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钻井恒压圈闭堵漏工具落鱼的套捞一体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641398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25 10:0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井下打捞工具技术领域,公开了用于钻井恒压圈闭堵漏工具落鱼的套捞一体化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上变扣接头、上套铣筒、套铣双公变扣、套铣外筒与下套铣筒;套铣双公变扣、套铣外筒与下套铣筒的内部设置有用于打捞落鱼的内回退卡瓦组件;内回退卡瓦组件一端与套铣双公变扣的内壁配合,另一端与落鱼的打捞段配合;下套铣筒的远离套铣外筒的一端连接有用于铣削落鱼的套铣合金头;落鱼的坐封胶塞与打捞段之间设置有切削齿段。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内回退卡瓦组件与落鱼打捞段配合,切削齿段外壁贴在下套铣筒内,双重配合对落鱼进行抓取,能够让钻井恒压圈闭堵漏工具落鱼随套捞一体化装置一起顺利打捞出,打捞效果好。打捞效果好。打捞效果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钻井恒压圈闭堵漏工具落鱼的套捞一体化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井下打捞工具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钻井恒压圈闭堵漏工具落鱼的套捞一体化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油气开发钻井过程中,由于不同深度的地层的密度和承压能力不同,部分钻井液会进入到密实度酥松的地层,形成漏失层,漏失层地层受到钻井液污染,会影响后期的油气产量,钻井液漏失也会造成钻井液浪费,耽搁钻井时间。需要对漏失层进行堵漏后,并快速恢复井筒,才能继续开展钻井工作。
[0003]钻井恒压圈闭堵漏工具是油气开采重要的井下工具,堵漏作业时,将钻井恒压圈闭堵漏工具与钻杆下端连接,利用钻杆将钻井恒压圈闭堵漏工具下放至漏失层上方预定位置,利用钻井恒压圈闭堵漏工具的坐封密封作用,确保从钻杆内部注入的堵漏剂准确进入钻井恒压圈闭堵漏工具下方的漏失层,实现对漏失层的精准堵漏,提高井漏处理效率,减少井漏损失。
[0004]堵漏作业结束后,为了快速恢复正常钻进,需要针对坐封丢手后的钻井恒压圈闭堵漏工具落鱼,实现套铣打捞作业,顺利捞出丢入的钻井恒压圈闭堵漏工具组件。要想把钻井恒压圈闭堵漏工具落鱼起出来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就是对其坐封胶塞区域进行套铣,并将落鱼全部吃入卡瓦区域,保证套铣作业过程中,钻井恒压圈闭堵漏工具落鱼完全剥离井壁前,牢牢抓住落鱼区域,再将钻井恒压圈闭堵漏工具落鱼打捞出井。但现有技术中缺少关于高效打捞落鱼的装置,因此,这是待完善的研究方向。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用于钻井恒压圈闭堵漏工具落鱼的套捞一体化装置,能够让钻井恒压圈闭堵漏工具落鱼随套捞一体化装置一起顺利的起出或打捞出。
[0006]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用于钻井恒压圈闭堵漏工具落鱼的套捞一体化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上变扣接头、上套铣筒、套铣双公变扣、套铣外筒与下套铣筒;所述套铣双公变扣、套铣外筒与下套铣筒的内部设置有用于打捞落鱼的内回退卡瓦组件;所述内回退卡瓦组件一端与所述套铣双公变扣的内壁配合,另一端与所述落鱼的打捞段配合;所述下套铣筒的远离所述套铣外筒的一端连接有用于铣削落鱼的套铣合金头,所述套铣合金头的内径与所述下套铣筒的内径匹配;所述落鱼的坐封胶塞与打捞段之间设置有切削齿段;所述套铣合金头的内径与所述切削齿段的外径配合。
[0007]作为一种较优的实施方案,所述内回退卡瓦组件包括回退芯轴、卡瓦锥座、压簧导套、回位弹簧、卡瓦;所述回退芯轴的一端与所述套铣双公变扣的内壁配合,另一端与所述卡瓦锥座连接;所述压簧导套设置在所述回退芯轴内,所述卡瓦设置在所述卡瓦锥座内,所
述压簧导套外表面设置有抵接台,所述回位弹簧套设在所述压簧导套上一端与所述抵接台抵接,另一端与所述卡瓦接近所述回退芯轴的端面抵接;所述卡瓦的内壁与所述落鱼打捞段的外壁配合。
[0008]作为一种较优的实施方案,所述套铣双公变扣的内壁设置有抬肩;所述回退芯轴的一端通过开槽螺母设置有止退垫,所述止退垫与所述抬肩配合。
[0009]作为一种较优的实施方案,所述回退芯轴上套设有行程弹簧,所述卡瓦锥座外壁开设有台阶;所述行程弹簧的一端与所述套铣双公变扣的端面抵接,另一端与所述台阶抵接。
[0010]作为一种较优的实施方案,所述卡瓦外壁呈斜面,所述卡瓦的外壁与所述卡瓦锥座的内壁配合,且所述卡瓦外壁直径朝向所述落鱼端逐渐变小。
[0011]作为一种较优的实施方案,所述卡瓦的内周壁上设置有卡瓦牙,所述卡瓦牙与所述落鱼的打捞段的外壁摩擦配合。
[0012]作为一种较优的实施方案,所述回退芯轴的外壁与所述套铣双公变扣的内壁之间设置有密封装置。
[0013]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了用于钻井恒压圈闭堵漏工具落鱼的套捞一体化装置,将钻井恒压圈闭堵漏工具落鱼的入鱼到内回退卡瓦组件内,继续入鱼,内回退卡瓦组件与落鱼配合进行抓取,同时旋转上变扣接头、上套铣筒、套铣双公变扣、套铣外筒和下套铣筒对落鱼的切削齿段进行铣削,使落鱼的切削齿段下套铣筒内壁配合,由于落鱼本身带有坐封胶塞,具有密封作用,继续入鱼,使落鱼的坐封胶塞对下套铣筒进行密封;本专利技术是利用内回退卡瓦组件与落鱼打捞段配合的方式对落鱼进行抓取方式,进一步通过套铣合金头对落鱼的切削齿段进行切削使落鱼切削齿段的外壁贴在下套铣筒内,双重配合贴紧式对落鱼进行抓取,并且通过落鱼的坐封胶塞对下套铣筒进行密封,抓取与密封结合的方式落鱼随套捞一体化装置一起打捞出。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1中结构剖面结构图;图2为图1的A部放大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内回退卡瓦组件立体结构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图3的B部放大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套铣开始、内回退卡瓦组件开始入鱼的状态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图5的C部放大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坐封胶塞开始密封、内回退卡瓦组件入鱼完成的状态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的图7的D部放大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的套铣、密封完成的状态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的图9的E部放大图。
[0015]图中:1、上变扣接头;2、上套铣筒;3、套铣双公变扣;4、套铣外筒;5、下套铣筒;6、内回退卡瓦组件;61、回退芯轴;62、卡瓦锥座;63、压簧导套;64、卡瓦;65、回位弹簧;7、套铣合金头;8、落鱼;81、打捞段;82、切削齿段;83、坐封胶塞;9、台阶;10、抬肩;11、行程弹簧;
12、密封装置;13、开槽螺母;14、止退垫。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阐述。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实施例1
[0017]如图1

2所示,本实施公开了一种用于钻井恒压圈闭堵漏工具落鱼的套捞一体化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上变扣接头1、上套铣筒2、套铣双公变扣3、套铣外筒4与下套铣筒5;所述套铣双公变扣3、套铣外筒4与下套铣筒5的内部设置有用于打捞落鱼8的内回退卡瓦组件6;所述内回退卡瓦组件6一端与所述套铣双公变扣3的内壁配合,另一端与所述落鱼8的打捞段81配合;所述下套铣筒5的远离所述套铣外筒4的一端连接有用于铣削落鱼8的套铣合金头7,所述套铣合金头7的内径与所述下套铣筒5的内径匹配;所述落鱼8的坐封胶塞83与打捞段81之间设置有切削齿段82;所述套铣合金头7的内径与所述切削齿段82的外径配合。
[0018]用于钻井恒压圈闭堵漏工具落鱼的套捞一体化装置,上变扣接头1、上套铣筒2、套铣双公变扣3、套铣外筒4与下套铣筒5依次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从左到右依次进行连接,上变扣接头1、上套铣筒2、套铣双公变扣3、套铣外筒4与下套铣筒5内部设置有连通的空腔,内回退卡瓦组件6用于在落鱼8进行打捞时与落鱼8的打捞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用于钻井恒压圈闭堵漏工具落鱼的套捞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的上变扣接头(1)、上套铣筒(2)、套铣双公变扣(3)、套铣外筒(4)与下套铣筒(5);所述套铣双公变扣(3)、套铣外筒(4)与下套铣筒(5)的内部设置有用于打捞落鱼(8)的内回退卡瓦组件(6);所述内回退卡瓦组件(6)一端与所述套铣双公变扣(3)的内壁配合,另一端与所述落鱼(8)的打捞段(81)配合;所述下套铣筒(5)的远离所述套铣外筒(4)的一端连接有用于铣削落鱼(8)的套铣合金头(7),所述套铣合金头(7)的内径与所述下套铣筒(5)的内径匹配;所述落鱼(8)的坐封胶塞(83)与打捞段(81)之间设置有切削齿段(82);所述套铣合金头(7)的内径与所述切削齿段(82)的外径配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钻井恒压圈闭堵漏工具落鱼的套捞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回退卡瓦组件(6)包括回退芯轴(61)、卡瓦锥座(62)、压簧导套(63)、回位弹簧(65)、卡瓦(64);所述回退芯轴(61)的一端与所述套铣双公变扣(3)的内壁配合,另一端与所述卡瓦锥座(62)连接;所述压簧导套(63)设置在所述回退芯轴(61)内,所述卡瓦(64)设置在所述卡瓦锥座(62)内,所述压簧导套(63)外表面设置有抵接台,所述回位弹簧(65)套设在所述压簧导套(63)上一端与所述抵接台抵接,另一端与所述卡瓦(6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汉卿王文刚铁忠银郑长青吴玉君睢圣罗翰吴霞李昱垚江定川
申请(专利权)人:中石化西南石油工程有限公司钻井工程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