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美容面罩的驱动电路、美容面罩及使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641251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25 10:08
本申请涉及美容电路结构技术领域,提供一种美容面罩的驱动电路、美容面罩及使用方法,包括:第一电源、第二电源、第一供电电路、第二供电电路、控制电路和输出电路;第一电源与第一供电电路连接;第二电源与第二供电电路连接;控制电路包括开关支路、控制支路和信号支路;在低功率供电时由第一供电电路向输出电路供电,在供电功率提高时控制支路控制开关支路切换为由第二供电电路向输出电路供电,第一供电电路只需要设置小范围功率的跨度就可以实现大跨度范围高低功率跨的使用,防止反复变压进行切换功率时,发热量过重,从而提升美容面罩在使用时的可靠性和节能性。罩在使用时的可靠性和节能性。罩在使用时的可靠性和节能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美容面罩的驱动电路、美容面罩及使用方法


[0001]本申请涉及美容电路结构
,具体涉及一种美容面罩的驱动电路、美容面罩及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美容面罩现逐渐广泛的应用在日常生活中,美容面罩的利用光学原理从深度对皮肤进行治疗、美容等处理,美容面罩可以根据用户面部肌肤情况进行改变相应光的能量和/或颜色来对面部肌肤进行治疗、美容。然而,美容面罩在使用过程中,需要频繁的进行光照光强进行切换,一般需要对面罩设置多种功率模式来满足不同光照光强模式,而不同光照模式需要切换的供电功率变化范围较大,若直接采用通过变压进行切换,则由于跨度较大范围的功率变化容易出现电路发热严重,甚至存在烧毁内部一些元器件的安全隐患,且功率损耗也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美容面罩的驱动电路及美容面罩,能够通过双电源供电模式,不但满足低功率供电切换时的控制精度,而且切换到高功率模式时,可以防止发热量过重,从而提升了美容面罩在使用时的可靠性和节能性。
[000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取的技术方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美容面罩的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电源、第二电源、第一供电电路、第二供电电路、控制电路和输出电路;所述第一电源与所述第一供电电路连接;所述第二电源与所述第二供电电路连接;所述控制电路包括开关支路、控制支路和信号支路;所述开关支路分别与第一供电电路、第二供电电路和输出电路连接;所述控制支路与所述开关支路连接,以通过开关支路控制输出电路与第一供电电路、第二供电电路的连接状态;所述信号支路分别与所述第一供电电路和控制支路连接,在低功率供电时由第一供电电路向输出电路供电,在供电功率提高时第一供电电路通过信号支路向控制支路发出切换信号,控制支路控制开关支路切换为由第二供电电路向输出电路供电。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美容面罩的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支路包括MOS管Q3、MOS管Q4和MOS管Q5;所述MOS管Q3的源极与所述MOS管Q4的源极、MOS管Q5的漏极连接;所述MOS管Q3的漏极与所述第二供电电路连接;所述MOS管Q4的漏极与所述第一供电电路连接;所述MOS管Q5的源极与所述输出电路连接;所述控制支路分别与所述MOS管Q3的栅极、MOS管Q4的栅极和MOS管Q5的栅极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美容面罩的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支路包括电阻R7、电阻R9、电阻R10、电阻R11、电阻R12、非门U1、非门U2、非门U6、同或门U3、电容C4和电容C6;所述电阻R7的第一端与所述MOS管Q3的栅极连接;所述电阻R7的第二端与非门U6的输出端连接;所述非门U6的输入端与所述电阻R9的第一端、非门U1的输入端、电容C4的第一端、电阻R11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9的第二端接所述MOS管Q4的栅极;所述电容C4的第二端接地;所述非门U1的输出端与所述非门U2的输入端连接;所述非门U2的输出端与所述电阻R12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12的第二端与所述电容C6的第一端、同或门U3的第一输入端连接;所述电容C6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电阻R11的第二端与所述同或门U3的第二输入端连接后作为控制支路的输入端;所述同或门U3的输出端与所述MOS管Q5的栅极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美容面罩的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支路包括比较器U5;所述比较器U5的输出端与所述控制支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比较器U5的正向输入端接基准电压Ref;所述比较器U5的反向输入端与所述第一供电电路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美容面罩的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供电电路包括二极管D7;所述二极管D7的阴极作为所述第一供电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MOS管Q4的漏极连接;所述二极管D7的阳极作为所述第一供电电路的输入端接第一电源,并与所述比较器U5的反向输入端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美容面罩的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供电电路包括电容C1、电容C2、电容C3、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阻R4、电阻R5、电阻R6、MOS管Q1、MOS管Q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锐唐先华罗云飞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兆兴博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