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导油体、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641177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25 10: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导油体、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电子雾化装置包括电池杆和雾化器;雾化器包括油杯和雾化组件,雾化组件包括底部组件、顶部组件以及雾化芯;顶部组件安装到油杯内;底部组件包括底座,雾化芯被夹持定位在底座与顶部组件之间;顶部组件设有进液通道;雾化芯包括叠置的平面发热丝和导油体,导油体位于顶部组件与平面发热丝之间并与进液通道相接;导油体与平面发热丝贴合装配,导油体包括相对且平行设置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导油体包括相对且平行设置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导油体在厚度方向的压缩百分比大于5%,导油体在吸油时可膨胀变形。导油体和平面发热丝平面装配,导油体吸油时膨胀能够和发热丝贴合紧密,不易糊芯。不易糊芯。不易糊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导油体、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雾化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导油体、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技术人研究时,采用平面状的发热丝及层叠式组装方式的电子雾化器,导油体和发热丝装配时直接接触,并且导油体和发热丝之间会有预紧压力,然而平面状的发热丝一般较细,和导油体一起装配在电子雾化器内时,发热丝会被导油体挤压而导致中间变形,且发热丝不同区域的变形量并非一致,容易出现发热丝和导油体贴合度不够而糊芯的现象,影响电子雾化器的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导油体、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用于解决相关技术中发热丝容易被导油体、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挤压变形而与导油体、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贴合度不够,导致糊芯而影响电子雾化器质量的问题。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提供一种导油体,所述导油体包括相对且平行设置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所述导油体在厚度方向的压缩百分比大于5%,所述厚度方向为所述第一侧面的法线方向,所述导油体在吸油时可膨胀变形,其中,压缩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导油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油体包括相对且平行设置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所述导油体在厚度方向的压缩百分比大于5%,所述厚度方向为所述第一侧面的法线方向,所述导油体在吸油时可膨胀变形,其中,压缩百分比=(导油体压缩前厚度

导油体压缩后厚度)/导油体压缩前厚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油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百分比小于70%。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导油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百分比在20%

30%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油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油体包括至少一蓬松区、以及围合于各所述蓬松区外的边缘区,所述边缘区的压缩百分比小于所述蓬松区的压缩百分比。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导油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蓬松区的压缩百分比自其中心径向朝外逐渐缩小。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导油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蓬松区的压缩百分比和所述边缘区的压缩百分比的比值在1.5

10内。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导油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油体包括至少两导油部及连接于各所述导油部之间的连接部,所述导油部包括至少一所述蓬松区,所述连接部为蓬松区,且所述连接部与各所述导油部内的蓬松区连为一体。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导油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和相邻的所述导油部之间形成缺口。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油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油体的厚度在0.5

2.0mm内。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导油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油体为对称结构。11.根据权利要求1

10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导油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油体的饱和吸油量为600%~1000%,其中,导油体的饱和吸油量=(导油体饱和吸油后质量

导油体吸油前质量)/导油体吸油前质量。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导油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饱和吸油量在700%

800%内。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导油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油体一体成型,所述导油体由黏胶纤维、富强纤维、莫代尔纤维、天丝、莱赛尔纤维、兰精纤维、旭化成纤维、铜氨纤维、备长炭、竹炭、棉纤维、木棉纤维、麻纤维、竹纤维、莲纤维、茶纤维,芳纶1313、芳纶1414、聚酰亚胺中的一种制成。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导油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油体包括在厚度方向上层叠设置的至少两导油层,靠近平面发热丝装配侧的导油层的耐温能力和保湿能力均强于远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青张海波翟公高邹志安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卓力能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