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控盒、控制组件及空调室外机
[0001]本申请涉及空调
,尤其涉及一种电控盒、控制组件及空调室外机。
技术介绍
[0002]空调室外机是空调运行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通常包括压缩机、风机及电控盒等,其中,电控盒内设置有控制压缩机等运行的控制主板及各种电器件,且电控盒能为控制主板提供防水防尘的环境。
[0003]由于电控盒内电器件密度通常较高,在控制主板工作时,其上的功率器件和电感类器件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容易导致电控盒内温度超标,影响电器件的使用寿命,甚至造成安全隐患。现有技术中,通常在电器盒外部设置散热器进行散热,且在电控盒的盒体上开设通风口,使风机转动产生的气流能够通过散热器及通风口对电控盒内的电器件进行散热。
[0004]现有技术提供的电控盒,要么是电器盒内部通过电控盒的盒体侧壁与外部分隔,电控盒内的气流无法直接流向散热器,导致电控盒内部和外部散热性能均不佳,且难以有效发挥散热器的散热作用;要么是电控盒内部通过通风口与外部连通,由于通风口处缺乏挡水防尘结构的设置,由此导致在外部环境的灰尘或水汽容易被气流携带至电控盒内部,降低电控盒的防水性能,或是因挡水防尘结构在通风口处的设置不合理,使得能够满足防水防尘的挡水防尘结构又难以保证良好的散热性能。即,现有的电控盒,难以保证电控盒防水和散热性能的同时满足。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申请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控盒,以在保证电控盒的电控盒的防尘防水性能的同时,提高散热通风性能。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下述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控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控盒的一迎风侧壁(1113)上设置有通风格栅结构,所述通风格栅结构包括沿所述迎风侧壁(1113)的壁厚方向间隔设置的若干层格栅层结构(13),每个所述格栅层结构(13)均间隔设置有若干个通风口(132),相邻两层所述格栅层结构(13)的所述通风口(132)在所述迎风侧壁(1113)外壁面的投影错位设置,最外层的所述格栅层结构(13)的所述通风口(132)连通所述电控盒的外部空间,最内层的所述格栅层结构(13)的所述通风口(132)连通所述电控盒的容纳腔(111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控盒,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格栅层结构(13)中的所述通风口(132)均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且所述通风口(132)沿第二方向延伸,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二方向及所述壁厚方向相互垂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控盒,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格栅层结构(13)均包括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的若干隔档部(131),相邻两个所述隔档部(131)之间形成所述通风口(132),非最外层的所述隔档部(131)背离所述容纳腔(1111)的外侧面呈平面或内凹面。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控盒,其特征在于,至少非最外层的的所述隔档部(131)的外侧面内凹形成有前凹槽(1311),所述前凹槽(1311)的开口与相邻外层的所述格栅层结构(13)的所述通风口(132)一一对应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控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凹槽(1311)在所述第一方向的开口宽度大于相邻外层的所述通风口(132)在所述第一方向的开口宽度;和/或,所述前凹槽(1311)的所述第一方向的宽度沿背离所述容纳腔(1111)的方向逐渐增大。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控盒,其特征在于,至少非最外层的所述格栅层结构(13)的隔档部(131)的横截面形状为开口背离所述容纳腔(1111)的U型或圆弧形。7.根据权利要求3
‑
6任一项所述的电控盒,其特征在于,最外层的所述格栅层结构(13)的所述隔档部(131)内凹形成有前凹槽(1311),所述前凹槽(1311)的开口背离所述容纳腔(1111);和/或,最外层的所述格栅层结构(13)的所述隔档部(131)的侧面开设有侧凹槽(1312),所述侧凹槽(1312)的开口朝向同层相邻的所述隔档部(131);和/或,最外层的所述格栅层结构(13)的所述隔档部(131)朝向所述容纳腔(1111)的一面开设有后凹槽(1313),所述后凹槽(1313)的开口朝向相邻内层的所述格栅层结构(13)的所述通风口(132)。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控盒,其特征在于,最外层的所述隔档部(131)的横截面的形状为矩形;或,最外层的所述隔档部(131)的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飞,罗健,徐俊,黎宇,何志安,蒋岷瑜,王正,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