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水稻育苗定植器的设计与制造
技术介绍
目前水稻育苗是采用育苗盘和田间苗床育苗,待植株长到一定高度后取出插秧, 育苗盘秧苗适用于机械和人工作业。田间苗床的秧苗只适用于人工作业。现在对于小块农 田还是手工插秧见多。但手工插秧最大问题就是保证不了行距和株距,以及每一垵的株数。 行距株距小了影响通风透光会造成减产,每垵的株数少了也影响产量,株数多了会增加无 效分蘖而影响作物生长。所以保证行距、株距及每垵株数是保证产量的前提。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情况,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在育苗时即能保证田间定植的 行距、株距及每垵株数的定植器,以保证作物产量。本技术的结构如附图所示为方盘状,由边框、盘底构成。在盘底上带有透气孔。在盘底上带有育秧槽隔带,隔带中间部有一道凸边。在育秧槽隔带之间带有育秧槽,在育秧槽之间有连接带。育秧槽和连接带为一体结构,是由塑料硬膜带经折叠而成。连接带折叠起来靠近育秧槽边部。在硬膜带有中间部有一凹槽。育秧槽隔带的凸边嵌入凹槽内。在育秧槽的角部带有开闭点。本技术的使用方法是将种子按每垵株数要求3 5粒撒布在育秧槽内,然后填土,放置于条件适合处育苗。到插秧时,只须将育苗槽取出,再从开闭点处将塑料硬膜带打开,拉直放在定植田土内即可。秧苗下面的土墩使秧苗直立,不会漂起。育秧槽之间的连接带的长度,就是秧苗的距离。因此从根本上保证了株距和行距。另外每株的种子数都相等。又保证了田间株数。本技术结构简单,设计巧妙,不仅能够保证插秧的行距株距及株数,从而保证产量,又使得插秧作业变得十分方便快捷,只须将育秧槽膜带打开拉直,再将苗放在地面上即可。大大 ...
【技术保护点】
水稻育苗定植器,由边框(1)、盘底(4)构成,其特征是:在盘底上带有透气孔(3),在盘底上带有育秧槽隔带(2),隔带中间部有一道凸边,在育秧槽隔带之间带有育秧槽(5),在育秧槽之间有连接带(6),在硬膜带有中间部有一凹槽(7),在育秧槽的角部带有开闭点(8)。
【技术特征摘要】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