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入岩钻进用一次性钻头以及钻头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641388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25 10: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入岩钻进用一次性钻头以及钻头组件,由于钻头组件包括法兰盘以及至少3对入岩钻进用一次性钻头,能够使管桩在钻机的作用下快速钻入卵石地层软质基岩和硬质基岩强风化层。入岩钻进用一次性钻头包括设置在法兰盘下表面上的钢制齿座和倾斜设置在钢制齿座上的钻齿。钻齿包括齿尖部、齿身部以及连接部,齿身部为圆柱形,连接部为设置在齿身部的一端,能够与钢制齿座插接,齿尖部为圆锥形,设置在齿身部的另一端,能够在管桩旋转时快速破碎管桩底部区域的基岩,便于管桩深入岩层。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涉及的入岩钻进用一次性钻头可适用于自钻大直径管桩的施工,能够有效提高入岩钻进的效率,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用价值。用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入岩钻进用一次性钻头以及钻头组件


[0001]本技术涉及管桩打入
,具体涉及一种入岩钻进用一次性钻头以及钻头组件。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各种新建建筑物层出不穷。预应力管桩是建筑施工过程中的一种常用建筑材料,在各类桩基及地基处理工程中都起着重要作用。传统的预应力管桩沉桩方法有多种,包括:锤击法、静压法、震动法、射水法、预钻孔法及中掘法等,其中,以锤击法和静压法用得最多。由于柴油锤打桩时震动剧烈、噪音大,为适应市区施工需要,大吨位的静力压桩机施压预应力管桩的工艺被更广泛地应用于城市建筑的施工中。静力压桩机最大压桩力可达5000

6000kN,可将直径500mm、600mm的预应力管桩压到设计要求的持力层。但静力压桩法也存在一些缺陷,使用的机械笨重,成本较高,占地大,对场地尺寸和表层地基承载力有要求。
[0003]随着工程施工环境和建筑种类的影响,大直径管桩的使用越来越广泛。但传统的锤击法和静压法等沉桩方式仅适用于直径不超过600mm的普通管桩,而由于设备体量、桩身强度、施工难度等原因,无法有效完成大直径管桩的施工。为适应大直径管桩的使用需求,近年来出现了管桩自钻的沉桩方法,在管桩底端设置钻头,并与钻机配合工作,使管桩旋转钻进地层。但此方式中,通常是将现有的截齿、斗齿等作为钻头直接设置在管桩上,而非结合自钻管桩的使用场景进行有针对性的设计,施工效率低,且效果不理想。特别是在卵石地层软质基岩和硬质基岩强风化层的入岩钻进施工中,钻头的设计起着尤为重要的作用。
[0004]因此,如何结合自钻管桩的使用场景对入岩钻进用钻头进行有针对性的设计从而使管桩施工更高效,是当下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进行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入岩钻进用一次性钻头以及钻头组件。
[0006]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入岩钻进用一次性钻头,通过环形的法兰盘连接在管桩底部,其特征在于,包括:钢制齿座,设置在法兰盘的下表面上;钻齿,倾斜设置在钢制齿座上;其中,钻齿与法兰盘下表面之间的夹角为45
°
,钻齿包括齿尖部、齿身部以及连接部,齿身部为圆柱形,连接部为设置在齿身部的一端,用于与钢制齿座插接,齿尖部为圆锥形,设置在齿身部的另一端,用于破碎岩层。
[0007]本技术提供的入岩钻进用一次性钻头,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钢制齿座与法兰盘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连接。
[0008]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钻头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法兰盘,呈环形,设置在管桩的底部,且法兰盘的内外径与管桩的内外径均相等;以及至少3对入岩钻进用一次性钻头,其中,入岩钻进用一次性钻头为上述的入岩钻进用一次性钻头。
[0009]本技术提供的钻头组件,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每对入岩钻进用一次性钻头均沿法兰盘的直径方向对称设置在法兰盘的底部两侧。
[0010]本技术提供的钻头组件,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入岩钻进用一次性钻头的数量为3对,3对入岩钻进用一次性钻头沿法兰盘的周向等间隔排布。
[0011]本技术提供的钻头组件,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3对入岩钻进用一次性钻头到法兰盘中心的距离依次递增。
[0012]本技术提供的钻头组件,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靠近法兰盘外侧的一对入岩钻进用一次性钻头的齿尖部朝向法兰盘外侧,且齿身部的中心轴与法兰盘外环切线之间的夹角小于45
°
,靠近法兰盘内侧的一对入岩钻进用一次性钻头的齿尖部朝向法兰盘内侧,且齿身部的中心轴与法兰盘内环切线之间的夹角小于45
°
,位于中间的一对入岩钻进用一次性钻头的齿尖部朝向法兰盘的切线方向,且齿身部的中心轴与法兰盘的径向垂直。
[0013]本技术提供的钻头组件,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靠近法兰盘外侧的一对入岩钻进用一次性钻头的齿身部的中心轴与法兰盘外环切线之间的夹角为30
°
,靠近法兰盘内侧的一对入岩钻进用一次性钻头的齿身部的中心轴与法兰盘内环切线之间的夹角为30
°

[0014]本技术提供的钻头组件,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靠近法兰盘外侧的一对入岩钻进用一次性钻头的齿尖部的尖端到法兰盘外壁的垂直距离等于20mm,靠近法兰盘内侧的一对入岩钻进用一次性钻头的齿尖部的尖端到法兰盘内壁的垂直距离等于20mm。
[0015]本技术提供的钻头组件,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法兰盘的环宽为15cm。
[0016]技术的作用与效果
[0017]根据本技术所涉及的入岩钻进用一次性钻头以及钻头组件,由于钻头组件包括法兰盘以及至少3对入岩钻进用一次性钻头,能够使管桩在钻机的作用下快速钻入卵石地层软质基岩和硬质基岩强风化层。
[0018]环形法兰盘安装在管桩的底部,且法兰盘的内外径与管桩的内外径均相等,能够避免因管桩底部面积增加而降低沉桩速度或造成管内淤堵,同时,还能够防止法兰盘与其他结构发生干涉,不影响管桩正常施工工序的进行。
[0019]入岩钻进用一次性钻头包括设置在法兰盘下表面上的钢制齿座和倾斜设置在钢制齿座上的钻齿。钢制齿座具有较高的机械强度,且易于制造,成本较低。钻齿与法兰盘下表面之间的夹角为45
°
,钻齿包括齿尖部、齿身部以及连接部,齿身部为圆柱形,连接部为设置在齿身部的一端,能够与钢制齿座插接,齿尖部为圆锥形,设置在齿身部的另一端,能够在管桩旋转时快速破碎管桩底部区域的基岩,便于管桩深入岩层。
[0020]因此,本技术所涉及的入岩钻进用一次性钻头可适用于自钻大直径管桩的施工,操作便捷,能够有效提高入岩钻进的效率,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附图说明
[0021]图1是本技术的实施例中钻头组件的仰视图;
[0022]图2是本技术的实施例中第一钻头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3是本技术的实施例中第二钻头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4是本技术的实施例中第三钻头的结构示意图;以及
[0025]图5是本技术的变形例中钻头组件的仰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为了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以下实施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入岩钻进用一次性钻头以及钻头组件作具体阐述。
[0027]<实施例>
[0028]图1是本技术的实施例中钻头组件的仰视图。
[0029]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钻头组件100包括法兰盘10以及至少3对入岩钻进用一次性钻头20。
[0030]法兰盘10呈环形,通过浇筑在管桩内的钢筋与管桩的底部固定连接。法兰盘10的内外径与管桩的内外径均相等,在本实施例中,法兰盘10的环宽为15cm,即150mm。
[0031]入岩钻进用一次性钻头2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入岩钻进用一次性钻头,通过环形的法兰盘连接在管桩底部,其特征在于,包括:钢制齿座,设置在所述法兰盘的下表面上;钻齿,倾斜设置在所述钢制齿座上;其中,所述钻齿与所述法兰盘下表面之间的夹角为45
°
,所述钻齿包括齿尖部、齿身部以及连接部,所述齿身部为圆柱形,所述连接部为设置在所述齿身部的一端,用于与所述钢制齿座插接,所述齿尖部为圆锥形,设置在所述齿身部的另一端,用于破碎岩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入岩钻进用一次性钻头,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钢制齿座与所述法兰盘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连接。3.一种钻头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法兰盘,呈环形,设置在管桩的底部,且所述法兰盘的内外径与所述管桩的内外径均相等;以及至少3对入岩钻进用一次性钻头,其中,所述入岩钻进用一次性钻头为权利要求1

2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入岩钻进用一次性钻头。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钻头组件,其特征在于:其中,每对所述入岩钻进用一次性钻头均沿所述法兰盘的直径方向对称设置在所述法兰盘的底部两侧。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钻头组件,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入岩钻进用一次性钻头的数量为3对,3对所述入岩钻进用一次性钻头沿所述法兰盘的周向等间隔排布。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钻头组件,其特征在于:其中,3对所述入岩钻进用一次性钻头到所述法兰盘中心的距离依次递增。7.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万勇袁泽久王良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事深基础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