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育苗基质模压成型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707730 阅读:20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6-27 18:0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水稻育苗基质模压成型机,包括传输网链和设于传输网链左侧和右侧的两个模具室;模具室,通过一个第一管道泵从缓冲罐内获取悬浮液,并且分别通过一个第二管道泵将剩余的缓冲液传送回缓冲罐内;每一个所述模具室包括座体、上模具和下模具,所述座体上方设有模压腔;模压腔,底部连接下模具,并且通过两根管道传输泵连接缓冲罐获取或者回流悬浮液;上模具,通过液压单元连接在座体的上方上线运动,并且通过真空管连接真空制负压单元,通过至少一根气管连接空气压缩制正压单元获取模压动力源,底部设有滑轨;下模具,通过液压单元连接在模压腔的底部上下运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模压成型机,自动化程度高、模压得到的水稻育苗基质规范化强。

Rice seedling nursery substrate molding machin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rice seedling substrate molding machine, including two mould chamber and a chain transmission network transmission chain on the left and right; the mold room, get the suspension from the buffer tank through a first pipeline pump, and a pump second respectively through the remaining buffer are transmitted back to the buffer tank; each of the mould chamber comprises a base body, an upper mold and a lower mold, the molding chamber is provided with a seat body; a moulding cavity, is connected to the bottom of the lower die, and the two pipeline transmission pump is connected with the buffer tank to obtain or return suspension through; upper mold, through the hydraulic unit is connected with the seat body above the line movement connect the vacuum system, and vacuum unit through the vacuum tube system, positive pressure molding unit gets compressed by at least one pipe connected with the air, at the bottom of a slide; mould, through hydraulic single The element connection moves up and down at the bottom of the molding chamber. The molding machine of the invention has high degree of automation and strong standardization of the rice seedling raising base formed by press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水稻育苗基质模压成型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稻育苗基质模压设备
,特别是涉及水稻育苗基质模压成型机。
技术介绍
随着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水稻的种植一般通过插秧机直接插入田内,避免了人工的劳作,由于插秧机种植水稻时需要将秧苗先种植在模盘上,然后培育出秧苗直接栽插。故而需要先使用模压机模压制得育苗的模盘,然后在模盘上直接撒稻谷种进行培育,从而提高秧苗的培育效率。但是现有的模盘模压设备是借用其他行业的模压设备,模压效果不理想,并且很难形成生产线,仍需很多人工处理工艺,处理周期长,模盘模压效果不是很好。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集成度高,、模压效果好,双向模压,并且自成一体的模盘模压全自动生产线自动传输至网链传输带上的模压装置,自动化程度高、模压得到的水稻育苗基质规范化、表面质量好进而提高了模盘模压的效率和质量。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水稻育苗基质模压成型机,模压成型机,包括传输网链和设于传输网链左侧和右侧的两个模具室;模具室,通过一个第一管道泵从缓冲罐内获取悬浮液,并且分别通过一个第二管道泵将剩余的缓冲液传送回缓冲罐内;每一个所述模具室包括座体、上模具和下模具,所述座体上方设有模压腔;模压腔,底部连接下模具,并且通过两根管道传输泵连接缓冲罐获取或者回流悬浮液;上模具,通过液压单元连接在座体的上方上线运动,并且通过真空管连接真空制负压单元,通过至少一根气管连接空气压缩制正压单元获取模压动力源,底部设有滑轨;下模具,通过液压单元连接在模压腔的底部上下运动。进一步地,空气压缩制正压单元包括空气压缩机和空压缓冲罐,以及连接空气压缩机和空压缓冲罐、上模具的连接管道。进一步地,真空制负压单元包括若干台真空泵、若干个真空缓冲罐、真空缓冲罐回水管、回水泵和若干台冷却塔,其中所述所述真空泵通过真空缓冲罐连接在上模具上;真空缓冲罐,通过回水泵和真空缓冲罐回水管连接冷却塔。进一步地,真空制负压单元包括三台真空泵、两个真空缓冲罐、真空缓冲罐回水管、回水泵和两台冷却塔。进一步地,液压单元由液压泵、液压管和气动阀门组成。进一步地,缓冲罐还连接清水罐。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的生产线,为专门利用沼渣制造水稻育苗用模盘基质片的装置。设备由沼渣搅拌匀浆单元、管道泵输送单元、模压成型单元(主机)、液压驱动单元、空气压缩制正压单元、真空制负压单元、链条传送单元、烘干单元及干片收集打捆单元9个部分组成。工作时,匀浆单元将原料打散制悬浮液;由管道输送单元送到成型机;成型机内模具压片;液压单元驱动成型机内模具上下活动;空压机和真空泵按一定程序交替正负压驱动气动阀门,变化模具内压力使上部模具形成抓力,将成型片转移到链条传送单元;链条传送单元把成型片送进烘干箱内;干燥箱内链条来回折叠延长移动距离,并通热风干燥;干燥后,干片收集单元将干片从烘干箱输送出来,按一定数量叠放后打捆。如上,成型机的9个单元各自担负着专门的功能形成完整的成型机,缺一都不能正常工作。本专利技术的生产线,通过各个设备连接成为一个生产线整体,实现了从沼泽至秧苗模盘全过程的流水化生产,并且自动完成每一个模压和烘干以及传输的步骤,节省了人力、物力,得到尺寸规范、压帖度好的秧苗模盘。本专利技术的水稻育苗基质模压成型机,采用中间部位设有传输网链,两侧设有模具室的上下模压结构进行模压,模压时直接从缓冲罐内采用管道泵获取基质悬浮液,将悬浮液抽至底座的模压腔内,然后驱动上、下模具对模压腔内的悬浮液进行模压,模压时利用上模具上连接的真空制负压单元和空气压缩制正压单元按照预定程序实现基质的压模成型,真空制负压单元和空气压缩制正压单元交替工作模压效果好,双向同时模压,基质双面同时成型,模压效率高。附图说明图1为水稻育苗基质模压生产线的俯视图;图2为图1的实施例的生产线的模压机的主视图;图3为真空制负压单元的原理框图;其中:1-均浆单元,101-均浆机,102-浆液管道泵;2-模压成型机,3-干片收集打捆单元,31-网链收集装置,32-打捆装置;4-烘干单元,41-烘干箱,42-烘干支架;5-传输网链,6-模盘基质片,7-第一管道泵,8-缓冲罐,9-第二管道泵,10-管道传输泵,11-清水罐;12-模具室,121-座体,122-上模具,123-下模具,124-滑轨,125-模压腔;13-真空管,14-液压单元,15-液压活动杆;16-真空制负压单元,161-真空泵,162-真空缓冲罐,163-真空缓冲罐回水管,164-回水泵,165-冷却塔;17-气管;18-空气压缩制正压单元,181-空气压缩机,182-空压缓冲罐,183-连接管道。具体实施方式为了加深对本专利技术的理解,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该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对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构成限定。如图1所示,水稻育苗基质模压生产线,包括通过传输网链5依次连接的均浆单元1、模压成型机2、干片收集打捆单元3和烘干单元4,其中:均浆单元1,包括均浆机101和浆液管道泵102,浆液管道泵102将均浆机搅拌均匀的浆液传送至缓冲罐8内;模压成型机2,包括设于传输网链5侧面的两个模具室12;模具室12,通过一个第一管道泵7从缓冲罐8内获取悬浮液,并且分别通过一个第二管道泵9将剩余的缓冲液传送回缓冲罐8内;干片收集打捆单元3包括网链收集装置31和打捆装置32,网链收集装置31一端连接在烘干单元4的输出端,另一端连接打捆装置32的输入端;烘干单元4,包括烘干箱41,以及设于烘干箱侧面的保温板42,设于烘干箱内的烘干支架42,烘干支架42上贴玻璃纤维保温板和聚氨酯保温板。其中匀浆单元,可由5立方米的圆柱匀浆机、管道泵及PE清水罐组成,匀浆机底部有搅拌轴伸到桶内,搅拌轴上端安装锯齿状桨叶盘,其旋转时将原料沼渣打散到水中制悬浮液,管道泵将悬浮液输送到缓冲储罐内,确保缓冲罐内悬浮液保持一定量。如图2所示,每一个模具室12包括座体121、上模具122和下模具123,座体121上方设有模压腔125;模压腔125,底部连接下模具123,并且通过两根管道传输泵10连接缓冲罐8获取或者回流悬浮液;上模具122,通过液压单元14连接在座体121的上方上线运动,并且通过真空管13连接真空制负压单元16,通过至少一根气管17连接空气压缩制正压单元18获取模压动力源,底部设有滑轨124;下模具123,通过液压单元14连接在模压腔125的底部上下运动,液压单元14通过液压活动杆15推动上模具或下模具上下运动,液压活动杆15连接在液压泵下模具或者上模具上。更佳的实施例为,模压成型机由主机2个模具室、下模具、上模具、上模具滑动轨道、上下液压活动杆组成,外部和液压泵、真空泵、空压机连接,两个模具室中间伸进输送链条。工作时,下模具依靠液压力量往上移动并装进大量悬浮液,同时上部模具下移,两模具对压,压出成型的模盘基质片6,停留片刻后连接上模具的真空管吸气吸住压片并吸水,同时上模具上移,后沿轨道横向滑动到输送链条上部停顿,这时真空负压停止,空压机正压起作用,放开成形片,使其落到输送链条链板上,送进干燥箱。在上述实施例中,空气压缩制正压单元18包括空气压缩机181和空压缓冲罐182,以及连接空气压缩机181和空压缓冲罐182、上模具的连接管道18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水稻育苗基质模压成型机

【技术保护点】
水稻育苗基质模压成型机,其特征在于:模压成型机(2),包括传输网链(5)和设于传输网链(5)左侧和右侧的两个模具室(12);模具室(12),通过一个第一管道泵(7)从缓冲罐(8)内获取悬浮液,并且分别通过一个第二管道泵(9)将剩余的缓冲液传送回缓冲罐(8)内;每一个所述模具室(12)包括座体(121)、上模具(122)和下模具(123),所述座体(121)上方设有模压腔(125);模压腔(125),底部连接下模具(123),并且通过两根管道传输泵(10)连接缓冲罐(8)获取或者回流悬浮液;上模具(122),通过液压单元(14)连接在座体(121)的上方上线运动,并且通过真空管(13)连接真空制负压单元(16),通过至少一根气管(17)连接空气压缩制正压单元(18)获取模压动力源,底部设有滑轨(124);下模具(123),通过液压单元(14)连接在模压腔(125)的底部上下运动。

【技术特征摘要】
1.水稻育苗基质模压成型机,其特征在于:模压成型机(2),包括传输网链(5)和设于传输网链(5)左侧和右侧的两个模具室(12);模具室(12),通过一个第一管道泵(7)从缓冲罐(8)内获取悬浮液,并且分别通过一个第二管道泵(9)将剩余的缓冲液传送回缓冲罐(8)内;每一个所述模具室(12)包括座体(121)、上模具(122)和下模具(123),所述座体(121)上方设有模压腔(125);模压腔(125),底部连接下模具(123),并且通过两根管道传输泵(10)连接缓冲罐(8)获取或者回流悬浮液;上模具(122),通过液压单元(14)连接在座体(121)的上方上线运动,并且通过真空管(13)连接真空制负压单元(16),通过至少一根气管(17)连接空气压缩制正压单元(18)获取模压动力源,底部设有滑轨(124);下模具(123),通过液压单元(14)连接在模压腔(125)的底部上下运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稻育苗基质模压成型机,其特征在于:空气压缩制正压单元(18)包括空气压缩机(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斌胡文忠罗波刘亚东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海建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