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物联网架构以及应用于物联网架构的数据处理方法,所述物联网架构包括:云端平台;端侧架构,所述端侧架构包括:一个或多个功能框架;其中,至少一个所述功能框架内设置有相应的标签标记模块,所述标签标记模块用于响应于触发请求,对所述功能框架内的操作情况进行跟踪,输出相应的数据标签;安全组件,包括区块链引擎,所述区块链引擎用于对所述数据标签进行加速处理,获得处理后数据,并将所述处理后数据上传至所述云端平台。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能够对数据在端侧架构的使用情况、操作情况进行跟踪记录,并且能够跟踪数据流向,相应能够对数据在端侧的价值进行分析和挖掘,使得数据价值在端侧架构中得以体现。端侧架构中得以体现。端侧架构中得以体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物联网架构以及应用于物联网架构的数据处理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涉及物联网
,尤其涉及一种物联网架构以及应用于物联网架构的数据处理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物联网的广泛应用,无数的物联网设备会产生大量的数据,数据的收集、处理和分析将会变的非常复杂;云端平台则可以提供海量数据的存储,价值挖掘等;AI(Artificial Intelligence,人工智能)的接入,则让IoT(Internet Of Things,万物互联)有了连接的“大脑”,深度学习和机器学习成了预测未来的关键;而区块链技术的应用,则让数据的交换,有了有源可朔、提升互信。
[0003]随着应用场景的不断的增加,需要进行应用程序的基本隔离,以保证设备的稳定运行,不至于“一毁俱毁”。容器(Container)技术是一种内核轻量级的操作系统层虚拟化技术,它提供了一种应用脱离底层硬件限制的技术,容器共享同一个操作系统,将应用进程和系统其他的部分隔离开,以实现计算资源和数据的隔离,即可保证系统的稳定运行问题。
[0004]但是,目前物联网架构中仍存在数据价值体现不均衡以及端侧无法追踪数据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物联网架构以及应用于物联网架构的数据处理方法,能够对数据在端侧的价值进行分析和挖掘,使得数据价值在端侧架构中得以体现。
[0006]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物联网架构,包括:云端平台;端侧架构,所述端侧架构包括:一个或多个功能框架;其中,至少一个所述功能框架内设置有相应的标签标记模块,所述标签标记模块用于响应于触发请求,对所述功能框架内的操作情况进行跟踪,输出相应的数据标签;安全组件,包括区块链引擎,所述区块链引擎用于对所述数据标签进行加速处理,获得处理后数据,并将所述处理后数据上传至所述云端平台。
[0007]可选的,所述云端平台内存储有云端数据;所述功能框架包括容器框架,用于容纳一个或多个应用程序;所述容器框架内设置有第一标签标记模块;所述第一标签标记模块用于响应于所述应用程序的启动消息,跟踪所述应用程序在容器框架中的资源使用情况,输出第一数据标签。
[0008]可选的,所述功能框架包括应用程序,所述应用程序用于采集数据,还用于响应于用户的操作请求进行相应的数据处理;所述应用程序内设置有第二标签标记模块;所述第二标签标记模块用于响应于应用程序启动或应用程序操作请求,跟踪所述应用程序的实际使用情况、以及应用程序对云端平台数据的访问情况,输出第二数据标签。
[0009]可选的,所述云端平台内存储有云端数据;所述功能框架包括人工智能框架,用于利用应用程序采集的数据进行人工智能模型的训练;所述人工智能框架内设置有第三标签
标记模块,所述第三标签标记模块用于响应于应用程序的应用人工智能模型的请求,追踪所述云端数据参与所述人工智能模型的训练情况,输出第三数据标签。
[0010]可选的,所述标签标记模块为区块链标签标记模块;所述区块链引擎将所述处理后数据上传至所述云端平台作为上链凭证。
[0011]可选的,所述物联网架构还包括:硬件区块链驱动设备,与所述区块链引擎相连,所述硬件区块链驱动设备用于对区块链上链数据进行硬件加速处理。
[0012]可选的,所述安全组件还包括:安全传输模块,用于将所述应用程序采集的数据上传至所述云端平台。
[0013]相应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应用于物联网架构的数据处理方法,所述物联网架构包括端侧架构,所述端侧架构包括一个或多个功能框架;所述物联网架构的数据处理方法包括:响应于触发请求,对当前功能框架内的操作情况进行跟踪,输出相应的数据标签;对所述数据标签进行加速处理,获得处理后数据,并将所述处理后数据上传至云端平台。
[0014]可选的,所述功能框架包括容器框架,用于容纳一个或多个应用程序;所述数据处理方法包括:响应于所述应用程序的启动消息,跟踪所述应用程序在容器框架中的资源使用情况,输出第一数据标签。
[0015]可选的,所述功能框架包括应用程序,所述应用程序用于采集数据,还用于响应于用户的操作请求进行相应的数据处理;所述数据处理方法包括:响应于应用程序启动或应用程序操作请求,跟踪所述应用程序的实际使用情况、以及应用程序对云端平台数据的访问情况,输出第二数据标签。
[0016]可选的,所述功能框架包括:人工智能框架,用于利用应用程序所采集的数据进行人工智能模型的训练;所述数据处理方法包括:响应于应用程序的应用人工智能模型的请求,追踪云端数据参与所述人工智能模型的训练情况,输出第三数据标签。
[0017]可选的,所述数据标签为区块链数据标签;对所述数据标签进行加速处理,获得处理后数据,并将所述处理后数据上传至云端平台作为上链凭证。
[00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
[0019]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物联网架构,端侧架构包括一个或多个功能框架,至少一个所述功能框架内设置有相应的标签标记模块,所述标签标记模块用于响应于触发请求,对所述功能框架内的操作情况进行跟踪,输出相应的数据标签;在物联网架构中,端侧架构是直接与用户进行交互的,通过在端侧架构中的功能框架内设置所述标签标记模块,从而能够对数据在端侧架构的使用情况、操作情况进行跟踪记录,并且能够跟踪数据流向,相应能够对数据在端侧的价值进行分析和挖掘,使得数据价值在端侧架构中得以体现。
[0020]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应用于物联网架构的数据处理方法中,响应于触发请求,对当前功能框架内的操作情况进行跟踪,输出相应的数据标签;对所述数据标签进行加速处理,获得处理后数据,并将所述处理后数据上传至云端平台,从而能够对数据在端侧架构的使用情况、操作情况进行跟踪记录,并且能够跟踪数据流向,相应能够对数据在端侧的价值进行分析和挖掘,使得数据价值在端侧架构中得以体现。
附图说明
[0021]图1是现有技术一种物联网架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2是本专利技术物联网架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3是本专利技术应用物联网架构的数据处理方法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4]由
技术介绍
可知,目前物联网架构中仍存在数据价值体现不均衡以及端侧无法追踪数据的问题。现结合一种物联网架构分析数据价值体现不均衡以及端侧无法追踪数据的原因。
[0025]图1是现有技术一种物联网架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6]如图1所示,以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物联网架构为示例,所述物联网架构1包括:端侧架构11与云端平台12。
[0027]其中,所述端侧架构11通常包括:底层操作系统111、中间层软件开发库112、基于容器技术隔离的一系列应用程序、人工智能(AI)框架113以及安全组件114。
[0028]所述云端平台12通常用于进行设备管理、数据处理以及数据价值的分析挖掘,所述云端平台12还用于部署区块链模块,所述区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物联网架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云端平台;端侧架构,所述端侧架构包括:一个或多个功能框架;其中,至少一个所述功能框架内设置有相应的标签标记模块,所述标签标记模块用于响应于触发请求,对所述功能框架内的操作情况进行跟踪,输出相应的数据标签;安全组件,包括区块链引擎,所述区块链引擎用于对所述数据标签进行加速处理,获得处理后数据,并将所述处理后数据上传至所述云端平台。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联网架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云端平台内存储有云端数据;所述功能框架包括容器框架,用于容纳一个或多个应用程序;所述容器框架内设置有第一标签标记模块;所述第一标签标记模块用于响应于所述应用程序的启动消息,跟踪所述应用程序在容器框架中的资源使用情况,输出第一数据标签。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物联网架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框架包括应用程序,所述应用程序用于采集数据,还用于响应于用户的操作请求进行相应的数据处理;所述应用程序内设置有第二标签标记模块;所述第二标签标记模块用于响应于应用程序启动或应用程序操作请求,跟踪所述应用程序的实际使用情况、以及应用程序对云端平台数据的访问情况,输出第二数据标签。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联网架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云端平台内存储有云端数据;所述功能框架包括人工智能框架,用于利用应用程序采集的数据进行人工智能模型的训练;所述人工智能框架内设置有第三标签标记模块,所述第三标签标记模块用于响应于应用程序的应用人工智能模型的请求,追踪所述云端数据参与所述人工智能模型的训练情况,输出第三数据标签。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联网架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标签标记模块为区块链标签标记模块;所述区块链引擎将所述处理后数据上传至所述云端平台作为上链凭证。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联网架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物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朝晖,刘新旭,袁博浒,陈东坡,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跃昉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