,所述砂泥岩最小纵波阻抗根据测井数据统计分析得到;所述初始纵波阻抗为骨架井的目标层段的纵波阻抗。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拟纵波阻抗表达式为:AI
scale
=AI
min
+a
×
[AI+b
×
(100

c)

AI
min
];其中,AI
scale
为拟纵波阻抗,AI
min
为砂泥岩最小纵波阻抗,a为砂地比,AI为初始纵波阻抗,b为预设的砂岩和泥岩的差异放大系数,c为泥质含量。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明辉曹宏杨昊贺佩宋建勇胡新海董世泰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